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在教学时,不少老师能抓住这三个要素进行,体现了小说的文体特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一遇到小说,都以这三个要素为教学内容,就必然千课一面。长期以往,教师厌倦,学生腻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教材中没有两篇完全一样的小说。教学小说,只有抓住文本的特质,才能教出"这一篇"小说的个性。一、发现"这一篇"小说的特质"这一篇"的特质,是指这一篇小说所特有的、其他小说没有或不够突出的地方。如何发现"这一篇"的特质呢?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学中,一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读者几十年也忘不掉,就是极大的成功。一篇小说,有一两句名言,广为流传,就可谓价值非凡。一篇小说,记录了一段历史,而且昭示了历史的方向,更是弥足珍贵。《故乡》就是这样一篇  相似文献   

3.
<正>微型小说是小说家族的一员,亦称"一分钟小说""小小说"或"超短篇小说"。多数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情节简约,意蕴深长。江曾培评述说:"小说世界已经由长篇、中篇、短篇形成的‘三足鼎立’状态,变成了由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共同组成的‘四大家族’。"这一说法,反映了微型小说创作与阅读的发展态  相似文献   

4.
高健 《学语文》2014,(2):42-43
正《复仇》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是一篇比较特别的小说,汪曾祺认为可看做他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作为一篇寓言体小说,《复仇》是一篇具有现实指涉的小说,汪曾祺也自陈这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其直接指涉是中国40年代中期的时局,或如杰姆逊所说的"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但纵观小说,并不只有一层表层指涉这么简单,小说开篇所引用庄子之语:"复仇者不折镆干。  相似文献   

5.
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心声》,它是我最讨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大概是:程老师宣布上一堂《万卡》的公开课,学生李京京很喜欢这篇小说,读了好几遍,特别同情小万卡的可怜遭遇。老师预先布置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灯心草     
谈到对一篇小说、乃至于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评价,或许总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无论一篇评论运用了怎样的理论,采取了怎样的视角,看上去怎样玄而卫玄,其实都是在回答这样一个俗而又俗的问题。我们似乎注定了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一篇小说“写了什么”中使劲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否则这篇评论和这篇小说都算白写了。我为此栏目写小说赏析已有三年,故而也为一篇篇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而琢磨了三年。  相似文献   

7.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一、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成功地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深刻地批判了辛亥…  相似文献   

8.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最后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B博士的遭遇反映了茨威格晚期的遭遇与内心的痛苦,茨威格对于纳粹法西斯的罪恶进行了严厉的控诉与谴责。茨威格在创作这篇小说当中,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从空间视域的角度来重新解读这篇小说,对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中人物的空间体验、精神体验以及重新解读小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其中选编了四篇小说,分别是《祝福》、《边城》、《荷花淀》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其中,《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其它三篇迥然不同,不仅仅因为它是惟一的一篇外国小说,更主要的它还是惟一的一篇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1.
谈到对一篇小说、乃至于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评价,或许总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无论一篇评论运用了怎样的理论,采取了怎样的视角,看上去怎样玄而又玄,其实都是在回答这样一个俗而又俗的问题。我们似乎注定了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一篇小说“写了什么”中使劲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否则这篇评论和这篇小说都算白写了。我为此栏目写小说赏析已有三年,故而也为一篇篇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而琢磨了三年。如果是第一次面对美女,且美女问我她究竟哪里漂亮,我或许会欣然答之甚至手舞足蹈;可如果连续来上几十位美女,个个作如是问,那我…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里,选用了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两篇小说,一篇是《故乡》,一篇是《孔乙己》。鲁迅先生写这两篇小说的目的是在于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陈村的短篇小说《一天》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工人从第一天上班到退休离厂的几十年光景,但作者却用巧妙的笔法,将这一生浓缩成了一天。这篇小说的内容和形式的各方面都是及其单调的,本文试从小说内容、行文和情节等方面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陈村为什么会写作这样一篇平凡到单调的小说。  相似文献   

14.
读了马雨欣同学的《神奇的万花筒》,很喜欢。它是一篇幻想小说,也可以说它是一篇童话。不管它是幻想小说,还是童话,都是幻想与爱的结合,是一篇引人入胜,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变色龙》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取材于19世纪末沙皇俄国统治下的现实生活,小说主要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了一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小说读来滑稽可笑,但读后又能令人深思。学习这篇小说,不仅可以领略到作家高超的小说创作艺术,更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学会小说人物分析以及培养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6.
王仁裕笔记小说《王承休》的文体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仁裕笔记小说《王氏见闻录》中的《王承休》一篇,长达4000余字,其主要内容以一篇长赋和诗歌唱和为主。是唐代史传派小说和辞赋体小说的合流,在小说的杂体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是一部讽喻小说,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是学习这篇小说的重点。本文分别从政治、文化、宗教三个视角来解析这篇小说的象征意义,剖析了当时社会现状在这部小说中的映射迹象。  相似文献   

18.
舍伍德安德森的《手》是其小说集《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中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深入人物的精神层面.塑造了一位孤独远离人群的怪诞人——飞翼比德鲍尔。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写作风格,来阐释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反应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不能掉头》是杨映川2004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一篇中篇小说,当时正值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热潮,但一般都把这篇小说归置到杨映川之前创作的女性小说发展的一个链上,而不会说它是一篇底层小说,首先在于写作者是一个女性,而且是知识分子,这就关系到目前尚有争议的知识分子能不能表述底层这样一个问题。但是这篇小说写的是底层人物的底层生活及其具有的强烈的底层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兰若梦 《新读写》2008,(1):11-11
《铸剑》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武打小说,然而就是这篇篇幅不算长的小说,却将先生所要表达的精神叙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