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实中的诗歌课堂教学容易俗套,缺少诗意。例谈了让诗歌课堂教学"诗意"起来的四种做法:诗意的导入;诗意的朗读;诗意的表达;诗意的想象。让诗歌课堂教学的"诗意"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叶欢欢 《新疆教育》2012,(9):123-124
语文教育的骨子里流的是诗意的血,让诗意的血奔流出诗意的课堂,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诗意之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诗意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课堂富有诗意,教学具有美感,学生快乐成长。”2010年以来,洪湖一小以“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诗意课堂,创造诗意教育,让课堂成为一个愉悦的场所,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让学生在诗意课堂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诗的意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通过美感的语言熏陶学生的诗情,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文本的情感。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努力让诗意萦绕语文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栖息。  相似文献   

5.
新月派的诗意关怀成就了"乡下人"沈从文,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让他的人生充满诗意,让他的湘西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孩子有一个诗意的童年,让老师有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让生活在学校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一种诗意的生活氛围,儿童诗的研究与推进一定能让我们实现这样的憧憬。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抓住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意内涵,精心展开语文教学环节和测评的诗意设计,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诗意的滋润,提升美的情怀。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了让语文教学过程浸润诗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倡导下我们所追求的童趣横生的诗意课堂,应该通过游戏让课堂生发诗意情感,以绘画让课堂演奏快乐华章,用表演让课堂迸发创造智慧,借诵读让课堂绽放诗意之花,从而让学生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搭建诗意的人生舞台,让师生在分析文本、诵读文本,内化情感中体会诗意,在诗化的境界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母语教学的幸福,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相似文献   

10.
诗意,多么美好的字眼,让人感受到浪漫、自由、激情、灵动和活力!做一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让语文更具魅力,也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学生在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教师的引领下,激情一定会被唤醒,学习的兴趣一定会被激发,他们也将成为富有诗意的儿童,充满灵气与活力的儿童。这样的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激情和诗意。  相似文献   

11.
文学课堂应该是在充满诗意的绿地中徜徉和运行,让学生丰盈的情感在诗意中浸润、荡漾、飞翔……让课堂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2.
自从新课改以来,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就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一种教学理想境界。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其实质就是让语文课堂能富有节奏美、能激情四溢、能诗意横生和韵律流转。但很多的中学语文老师因为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照本宣科、语言枯燥单调等现象仍然非常普遍。鉴于此,中学语文教师当前非常有必要认真思考和探索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美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让中学语文课堂真正能充满诗意和人文魅力,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语文应该是富有诗意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让语文课堂远离诗意,应创设诗意的课堂情境,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回归学生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14.
王萍 《考试周刊》2011,(24):67-68
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关注细节描写,而且要引导学生细化细节、美化细节,让细节描写更生动传神,语言更富有诗意。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资源,积累诗意语言;注重比较积累,细心选择诗意语句;细心观察日常琐事,于感悟中凸显诗意。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1):20-21
我国经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星海。在经典诗文的熏陶和感染下,能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鉴赏力,从而进入诗意的境界。为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以最感性快捷的方式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素养,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诗意环境;立足课堂,感受诗意教学;活动促进,尽显诗意风采,让孩子的童年浸润在诗意中。  相似文献   

16.
诗意是语文生命的血液,语文是诗意栖息的家园。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语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我们的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17.
叶桂玉 《师道》2013,(3):25-27
语文课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语文教育没有诗意,好比月下不见杨柳,园中不闻鸟鸣,就失去了本应有的风姿。语文课应是学生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气氛中经历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才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所以必须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栖息的家园。一、让导语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语文教师的导入要"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的语言具有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才能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教师的导入语要形象优美、韵味十  相似文献   

18.
唐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132-133
中国人的生命中对诗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读诗是一种生命的投入。挖掘中外诗意化思想的源头,联系现今中国课堂诗意化教学思想的缺失,从而引起人们对诗意课堂的思考,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诗意方法指导学生,从而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灵感,完成精神的洗礼。诗意语文课堂给学生以更多的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给学生以更多诗意的陶冶与智慧的启迪,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让学生理性地徜徉于乐园中。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应是一首诗,师生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课堂。诗意的语文课堂,应当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以语言为依托,在其中尽情地畅游、感受,让学生学会思想,让学生感悟诗意,让语文之关静静地在每个学生心头流淌,这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于教学,师生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追寻幸福的诗意,让课堂洋溢着诗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