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影像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胰头癌CT检查的技术及诊断。资料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几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头部癌的CT影像特点及双排螺旋CT双期扫描中的应用;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PROSPEEDAII 1.5秒双排螺旋CT机配合NEMOTO高压注射器及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层厚及层距:7mm螺距:1.5∶1。结果胰头癌中CT平扫显示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显示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为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胰管扩张。结论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检查应用技术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掌握好良好动态扫描可以更好的观察胰腺病变的密度变化提高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误区1 随意自选检查 在骨科,有的病人一见到医生,就要求医生开CT检查,看有没有椎间盘突出。不错,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做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突出部位、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但腰椎间盘CT扫描通常只选择3个椎间隙(L3/4、L4/5和L5/S1),做CT检查可能既费钱又不能确诊。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扫描成像技术是 70年代末随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超导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新颖医学诊断技术 ,简称 MRI,又称核磁共振 CT。它与 X射线断层的扫描 ( X— CT)相比 ,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明显优点。目前核磁共振CT早已实施了商业化生产及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据美刊《当代人物志》载文报道 ,当今核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在检测人体肿瘤及组织异常等病变领域居检测手段“霸主”地位 ,生产此类设备的产业年创利额已达 2 0亿美元 ,世界几乎每个重要城市都已至少设立了一个应用核磁共振 CT技术的医疗扫描测检中心。然而 ,做为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X线平片、CT扫描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56例腰椎滑脱病人均行X线正侧位及左右斜位摄片、CT定位扫描。对比分析X线平片、CT扫描征象。结果:X线平片在显示腰椎滑脱、狭部裂、小关节增生方面与CT扫描相仿,在显示椎体和椎间盘形态及密度改变、狭部裂隙处骨质改变或纤维组织增生、椎间孔变形和侧隐窝狭窄以及椎管形态方面不及CT扫描。结论:X线平片可明确椎体滑脱、CT扫描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为手术及术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莉  朱琳 《内江科技》2009,30(8):24-24
目的:分析38例经病理学、X线、CT诊断证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弥漫性肺癌的X线与CT表现及病理学诊断要点。结论:弥漫性肺癌有相对特征的X线、CT和病理学表现,X线与CT扫描是很好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很好地诊断本病及其侵犯范围,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CT图像直接三维重建成为CT技术研究的尖端技术,由于FDK近似重建算法重建精度不高,在不提高现有系统复杂程度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窄角锥表在工业CT中的应用方法,并且提出了对FDK相应的改进算法,从而提高重建的精度.改进后的锥束CT扫描的采样次数比传统锥束CT扫描的采样次数减少,扫描速度加快,并能够解决锥束CT扫描所不能解决的对大尺寸工件扫描的问题,如:对汽车业等大型机械产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肝癌、胰癌是肝区多发多见的癌肿占位性病变。CT扫描常常将胆囊癌误诊为肝癌。本篇通过对一例误诊患者CT扫描诊断过程复习解析,重温CT诊断胆囊癌标准,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德吉 《西藏科技》2014,(3):45-46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当中的高压注射器的使用经验及护理体会,提高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对我院放射科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间351例肝脏分期CT增强扫描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1例肝脏分期CT增强病例当中一次性成功310例,通过补救措施后成功35例,失败6例。有11例轻度反应,1例为重度反应,1例为重度反应。结论正确熟练掌握使用高压注射器可以提高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瑛 《科学生活》2024,(4):22-23
<正>想象一下,有一台机器可以像超级X线一样,让医生们看到患者身体内部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魔力。自20世纪70年代面世以来,CT扫描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诊断脑损伤、探查肺部病变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价值。一、《自然医学》的最新研究再次将医学辐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最近,《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项研究聚焦于寻找CT扫描的辐射剂量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之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特征扫描(F扫描)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研制了复合材料的F扫描超声自动成像检测系统;利用F扫描成像系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及结合层及层与层胶接和修补层质量的检测进行了研究;采用聚焦探头可检测碳纤维复合材料修补中的分层脱粘等缺陷,对检测结果进行多种形式(C扫描、相位特征和CT)成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结果。