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体育锻炼阶段问卷和时间管理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索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时间管理倾向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没有时间并不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意识到自己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后培养其时间管理的意识、技巧和效能有利于消除积极锻炼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促进自我控制的提升,从而降低大学生吸烟依赖性,本文以自我控制为中介作用,运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等测量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大学一、二、三年级的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吸烟依赖性处于较低水平,体育锻炼量处于中等程度;男生的体育锻炼量与吸烟依赖性均显著大于女生;体育锻炼量高的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优于锻炼量少和中等锻炼量的大学生,体育锻炼量高的大学生吸烟依赖性也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自我控制与吸烟依赖性呈现负相关(r=-0.404),体育锻炼量与吸烟依赖性之间存在负相关(r=-0.241),体育锻炼量与自我控制之间呈现正相关(r=0.233);体育锻炼影响吸烟依赖性是通过自我控制这一中介变量起完成的。结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缓解吸烟依赖性的有效手段,体育锻炼缓解吸烟依赖是通过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的,因此,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才能更改变大学生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师范学院和中州大学的聋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聋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量与身体自尊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聋哑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且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存在很大的关系性。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9,(5):461-466
目的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573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强度较低,体育锻炼时间表现良好,体育锻炼以小锻炼量为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专业、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向上,且行为态度相对较好。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行为和目标态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行为态度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高度相关。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行为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解释变异量为19.1%。  相似文献   

5.
任玉梅 《冰雪运动》2010,32(4):87-91
以绥化市1 288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行为、重视体育锻炼的程度、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项目和冬季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能够参加体育锻炼,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男大学生参加锻炼情况明显好于女大学生;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比较积极,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高,大学生越倾向于参与体育锻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休闲娱乐和提高自我形象;男生的锻炼项目主要为滑冰、跑步、雪地足球、篮球、滑雪、排球和游泳等,女生的锻炼项目主要为滑冰、跑步、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排球、滑雪等项目;大学生冬季锻炼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经济、学习、设施、天气、教师与家长认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自尊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加强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提高其身心素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锻炼态度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3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然后采用逐步分层回归分析对家庭功能、自尊和体育锻炼态度间的关系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家庭功能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呈显著性正向相关,且家庭功能正向预测锻炼态度;大学生家庭功能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P<0.01),女生家庭功能的得分高于男生(35.08>34.5);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水平和家庭功能水平在一定能程度上低于本科生(43.31>41.26);住址为省会城市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大于其他市辖区县(44.97>39.08);(2)大学生自尊在家庭功能与体育锻炼态度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β=1.185,P<0.01)结论(1)不同年级、性别和地区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有显著差异,家庭功能对锻炼态度起到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功能是通过自尊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学业拖延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学业拖延量表,对1 0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保护性因素自我控制和危险性因素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自我控制、手机依赖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两两相关。体育锻炼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手机依赖正向预测学业拖延。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建议:以体育人,充分发挥高校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以“体测”促锻炼,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心融合”,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以研促教,全面覆盖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境下对中文版锻炼承诺量表(ECS)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以490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60名用于语言等值性测试,30名用于重测信度的检验;采用中文锻炼承诺、锻炼行为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中文版ECS的维度结构与其英文原问卷相似,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锻炼承诺量表包括承诺特性和决定因素两部分,各因素的项目载荷在.430-.798之间,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705-.815之间,重测信度在.564-.781之间;各维度与效标效度锻炼行为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因此,中文版ECS适合在中国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统计法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全面研究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内容、锻炼时间、影响因素等现状,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锻炼频度和次数、锻炼的项目、形式和场所、体育消费、影响因素等不同角度对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