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宁波教育学院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剖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原因;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对于健康第一思想的树立和体育教育工作的加强,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上都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是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理论进行了分析以及探讨。  相似文献   

3.
曾文军 《广西教育》2013,(19):22-24
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各项数据分析可知,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与优秀的标准相比,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情况的项目测试成绩依然不容乐观。对此,应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验要求对 1998年秋季入学的福安二中初一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按照实验教材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 ,学年末对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进行测试 ,测得的成绩与学年初测得的成绩进行比较 ,发现实验教材对学生身体素质变化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主阵地",对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调查发现,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无论是耐力素质还是各项机能均处于明显下滑的状态,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体质健康测试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确保其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要求相符,发挥自身的价值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也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主要问题。学校必须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体质健康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策略,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通辽职业学院2011级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分析,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对高职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的调查和系统分析,探讨增强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广东医学院2007-2010级在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为依据,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调查统计研究。研究结果显示,60%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处于及格水平,身体机能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耐力素质下降最为明显。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从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分析学生体质状况,指出我国中学生体质测试不足具体是:学生评价制度及体质测试不足;非准确化理解学生体质测试情况;体质测试结果缺失真实性,并且应从五个方面提出基于体质测试提升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合肥师范学院2013级本科学生体质情况,为我校制定体育课程,干预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选取602名2013级本科学生,使用SPSS 19.0软件对本科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肺活量体质指数、800米跑、100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2013级本科男女生超重肥胖比例较高,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不及格较高,对照2010年全国体质普查结果[1],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指标均有明显增长,男生1000米跑,男女生立定跳远,女生的800米成绩和坐位体前屈成绩较2010年全国普查结果有下降.结论合肥师范学院2013级本科学生体质测试多项成绩不及格比例较高,各项测试平均成绩低于2010年全国普查水平.应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特点,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有关部门对30余所国家一流大学的七万多名新生进行体质测试,结果有50%的人身体素质水平偏低。1995年,清华大学对考入该校的全国各省市高考前10名的127名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时发现:相当一部分人的体育成绩很差,与他们的其他学科成绩  相似文献   

11.
在河池学院6 162名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中,有229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不合格,抽取这229名学生的资料进行单项指标综合分析,了解这些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对提高他们体能锻炼,改进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籍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籍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及格范围。女生身体健康状况总体好于男生,但体重偏低。城市籍男生的肥胖率、男女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农村户籍的学生,且差异显著。城市籍女生的心血管机能、男生的上肢力量均低于农村户籍的学生,且差异很显著。河西地区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最好,陇东地区学生次之,陇南地区学生最差。  相似文献   

13.
杨明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2):114-117
对襄樊学院2003、2004年级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结果显示:学院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处于合格水平,身体形态指数中,正常体重等级的比例全院为38.07%,男生的比例比女生更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数中不及格比例较高,特别是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不及格率达到34.6%;2003级学生两个学年度各项成绩的u检验比较,除身高和立定跳远外, 其他各项成绩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其原因:学生体质整体水平不高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体育锻炼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 ,对郴州市四所大专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调查人数的 34 .2 0 % ;有体育锻炼习惯者仅占 2 0 .94% ;有时参加体育锻炼 ,但没有养成习惯者占 44 .84% .郴州市大专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 ,并且有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测试法,调查皖西地区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皖西地区中学生男生和女生的体重、身高、肺活量以及男生立定跳远在13岁到15岁年龄段均显著低于全国同龄学生水平;男生握力在12岁到15岁各年龄段显著低于全国同龄学生水平,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较差;女生坐位体前屈在14岁和15岁年龄段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学生水平,身体柔韧素质较差;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男生和女生的台阶试验平均成绩均达到良好水平,男女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良好;近半数学生体质健康总分集中在及格等级,优秀等级比率极低。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师专植物学目标教育模式”,增加了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内容,探讨了直观与实践的教学方法,尝试了结构成绩评价法,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国内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采集了133名年龄在7岁至17岁之间的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测量数据,经过统计处理,结果发现: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程度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这也是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必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Education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lso follow the Aristotelian idea about motion; for example, a continuous action of a force is necessary to keep an object in motion. The survey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ims at a deeper investig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students' ideas about the forces involved in objects moving under the sole influence of gravity. The main objectives are: (1) to investigate other ideas or difficulties, which intervene and determine students' mental models about motion and force, and (2) to reveal how the students in the sample a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ur study has been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revision in Science Curriculum established in Greece three years ago. A survey has been administered to a total of 146 students (15–16 years old) attending six typical public high schools in Greece. The results presented show that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is pertinent while the approaches of the New Physics Curriculum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expanded to the schools.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exhibited the idea that the original force is continuously exerted to the ball during its motion. On the other h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has identified three discernible groups of students which have exhibited a persistent and rather consistent approach: (1) An extended group of students having the above misconception, (2) a second group of students which, generally, responded correctly to the tasks, and (3) a third group of students, which ignored the presence of the gravitational force and/or believe that the action-reaction forces are both exerted to the ball during its motion.  相似文献   

19.
实行分层次教学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既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与"掌握学习"的策略,又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英语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切实加强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of difficult science concepts b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four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and students' four different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Students' immediate performance and their retention for learning of buoyancy concepts ser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using the concept of “buoyancy,”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difficult concept because it is at a higher hierarchical level and invol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both matter and proces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post-tes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both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while students' retention tes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s. Moreover, this study does not support that matching teaching style with students' learning preference would make students'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Nevertheless, because procedural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QB-learning preference)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on the retention test than other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students, it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that procedural learner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others for learning such higher hierarchical and difficult concepts, regardless of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 students rece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