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皇帝之妻后皇帝的正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皇后皇帝的正妻。《史记·孝文本纪》:“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女君皇后。《三国志·魏·文德郭皇后传》  相似文献   

2.
说“采薇”     
<正>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在今河北卢龙县南)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即周武王姬发)载木主(灵牌),  相似文献   

3.
“太史公曰”不等于史评论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王若虚《史记辨惑》说:“《汲郑·赞》无他褒贬,独叹其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至并载翟公署门事,此何足道而著之史评哉?”王氏直接以“赞”代替原来的“太史公曰”,目之为“史评”,据此批评司马迁没有以传统的说教结束《汲郑列传》,而感叹世态炎凉,并载翟公轶事。王氏不当的非议,基于他对“太史公曰”作用的曲解,错误的根源诚属不明“太史公曰”并不等于史评(或者后人所称的“论赞”)。“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一种体例,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今观《史记》130篇,明标“太史公曰”的有125篇(其中包括《孝武本纪》),只有《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惠景间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陈涉世家》等5篇没有“太史公曰”。  相似文献   

4.
看到林汉达先生编著的《西汉故事》第三页有董天野先生配制的插图,把张良画成无须少年,觉得不妥,因此笔者想就此考究一下张良的年龄。据《史记·留候世家》载:张良“父平,……(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年,秦灭韩”。书中没有记载张良是遗腹子,可见他在父亲去世时(公元前250年)已经出生。《史记·项羽本纪》又载:“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指项伯)’。”由此可推测出张良与沛公刘邦年龄,相差不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释了《新唐书》和《旧唐书》的顺宗本纪中对唐顺宗被立为太子的时间记载的差异,解释了清代赵绍祖在《新旧唐书互证》中对这种现象的疑惑,进而对两唐书本纪记载的立太子的时间进行了总体考察、比照,发现《旧唐书》本纪讲求实际,对太子的诏立和册立时间予以备载,而《新唐书》本纪则讲求春秋笔法,遵循君无戏言的古训,偏重对太子诏立时间的记载,认为这种倾向是由编撰者的指导思想造成的。文章还对唐代经历过正常的受立太子程序的十位皇帝的诏立、册立时间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家注《史记》是一种很好的读本。但新近重读 ,发现其中点校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举《本纪》中的四则 ,试述如下。1 卷四《周本纪》“尽取周赂而去”下 :“《集解》 :《汲冢纪年》曰 :‘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 ,凡二百五十七年也。’”又 :“《正义》按 :《汲  相似文献   

7.
<正>"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这是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鸿门宴》中的句子。"生彘肩"的"生"何解?课文没有注释;现行《教师教学用书》把"生彘肩"翻译为"一只生猪  相似文献   

8.
青岛大学韩玉德教授的《(韶 )乐考论》一文 ,是近年来《韶》乐研究的重要成果。但韩先生在文中提出“《韶》乐的制作者为帝舜乐正夔” ,笔者不敢苟同。韩先生说 :“关于《韶》乐的制作 ,古文献有较明确的记载。《尚书·舜典》引帝舜曰 :‘夔 !命汝典乐 ,教胄子。’《孔丛子·嘉言》引孔子曰 :‘夔为帝舜乐正。’……知夔确为帝舜乐正。”又说 :“《史记·夏本纪》曰 :‘于是夔行乐 ,祖考至 ,群后相让 ,鸟兽翔舞 ,箫韶九成 ,凤凰来仪…’史记索引曰‘行 ,曲也。’知《韶》乐的制作者为帝舜乐正夔” ,“知禹兴《韶》乐以庆贺舜用二十二贤臣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陈胜起义所建政权的名称,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陈胜果断地决定建立自己的政权,遂被推为楚王,国号‘张楚’”(刘泽华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册第286页)有的认为“陈胜自立为‘张楚王’,分三路攻秦”(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第一册第100页),这两种看法,无论那一种都是值得商榷的。据《史记·陈涉世家》所载,“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即陈胜)。《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秋,陈胜等起(?),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这里的  相似文献   

10.
《鸿门宴》里有“生彘肩”句,对于句中“生”字的解释,历来说法不一。余行达释“生”为“全”字之误;梁溪苓则认为是半生不熟;蔡伯仁解“生”与“胜”同,可解为“又肥又香”;《实用古汉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860页:“生的,与‘熟’相对。《史记·项羽本纪》:‘则与一生彘肩。’”(左右就给了他一只生的猪腿)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文将“生彘肩”释为“故意用生彘肩试樊哙”,  相似文献   