方法: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对患者给予脑CT、MRI诊断,并根据患者临床对照分析脑CT与MRI影像学特点。结果: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经脑CT扫描发现22例患者脑部异常,共检出病灶42个。MRI检查中T1WI发现脑部异常28例,共检出病灶56个,T2WI有脑部异常改变30例,共检出病灶84个。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疑有多发性硬化患者首选MRI诊断,对于疾病病程处于急性期或活动期患者应采取CT增强扫描和复查。此外,CT及MRI可以直接显示药物治疗效果,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谭鹰 《内江科技》2009,30(10):40-40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并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收治的256例胆道结石并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资料。92例行保守治疗,其中65例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164例在发病48h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结果:本组病人治愈245例,死亡6例,因病情恶化放弃治疗5例。结论:早期诊断对胆道结石并急性胆管炎的治疗尤为关键。及时判断胆道系统梗阻的部位及程度,尽早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以降低胆道内的压力有利于防止重症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经CT扫描定位、引导、穿刺进针到达靶区并进行活检,为进行病理诊断获得组织的技术,是对肺部肿块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11,(11):48-48
最近,美国与埃及联合研究小组对开罗埃及博物馆的52具木乃伊进行了CT扫描,以研究古代疾病。扫描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木乃伊出现与动脉硬化症有关的动脉阻塞,这种疾病可导致心脏病或者中风。研究人员表示,一具公主木乃伊的年代可追溯到大约3500年前,她是迄今最古老的心脏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彩色电视机的行扫描电路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大,而且修理过程中很难判断引起故障的原因。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阐述。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判断故障的部位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CT扫描对腮腺恶性肿瘤TNM分期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坚  钟百书 《科技通报》1996,12(4):236-239
根据36例腮腺恶性肿瘤临床资料,评价了CT扫描对腮腺恶性肿瘤TNM分期的价值,并详细分析了CT扫描对准确测量原发灶大小及判断艰苦 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情况,着重讨论了颈淋巴转移的CT诊断标准。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得出触诊法对颈淋巴转移诊断准确率为69.4%,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80.6%。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索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诊断与脑电图、头颅CT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人民医院对131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进行脑电图检查,并用螺旋CT常规颅脑扫描,对比两种扫描结果。结果131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83例(异常率63.4%),CT异常104例(异常率79.4%),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CT异常率高于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电图和脑CT都是小儿脑性瘫痪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两者结合具有互相补充的作用,对脑瘫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CT扫描技术的迅速发展,薄层扫描图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三维可视化功能在临床CT图像的后处理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自适应的三维重建算法实现CT序列图像的三维容积重建与最大密度投影,并将其应用于CT血管造影与骨科CT。文中通过CT扫描采集3组序列图像,对于每一组序列图像,分别采用容积重建算法与最大密度投影算法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的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三维容积重建与最大密度投影有其各自的优点,将上述两种三维重建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得到更准确、更有效的临床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占囊虫病的 60 %~ 90 % ,这是因为脑组织含有较高的糖或糖元及丰富的血管网。由于囊尾蚴代谢产物及异体蛋白对机体的刺激 ,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临床上出现头痛、颅压增高和癫痫等表现 ;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脑积水。本文总结 1 2 5例脑囊虫的 CT诊断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根据病史、临床及 CT表现 ,囊虫试验阳性增强扫描及治疗后随访证实 1 1 8例 ,手术 7例其中男性76例 ,女性 49例 ,发病年令 6~ 76岁。使用 EXEL2 0 0 0 Sprint全身 CT扫描机 ,层厚距 1 0 mm,增强扫描用 60 %泛影葡胺 60 ml,一次快速推注。2  CT表…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2012,(7)
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对研究对象脑部扫描显示.能人和懒人的大脑在3个具体的区域会有所不同。为了奖赏而愿意努力工作的人们.在其脑部叫做纹状体和皮层的部位存在更多的对神经发出信号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这两个区域都在与报酬奖励关联的感觉和动机导致个体行为发生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