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在一线的同志,面对新闻工作者的采访,不只可以提供点报道素材,还可以指深说浅,帮助新闻工作者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认识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选择恰当的报道角度。一线的同志,虽然大多不懂得新闻宣传的ABC,但他们对于自己手头的工作研究得比新闻工作者要深得多、细得多。由佳.一缕的同主.不仅对自己工作干得怎么样最有发言权,而且对自己的工作的面上情况,包括现状、存在问题、未来趋势等均有一定的发言权。一线同志的这些情况,对于新闻工作者成功地进行采访、写作很有帮助。1988年初,笔者在南京军区某红军团采访,一些战…  相似文献   

2.
王世中 《新闻界》2001,(1):37-38
时光易逝。许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转眼就十年了。虽然岁月难留,但是,许川同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发展党的新闻事业,搞好宣传报道的情景和事迹,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1958年,许川同志调任川报农村组长之后,我就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二十多年。他调往省委后,还多次对我的工作给予帮助、指导。和许多同志一样,多年来我从许川同志的言行中看到,他要求大家做到的,总是自己先做到,言传身教,善于引导;工作,他注重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他关心群众,乐于助人。这一…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说我既有近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又任过组织科长、政治处主任等职,约我谈谈干好新闻工作与干好其它工作乃至领导工作的相通性,我感到很为难,日为自己这两方面干得都不要出色,只能拿别人的事实,谈一点成陋的一己之见。常听一些新闻战线的同志发牢骚,说现在有些人总认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经历单一,素质“缺腿”,不够全面,难以往任其它工作或领导工作,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别的不说,单从我们听到、看到、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就足以证明:绝大多数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同志一旦改行,就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在各行各业干出了令人…  相似文献   

4.
9月9日,秋高气爽,《四川日报)的星光花苑新闻培训中心迎来《新闻界》邀请的四川、重庆的30多位通讯员。他们会聚一堂,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研讨会由本刊主编何光王廷主持。《四川日报》党组副书记、社长汪兴高同志,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罗鸣同志至偿讲了话。汪兴高同志介绍了(四川日报)新老班子正常交替的情况,概述了当今报业集团化的大趋势以及四川日报社报业集团化的条件、现状和打算。汪兴高同志从自己学习江泽民同志论述新闻工作的一个体会中,提出党报通讯员队伍要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5.
我常常在灵魂深处自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拴 《新闻窗》2007,(5):21-22
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1991年设立的中青年记者的最高荣誉奖。贵州日报赵拴同志是贵州省获此奖项的第一人。应本刊之约,赵拴同志写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其中不仅扼要概括了自己从事记者工作的艰辛历程和采写经验,而且讲了新闻工作者在难以避免的种种诱惑面前,怎样切实遵循职业道德,怎样做人。他对自己提出的敬业、责任、良知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新闻人应该坚守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努力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10)
回首平生谈憾事文/辽宁·赵维现在,有不少退下来的老新闻在写回忆录或撰写一些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文章。其中有的总结自己毕生的新闻工作经验,有的对自己的新闻工作实践进行理论的抽象,也有的根据自己的亲历亲见匡正史实……。最近读了穆青同志在《中国记者》19...  相似文献   

7.
“在这次活动中,全体同志都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干工作,但也有一些同志,存在自由主义思想,贪图安逸,对自己担负的工作敷衍塞责,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的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看起来吃得很透,谈起来头头是道,可一旦下到基层处理实际问题,却背道而驰,官僚作风严重,损害了领导机关的形象……”这  相似文献   

8.
新闻文摘     
周恩来戏称自己是夜间“助理总编”吴冷西在《严师的教诲》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回忆:新华社是个新闻机关,工作随着地球24小时不停顿转动。许多重要稿件,经常需要到晚间甚至午夜以后才能定稿。而中央各部委的领导同志,一般这时都已经睡了,找他们商量问题就困难了。即便是中央领导同志,习惯夜间工作的只有毛主席、少奇同志和周总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必须向毛主席和少奇同志报告请示外,一般都找周总理,这逐渐地形成了惯例。我兼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领导工作后,中央领导同志中,同周总理的接触最多。从重要评论和重要新闻稿件的最后…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21日,一位马同志来到市档案馆要查找自己退伍时的档案材料:据介绍,这位同志是1976年退伍后被民政局分配到矿山机械厂工作,后分配到松江百货大楼,在调动工作期间,将其个人档案丢失。这次企业改制寸发现她没有档案,不能证明他参加工作时间。他为此已经找了3天,去了民政局、就业局等单位,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这里没有”。后经一位亲戚介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档案馆。  相似文献   

