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推荐:宜将第二部分“第二遍电话”和第三部分“太阳的颜色”调整顺序。这样,“第二遍电话”就不只是用来凸显“爱父母”,而是用来凸显“怎样爱”——从小事做起。原先的顺序,虽然将“爱”的内容向纵深开掘,但缺少“怎样爱”的层面。新的顺序,既将“爱”的内容向纵深开掘,又提升了“怎样爱”的层面。如此,泰瑞莎修女的话就“不够用了”。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谎言     
编者推荐:此文的曲折源于“爱”;母女之间的爱以“谎言”出之——新奇。为着凸显母女之间爱的纯净,用“神汉”的“谎言”反衬——亲情无功利。  相似文献   

3.
枕头     
用“枕头”承载“母爱”——个性化;用“枕头变换”凸显不变的“母爱”——新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每一个枕头里都塞满了母亲给予儿子的绵绵无尽的爱”应删除——要相信读者的悟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设计》2009,(4):F0002-F0002
这个板书设计是随着教学同步呈现的。题目中的引号用红色的粉笔写,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爱”在天平的底座上,“鼓励”和“鞭策”在天平的两端,三个词语都用红色的粉笔写,以凸显这一课的主题。母亲“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父亲“糟糕透了”的鞭策出发点都是爱,同时也说明了巴迪的成长既需要鼓励,也需要鞭策,爱是鼓励和鞭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编者推荐:用“从严要求”诠释标题中的“木”字——材料有特点,角度很鲜明。此文还需要升格:“他爱唱歌”那一段,应从“关爱军训战士”的角度写,多侧面地凸显主旨。  相似文献   

6.
请放慢脚步     
围绕“帮人两元钱”的事,先用“我”“多次做猪”的事让出一步,再用“大姐姐”“我会向你学习,去关爱身边的人”前进一步,从而凸显首句“用一颗热心呵护身边的爱”。用“迟到”照应“一路小跑”,对主体事件“帮人两元钱”起到了衬托作用。此文还需要升格:将标题改为“帮人两元钱”,现在的标题同文章内容不太契合。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学说中,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名句,凸显了孝的重要性。孔子对如何事亲行孝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开辟了由养亲到敬亲尊亲的先河,孔子又进一步将孝这种原始自然情感加以人文化,对孝亲与忠君进行了合理沟通。另外,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孝”纳入“仁”的体系中,激发了不计其数具有博爱精神的中华儿女。只有爱父母,才能推而爱自然,爱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爱XX”格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的特点,发现“爱XX”格式句法功能丰富,可以充当谓语、宾语、定语,还可以充当分句或单独成句;“爱XX”格式语义丰富,具有随便义、不满义和否定义;“爱XX”格式在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下,主观色彩强烈,焦点信息突出,其后的词语更凸显了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嘱咐》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文章以概述——细叙——联想为结构顺序,以母亲的眼睛为线索,回忆了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这种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我”就从母亲的眼神里读懂了“爱抚”、“责备”、“赞许”、“希望”等不同内涵的爱,从而表现母亲勤劳...  相似文献   

10.
师爱的深度     
在当班主任时,我总是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问题学生”,用爱来促使他们心灵的感化。每当成功转化一个“问题学生”时,我总是特别有成就感。正是这种感觉,曾让我犯下一个无法改正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刘晓玲 《知识文库》2023,(7):166-168
<正>幼儿教育的质量除了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外,与幼儿教师的“教育爱”密切相关。“教育爱”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凸显了出来,只有幼儿教师拥有了“教育爱”,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因此,作为幼儿教育领域的一名教师,应掌握“教育爱”的含义,并在实际工作中将“教育爱”全面融入其中,进而充分发挥出“教育爱”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一两件父母的爱"课堂习作教学的重点在如何选择事件、如何组合事件和如何凸显"父母的爱"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回忆父母给自己的爱,接着用一件事表现这种爱,然后同桌组合两种爱,最后学会三种组合方式。这样教学不仅重点突出,并且全程教,教全程,教学学生思维,体现出进行时作文教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这篇撼人心魄的小小说.以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为描述对象,以“圣诞礼物”为线索,用一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童心和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温情的爱的颂歌,告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成人们,不要将“冰冷的手”伸向那“暖烘烘的小脸蛋”。其实,在孩子们那稚嫩的胸腔里.流淌着最真挚、最纯洁的爱。这种爱甚至会比成人更炽热、更无私:这种爱就像永恒的星辰,璀璨耀眼,让这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相似文献   

14.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显得很渺小的生命个体在典妻这一畸型婚俗中凸显了人性的扭曲,在讲求儒家“仁”“爱”的文化氛围中,这些人性的异化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无我的这种奴性与其不健全的灵魂产生的根源正是中国封建的宗嗣制度。  相似文献   

15.
大家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用语言播种,用笔墨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育人,不但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同时也是传播者。这就是我们崇高劳动的合奏,这种崇高的劳动,处处都要体现出“爱”字,只有有了“爱”,就能够铸造出我们不朽的“师魂”。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在问题解决中去提高认识,在于中体会,在干中升华经验,在于中走出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谈谈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首先讲一件实事。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正在用“爱”造句:爱劳动、爱祖国、爱妈妈……当教师让学生造几个音节的句子时,学生更活跃了:我们爱祖国、我们最爱伟大的祖国……没想到小X举手说:“我不爱祖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批评或斥责小X,而是问他:“你爱你的家吗?”“祖国就是我们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7.
最近,对于“母爱”和“爱的教育”问题,不少同志写了文章,开展了争论。读了这些文章,受益不浅。但也有些不同意见,写在下面,请同志们指教。“母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概念有的同志提出,资产阶级教育家或有严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人所提倡的“母爱”是指抽象的爱、超阶级的爱,这个概念,是一种超阶级的概念;对于这种“母爱”,应当批判。另一些同志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母爱决不是一种‘超阶级的概念’”。(参考《人民教育》1963年12期第21页) 我认为:抽象的、一般的提“母爱”,没有具体规定“母爱”的阶级性,显然指的是抽象的爱、超阶级的爱;  相似文献   

18.
孩子们领到了新书,总是爱不释手,心里乐滋滋的。“和新书交朋友”活动,就是发展学生这种感情,使他们爱书本,爱知识。活动过程如下: 一、班上开辟“和新书交朋友”专栏,组织学生参观造纸厂、印刷厂后,用示意图把造纸、印书的劳动过程在专栏里介绍出来,用  相似文献   

19.
窗外的天使     
写出了三个学段对“窗外”的窥视的年龄特点——凸显事件各个发展阶段的个性!“我路过,顺便来看看你”——爱而不言,更显深沉。  相似文献   

20.
曹晓丽 《教师》2019,(11):23-24
十九大以来,民办高校在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在此过程中,思政课的受重视程度以及革新力度方面都有了空前提高。思政课在民办高校“立德树人”实践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正视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应逐渐探索教师爱讲、学生爱听以及饱含“时代因子”的独特打开方式,既体现出理论自信的光彩,又展现出真正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