11.
立_1[1_ì《广韵》力入切,入,缉。]①站。《书·顾命》:“一个冕执刘立于东堂。”《左传·成公二年》:“綦母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②驻;停。《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宋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相似文献   

12.
何如“何如”可以问时间长短,犹言“几何”。此义大词典失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问:‘其死何如时?’曰: ‘鸡鸣至今。’”“其死何如时”犹言他死了多长时间了,所以回答是“鸡鸣至今”。利害《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此兵难以籍人,籍人亦且反王,奈何?且擅兵而别,多佗利害,未可知也,徒自损耳。’”此“利害”系偏义复词,偏指“害”,可释作“祸害,危  相似文献   

13.
读《读书杂志·史记杂志》张家英西伯日文王《周本纪》: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读书杂志·史记第一》:念孙案:“西伯日文王”;本作“西伯文王也”。今本既衍“曰”字,又脱“也”字,此是承...  相似文献   

14.
萧  恺   《宣猷堂宴饯谢嘏》    《梁书·萧子恪附萧恺传》:“太宗在东宫,早引接之。时中庶子谢嘏出守建安,于宣猷堂宴饯,并召时才赋诗,同用十五剧韵,恺诗先就,其辞又美。太宗与湘东王令曰:‘王筠本自旧手,后进有萧恺可称,信为才子。’”恺,子显子,少知名,起家秘书郎,迁太子中舍人,王府主簿,太子洗马,父忧去职。服阕,复除太子洗马,又迁中舍人、太子家令,太清二年,迁御史中丞,侯景之乱,卒。萧  暎   《巡城口号诗》    《艺文类聚》卷二十八有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庾肩吾《和卫…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中,“谓P曰”“言于P曰”都是“对P讲(说)”的意思。“谓P曰”适用范围很广,“言于P曰”却有着特定的运用范围。例如: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言于P曰”是平民(赵括的母亲)对君主(赵王)进言。下面几个句子也是类似情况:①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史记·孔子世家》)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战国策,燕策一》)再如: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史记·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利用教学余暇研读《史记》,并取古今各家之说以资參证,偶有心得,随手笔录,写成札记若干条。这里不揣谫陋,将一得之见依次罗列,作为引玉之砖,望海内贤达不吝赐教。(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五帝本纪》)《索隐》:“《封禅书》曰:‘黄帝得宝鼎神策’,下云:‘于是推策迎日’。”按:“推策迎日”当作“迎日推策。”《封禅书》、《汉书·郊祀志》皆作“迎日推策”。据《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以下简称《校补》),彭、韩、嵯、中统、游诸本  相似文献   

17.
“巨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注“间”为:“间道,小路。这里用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这是不妥的。据《常用汉字详解字典》(孙云鹤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间”也可以从本义(隙也)引申为“悄悄”,“偷偷”的意思。如:《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乃屏人间语曰……”《汉书·项籍传》:“太公吕后间求汉王,后遇楚军。”《汉书·匈奴传》:“左大都尉欲杀单于,使人间告  相似文献   

18.
徐仁甫先生《史记注解辨正》附《史记校读举隅·辨省略》(四川大学出版社 1 993年版 ) ,揭示了《史记》记事的“省略例”。如其文云 :“《郦生列传》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 ,赐郦生食。’按 :‘沛公喜’上节略了一段记郦生言辞。”“《游侠列传》‘而猥以朱家……郭解’等。按 :上文曰‘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 ,此言朱家、郭解等 ,明举五人之首尾以赅括中间 ,其有省略可知。”徐先生所论 ,甚为精道。今循徐先生之法 ,似还可得《史记》“省略”之一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太史公曰” :“余读《离骚》、…  相似文献   

19.
一探讨先吴民族,我们还得从有关周族太伯奔吴的记载说起。《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日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伯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正义》:“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而云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  相似文献   

20.
谢红英 《语文知识》2003,(12):29-30
我的家乡邾城,解放初划归湖北黄冈地区管辖,1983年起划归武汉市管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二个义项仍把它放在黄冈:“邾古地名。在今湖北黄冈市境。《史记·项羽本纪》:‘立芮为衡山王,都邾。’”这条注释显然落后于时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