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我和《篮球》相识是读师范的时候,那一年它刚五岁。也是在那时我们结下了患难之交……  相似文献   

2.
我相信生来就与篮球有缘分。 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乡村小学的体育器材只是一个篮球,体育课也只是这个篮球被孩子们一窝蜂地争来抢去。作为教师的孩子,我便有了一个小小的“特权”:玩球的机会比别的孩子多一些。捕鱼的网子往树上一支就成了一个简易的球架。没有边线,没有限制区,小小的院子就成了我的球场。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曾经是地直队的主力组织后卫,因此我小小年纪就喜欢坐在场边看大人们在篮球场上驰骋。多少次,我仰望篮圈,从那个圆圆的世界中,我看到了另一片天空,向往着能穿越这个篮圈,飞向那片绚丽的世界。 那时,在我看来,篮圈是永远不能超越的,而抛出的篮球就是人们抛出的希望,这希望可以超越篮圈。但,有一场比赛却永远地改变了我对篮球的理解,也给予了我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4.
与《篮球》结缘始于初一。那时,我是班里最高者(1.62米)。体育老师找到我,加上其它班一些高个子,组成了校新生篮球联队。在我们联队成立会上,指导老师杨昆宏老师说:“小伙子们,身高是你们的一大优势,今天,我送给你们一人一份的《篮球》杂志也是一大优势,书中有什么看不懂的就来问我好了!”当时我并不在意,打篮球还要看书不成?拿杂志往床头一扔便算完事。 一次在家,实在闲着没事,便翻出了那本《篮球》。谁知一打开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想不到这普普通通的书中竟有这么多知识,篮球的世界原来这么有趣啊!我一口气读完,犹如大渴未解、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14岁时,我就喜欢上了篮 球,那时电视上正在播放《掼篮 高手》。每当节目一开始,我便盯 着电视画面一动不动,完全被 里面的人物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喜欢上了篮球这项运动。 当我第一次拿着篮球在球场上开始正规练习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樱木花道厌倦了那天天都要面临的枯燥无味的训练;我才明白比赛中投中的每一个球都是平日苦练出来的结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每当赢球时会那么振奋人心。 当我把篮球当做一个梦想去为之奋斗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一个月前,我们班与邻班举行友谊赛,这是我第一次以主力身份…  相似文献   

6.
情感地带     
《篮球·女友·我》 文/曾修楠 外面的篮球场继续着它的轰鸣,习惯了安静的我不免对它产生反感,因为它令我想起了一段往事,之所以称它为往事是因为它所带给我的不只是那份快乐,还有那一丝丝的痛苦…… 生命的活力在于运动,这是我刚刚玩篮球时对运动的理解,那时的我天天泡在篮球场上,妈妈、老师对于我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那时,我刚当教师,为背课或写教案要查阅参考书刊,以便使讲授的内容更适合我们专科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篮球》杂志作为我国唯一的篮球专项运动的刊物,自然而然地成为我的主要参阅对象。  相似文献   

8.
1、你是怎么走上篮球道路的? 当时——那时候全国都看篮球呢,那年,七九年吧,八一队战胜美国队,就是宫鲁鸣他们。那时我放暑假,特激动,就也想去。可能也有我羡慕穿军装的关系吧,哈哈。 2、那你是怎么穿上军装的呢? 通过测试,合格,就留下了。当兵嘛,穿军装,一套部队的管理方式,很严。所以说八一队队员作风都比较好,就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篮球无国界     
烙印  吴伟荣 《当代体育》2007,(12):76-77
障碍,但他最终还是成功克服了。“我明白年幼时的艰难险阻对我的成长来说也许并不是件坏事,但你要知道——那时我只是个孩子,那是段苦难的日子。所以我想今天我能够有所成就,倍尝辛苦的孩童时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篮球,你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吗?“小皇帝”的答案是肯定的。他每天离家到篮球场上去练习。那些经历足以说明他有多么热爱篮球。  相似文献   

10.
篮球情结     
自从高二开始接触篮球到现在,篮球情结一直占据着我平时思绪的绝大部分,为她执著,为她疯狂!上高中时,我们的学习十分紧张.篮球就成为同学们放松自我的重要途径。不论球技如何。水平怎样,大伙儿星期六下午总得在篮球场上“疯”一阵。那时我们打比赛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相似文献   