10.
追求出版工作的高境界李海洲于友先署长在致署党组同志的信中提出“出版社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的问题。这个意见,抓住了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每一个出版工作者和出版社都应把出有特色的图书、办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关心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新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构成邓小平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并且论述最多的,便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他指出:“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了。我们做出版工作的同志应当抱什么态度? 首先一条是要认真学习文件。这个文件决不是只限于做经济工作的同志要学习,我们做出版工作的同志也要学习。因为这个文件讲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是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大问题。我们要使出版工作更好地为全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要使出版工作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加繁荣,要在出版工作中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就必须掌握这个文件的精神,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我们有的同志有一种业务工作的局限性,以为只有谈业务工作才与自己有关,其他都与自己关系不大。如果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13.
试论著名新闻工作者的培养段京肃在1995年年初举行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要培养我国自己的著名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其后,丁关根等领导同志又反复地提到了这一问题。对中国几十万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喜讯,同时也是给我们的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上海市委党刊编辑部全体记者从五月下旬以来,认真地学习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叶世涛同志的采写经验。党刊编辑部领导干部也参加了这次学习。他们学习的办法是:首先逐段议论叶世涛同志写的《吃透两头是记者工作的基础》一文之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叶世涛同志的经验有哪几个主要环节,再和自己的工作一一对比;然后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几条比较适合党刊记者工作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以报道事实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那么,新闻工作者为了某种目的,可不可以自己去“策划”、“制造”事实,并且由他自己来报道这个事实呢?“新闻策划”论的同志不但认为可以,而且把它称之为“新闻的新增长点”,据说这种做法还“丰富了新闻的含义”云云(1),真是礼赞有加!“新闻策划”也好象真的“丰富了新闻的含义”,惹得众多新闻界同行的关注,竟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我拜读了一些讨论文章,发现对这个概念原来有两种不同说法。一些同志所讲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报道工作的策划;而另一些同志讲的“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在河南省委副秘书长位置上工作了十余年的刘伟同志,来到省档案局担任局(馆)长。这次调动与以往有所区别,除了组织安排以外,更多了一层刘伟同志自己主动要求的成分。这就让一般人困惑了:省委副秘书长的工作调动,可选择的余地大着呢,为什么刘伟单单对被称为“清水衙门”的档案部门情有独钟?谈到这个问题,刘伟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本刊邀请北京几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同志,座谈了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问题。这里,发表了几位同志在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大多是各报的较为年轻的编辑、记者,他们分别谈了自己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如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唯物辩证法的亲身体会和经验。这些发言各有特点:有的同志谈到如何克服新闻报道的一般化的问题,开始摸到一些新闻报道一般化与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联系。有的同志谈到如何学习在采访中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进一步发掘了新闻采访中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谈了在编辑工作中怎样分析矛盾以及怎样克服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这些发言都程度不同地涉及了新闻业务工作中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十分欢迎有更多的同志给我们写文章,谈谈自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以不断地提高我们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本刊邀请北京几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同志,座谈了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问题。这里,发表了几位同志在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大多是各报的较为年轻的编辑、记者,他们分别谈了自己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如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唯物辩证法的亲身体会和经验。这些发言各有特点:有的同志谈到如何克服新闻报道的一般化的问题,开始摸到一些新闻报道一般化与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联系。有的同志谈到如何学习在采访中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进一步发掘了新闻采访中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谈了在编辑工作中怎样分析矛盾以及怎样克服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这些发言都程度不同地涉及了新闻业务工作中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十分欢迎有更多的同志给我们写文章,谈谈自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以不断地提高我们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9.
邱恩柱 《新闻窗》2005,(5):10-10
编者按张善炬同志的《拜托,留住细节!》在本刊第4期发表后,引起各方关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李军8月28日专门致函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负责同志,对此文予以肯定。他指出:“作者以自己丰富的编采实践阐述了当好记者、名记者的诀窍:胸中存大局,笔下有细节。确实,都干记者的活,效果大不同,差别就在细节上。留心细节,注重细节,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记者如此,各行各业如此。建议报社在组织业务学习时,请同志们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遵照李军同志的指示,我省新闻界的同志对此文进行了学习,并纷纷写出自己的感受.这里刊登几位同志的心得体会,共大家参阅。作为新闻理论刊物的《新闻窗》,今后将为新闻工作者总结经验和理论研究,更多地做一些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本刊邀请北京几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同志,座谈了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问题。这里,发表了几位同志在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大多是各报的较为年轻的编辑、记者,他们分别谈了自己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如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唯物辩证法的亲身体会和经验。这些发言各有特点:有的同志谈到如何克服新闻报道的一般化的问题,开始摸到一些新闻报道一般化与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联系。有的同志谈到如何学习在采访中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进一步发掘了新闻采访中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志谈了在编辑工作中怎样分析矛盾以及怎样克服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这些发言都程度不同地涉及了新闻业务工作中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十分欢迎有更多的同志给我们写文章,谈谈自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以不断地提高我们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