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语文不仅是识字、会读、能读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普通语文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做到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重点学习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感悟";还要学习作者扎实准确的语言艺术;最后,把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可以在普通语文课堂中做到。  相似文献   

2.
讲解课文题目,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了解背景,感受人文情怀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内容比较丰富,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充分了解他们创作时的心情状态。如,教学《泊船瓜洲》,教师可以事先介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写作缘由,深入写作内容,把握作者情感。阅读材料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历史环境是知人论世方法的立足点,因此在阅读活动中要注意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参考作者的其他作品,还可以阅读他人的书评、注释以及读后感等内容,在阅读之前形成一定的认识基础,提升材料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及作者介绍知道创作者是谁,我们可以大致猜到诗歌的创作风格如何;知道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全诗的情感表达的大致方向。所以,背景及作者介绍是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词的内涵的。可能有人觉得,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其作者都是那几位,没介绍的必要,但笔者认为需要介绍。初中教学不同于高中,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把查阅资料作为一项预习作业去完成,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以点带面、以课文为中心的辐射式阅读,把课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的题材十分广泛,学生可以阅读艺术、地理、人文、历史等不同类型的书籍,阅读的内容可以不受地域范围的影响,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周边的事物,甚至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课外阅读受到的局限较少,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阅读,能够走进作品之中,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跨越时空的距离和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可以采取陪同阅读或者是共同阅读的方式,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过程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将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应用在课外阅读中,发挥所学内容的实用性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高年级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学习时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可以有针对性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多媒体,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文中人物的一些事迹,了解诗歌作者的生平故事等,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为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丰富了储备,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适当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思想,为分析作者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疏通文章大意,梳理文章思路,为分析作者的逻辑思路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针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推敲品味,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之美;可以针对作品主旨,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价值观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确有效地品味语言文字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了解写作特色,感悟人物形象,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者,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做出有效质疑,化被动为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王佳佳 《考试周刊》2010,(23):69-70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做了大量的训练,但得到的收效却并不理想,如何既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又可以达到较好的成效,一直是大家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从注重个体差异,加强沟通,帮助学生从“听众”到“参与者”:调动学生思维,设计例题有效性;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做好记录,力求精讲;有错必改,引导学生反思这四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谈了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小学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了解语文课本知识,还能使学生有效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上课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为例,阐述了作者是如何设计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做好合作研讨及展示的。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是诗歌阅读教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能够逐步理解诗歌情感。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尽情地投入到朗读之中,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指导甚至示范,促使学生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诗歌丰富的情感。一、理解诗歌情感(一)了解时代背景"诗意就是心声。"作者是社会的人,他的坎坷荣辱等经历会在其诗歌中体现出来。所以,"知人论事",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者的感情,更好地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通过了解背景知识感受人文情怀 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例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通过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为学习者培养与诗词作者相同的情感感受,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作者的用意和感受.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刻画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共鸣,充分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心情状态.以《相见欢》为例,教师可以事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更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诗词体现的百姓疾苦,让学生珍惜和谐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社会责任感.可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发动学生搜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意识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为学生创造课堂展现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7,(12):180-18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朗读素养,朗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促进朗读的效果;朗读中了解人物心理特点有利于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泛读,可以让学生爱上朗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情境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读懂古诗文,更好地激发学生读古诗文的热情,同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将自己的古诗文教学实践分成了朗读情境、歌曲情境、画面情境、故事背景情境、剧本情境这五部分。  相似文献   

18.
《课间十分钟》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上这一课时,我着重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打乒乓球、爬竿、丢沙包等三项课间活动的。首先,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项活动?这三项活动中作者又选择了哪项作为重点来具体的描写?”等问题去反复阅读课文,通过熟悉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作者描写的课间三项活动是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最喜爱的活动。作者描写时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在全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描写活动可以做到三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刘永林 《考试周刊》2012,(10):120-121
新课程要求通过探究活动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以下是作者在上课时的几点做法:经典实验换一种形式再探究,可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适当让学生制作或改进一些小教具,在课堂上做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探究"一题多解",避免出现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品味重点语句。2.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困境。【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