11.
汪兴 《篮球》2000,(10)
我从小到大,很少有过业余爱好。当我向篮球说:“I LOVE THIS GAME!”时,已经是初二了。以我的性子,对任何一项爱好都是三分钟热情,而我对篮球这项运动却是一见钟情,继而情有独钟,最后痴情不改。 那时,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与此同时,我对篮球的兴趣也一天天增加了。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不少的球友,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进攻、防守等基本技术。 我的球友们大都注意怎样进攻、怎样过人,而我却独树一“职”,选择了控球后卫一职,把进攻的机会让给别人。由于我一心研究起了…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科学里,“UFO”是不明飞行物的意思。而在这里,UFO却是我们学校篮球队的名字,取其快速并飘忽不定的意思。提起这个UFO篮球队,这可是我对篮球事业作出的一点贡献,也是我对篮球痴迷了10多年的“成果”。 中学时代,我就是校篮球队的一员,那时我的快攻在学校里着实博得了一些名气。只是受身高的限制,我始终都没能达到自己所预想的辉煌。稍有失落之余,我发誓将来工作之后一定组建一支以快攻为特点的篮球队,在教练的岗位上实现我的蓝  相似文献   

13.
我算一个真正的篮球Fans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的投篮命中率从来没有超过12%;我的篮球生涯中三分球命中数至今还没有超过50个;我的篮板倒是抓了不少,但那都是十二三岁之前的事了,那时我是同年龄孩子中的小大个;我在助攻和抢断上数字少得不好意思说,我的盖帽数至今还是零。 在篮球场上,惟一让我骄傲的是虽然在篮球场上我像个蹩脚的演员,但还是有那么一大帮漂亮妞吃我这一套。 她们都说我像NBA的球星,昨天说我像蒂姆·邓肯,因为我突然穿起了没人看得上的21号队服,今天又说我像小斯普瑞维尔,因为我被教练换下场…  相似文献   

14.
老有所依     
爱篮球,爱大腿,爱搞笑,更爱美女。 讨厌曼巴小蛇,无视霍华德,我不用减肥,我是天才,我是奥尼尔,我只要戒指,你们懂的。 上一次写这个大块头已经是五年前了,那时的他还算意气风发,还是联盟一号中锋,还没有人可以在他身边指手划脚、嘴大舌长,甚至连撇撇嘴都得避其锋芒。那时的“鲨鱼”,牙尖上还是凛凛的寒光…… 五年,足以改变这世界绝大多数事情结果的时间,自然也夺走了原本很多部属于奥尼尔的东西,惟一剩下的只有他一直不变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篮球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掌握一定的篮球裁判技能也是篮球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二十多年的篮球教学中,我总结创编了一套篮球裁判手势操,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篮球裁判手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学生考取篮球裁判级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我培养了一批批篮球等级裁判员,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篮球裁判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6.
国球的价值     
葛会忠 《乒乓世界》2010,(6):154-154
任何一个行当都要分个三六九等,运动员如此,记者也一样。 11年前,也就是乒超联赛宣告诞生的那个年份,我歪打正着地进入了体育记者的行列,却迟迟没能与国球发生交集。那时足球作为体育时尚的风向标正风靡全国,而且是青年男女们不可或缺的谈资。在体育记者当中,足球记者也往往自视高人一等,而篮球以及综合项目的记者只能往后站。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注定会被载入篮球史册的一年。那一年,你初进联盟,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即使是以高中生身份进入联盟,但很快凭借着自己的出色发挥,让那些置疑你的人乖乖闭上了嘴。是你,让这个后乔丹时代显现出了新的生气。1996年,那时的我还只是个4岁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篮球是什么东西。我第一次看到你打球还是到了初二的时候。"科比"这个名字是我当时除了姚明以外知道的第二个篮球运动员的名字。自从那次看了你的比赛后,我就被你吸引了。如此灵巧的突破、如此精准的投篮、如此霸气的扣篮、如此帅气的盖帽、如此奋不顾身的救  相似文献   

18.
乔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那时,NBA会怎样?篮球会怎样?这简直成了全世界篮球迷的一块心病。不信,看看《篮球》杂志,看看各种体育报刊的篮球版面,你就会改变看法。乔丹一旦挥挥手潇洒地转过背绝尘而去,NBA的辉煌会不会轰然坍塌呢?悲观者、乐观者都有。我看呢,一切就决定于1997-1998赛季了!如果乔丹那时锐不可挡的公牛角被人扳折了,不论是湖人用蛮力扳折,还是活塞发动机开足马力飞车撞断,抑或施了魔术的便上如刀似地切断,那NBA的明天都一片美好。如果那只长看一个红头的大公牛依然一气闯进总决赛,再把对手三下五除二挑翻…  相似文献   

19.
朱斯特·方丹,出生在非洲摩洛哥的马拉喀什。自幼喜欢踢球,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完全被足球迷住了。可父亲偏偏要我去搞篮球和田径,几经说服,他才允许我去足球俱乐部里报了名”。为了实现自己成为职业球员的理想,他随父亲回到  相似文献   

20.
每月之星     
“我喜欢打篮球,喜欢看《当代体育》。从中,我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热爱篮球的朋友。我也希望更多的篮球爱好者能够和我一起讨论篮球。加我QQ:75794996。”——山东省沂水县健康路72号张高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