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海经》是以经、注合刊本的形式流传的,因此,考察《山海经》版本可以按不同注家的版本作出分类介绍;因为有《山海经》部分经文的大型注本,也可按"全经注本""、非全经注本"作出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2.
成语,古已有之。"夭桃秾李""凤凰于飞"见于《诗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载于《山海经》。《周书·史宁传》语及"衣锦还乡","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明史·吴时来传》说到"宵旰忧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地理今释》是晚清《山海经》地理考证重大成果,其历史背景为:《山海经》地理书说的长期坚持,近代地理学注入的活力,晚清地理学发展的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海图》开创了中国地方志类典籍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地理内涵丰富,将其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章先阐述了《山海图》史考,然后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论述,最后分析了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于文斌 《教育文汇》2012,(1):47-48,44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论语》《孟子》《中庸》相并列的"四书"之一。朱熹主张读"四书",当先读《大学》。这是因为《大学》外有"规模之大",内有"节目之详",规模有"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十字坡""野猪林"与水浒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毗邻河南的山东莘县举行,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有关《水浒传》十字坡、野猪林的地理与历史掌故;有关《水浒传》十字坡、野猪林叙述的精神意义与艺术特点;有关《水浒传》文本及其渊源、文化精神研究;《水浒传》文学史影响及其当代价值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海志》是一款上古神话题材类3D多人在线大型网络游戏。《山海志》以中国神话启蒙之作《山海经》为蓝本、上古神话为背景,创造了一个洪荒时期的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8.
周宏伟 《教师》2011,(4):64-64
贯彻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三年来,我们在认真学习解读《纲要》后发现,新《纲要》提倡的是"开放教育""发展适宜性教育""合作教育""生活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教育"等先进的教育观念。这与旧的教育思想和旧的教  相似文献   

9.
王叔岷巨著《史记斠证》所言,多是王叔岷多年研究所得,值得学界重视。不过,王叔岷论证也有白璧微瑕之处,文章逐一研讨了其中"鬐""女登""除""故遂因""遗矢""沧海""祥"等词语,提出了我们的观点或者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三侠五义》的情节设置,多受《水浒传》的启发而有所创新。其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弄引法""鸾胶续弦法"以及"禹王金锁法"等情节技法的运用无不以《水浒传》等典范文本为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并独出机杼而有所创新。《三侠五义》情节设置对《水浒传》的模仿和创新,不仅是作品中存在的事实,也完全符合小说艺术的发展规律,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资源分别以“文化地理”、“三峡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选出的220多篇文章为基础,并参考了部分专著,应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理论研究、长江三峡文化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对长江三峡文化地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诗经》中的"除"为例,在确定"除"本义的基础上,分析《诗经》中"除"的意义,发觉"除"的引申义及其引申规律,明确《诗经》中"除"的假借义。文章从"除"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出发,探讨《诗经》中"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畅销书《狼图腾》进行史料梳理和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这部杂糅文学与学术的写作方式在内容上并不具有畅销书特质的作品获得畅销的原因。“从‘好书原则’到‘好卖原则’”、“别具一格的运作模式”、“独出心裁的运作方式”、“迎合时尚的内容形式”四部分,分别从背景、体制、运作方式与内容形式四个方面,对《狼图腾》一书的畅销进行全面解析,从中揭示出日益市场化的当下文学出版重新定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本所藏孤本《勋贤祠志》及2012年海内外围绕该孤本而发表的三篇很有分量的论文为基础,对天真书院作了细致的史料梳理和初步的史实考证.认为从“仰止祠”到“勋贤祠”,并非简单的名称之变,而实为内质之变.“仰止”推崇的是包括“立言”在内的立体的学者型的阳明形象,而“勋贤”关注的则是以“立功”“立德”为重点的事功型的阳明形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舆”、“终众”、“羌”等条目的考证,认为此书运用声同义近的原则以考察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有许多条目破除了千年训诂的疑惑,具有创造意义.因此,《经传释词》以声音训诂训解虚词,是抓住了解释复杂纷纭的古代汉语虚词系统的正确方法,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虚词著作.此书也存在不少瑕疵,如过分信从声训,误以实词解作虚词等等.  相似文献   

16.
卢纶几首诗的题注有“至德”,这一直被人认作年号;由此引起对卢纶生年及诗意的误解。本文提出至德不是年号而是地名;它与池州乃至鄱阳(饶州)都有关系。文章结合这些地名的考证讨论了卢纶的生平,并对其作品作出了更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在《新科学》一书中,维柯从“诗性智慧”“语言产生”“文明起源”“历史循环”等角度探讨了原始人类的思维和文化,以此作为解读人类史前文明的钥匙,从神话考查原始社会与原始思维的方法对了解早期人类文明开辟了新路径,并影响了此后美学、神话学等学科的发展。维柯在《新科学》中对神话故事的解读反映出他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类是如何起源并发展的”。这种肯定神话价值并将其自觉运用到认识人类社会的尝试,对后来众多学者的研究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赫尔德、缪勒、卡西尔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沿袭了这种方法,由此可见维柯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应麟著述丰富,其学术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诗地理考》是王应麟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学成果之一,该书也是第一部《诗经》地理学研究专著,其撰著体例及考察史地之法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在辑佚、校勘等方面亦有相当价值,该书也存在阅读和使用难度大、引用史料不够严谨、考史有误、重复及讹、衍、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核心词的角度讨论了(诟汉书》中的“二”的意义和用法,比较了表示“二”义的词的异同,并简单勾勒了其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20.
刘成圻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承传家学,以史学见长,又吸收了西学,长期志于国学的研究和著述,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学术体系。他认为国学与科学不同,具有综合的学术性质,四部书相连,不可划疆而治;并指明“事实考证”与专门学科的关系。他认为国学的目的是“以事明理”,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长于史学与思辨相结合的方法,故著述以史学本体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特点。刘成圻吸收了新学,但本质上仍属于旧学的范围,虽然他在探索着国学研究的新道路。我们从其著述的广博和所达到的学理高度来看,刘咸圻不愧为蜀中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