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提高我国单人花样滑冰选手竞技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谭虹 《冰雪运动》2008,30(6):19-24
通过对新旧规则的比较和部分比赛成绩的统计,发现我国单人花样滑冰选手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规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编排中未能充分掌握新规则、技术质量不高、音乐的选择存在误区、简化编排内容和表演能力不强等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掌握规则、提高技术质量、保持和完善编排内容、加强表演能力的培养、选择适合的音乐和提高文化素养等途径来提高我国单人花样滑冰选手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际滑联花样滑冰新旧裁判评分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通过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出现的裁判争议及2006年都灵冬奥会我国选手张丹/张昊夺得奥运会银牌的实例,采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结合裁判评分等方法,以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双人滑评分规则为例,在深入研究国际滑联裁判评分系统新旧规则的不同之后,发现新旧规则评分系统之间差别很大。国际滑联修改规则的直接原因是要杜绝裁判在评分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但规则的改变也代表了国际滑联对花样滑冰运动发展方向的认识,即兼顾花样滑冰运动本身的特点与评分系统公平、客观之间的平衡。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在对今后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训练、比赛中,应该坚持技术领先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等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双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优势项目,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找出不足,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前7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通过选手短节目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指出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旋转、步法、托举、螺旋线等动作难度等级普遍达到4级,动作的点滴差错瑕疵都会影响选手得分和名次,水平相当时动作质量的加分成为各组合的得分重要因素等问题;提出补齐技术和表演的瘸腿,使技术和表演同步发展,研究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是得高分、少失分的根本等建议,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国际双人滑的技术和表演水平,为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冰上舞蹈是我国花样滑冰弱势项目,寻找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是提高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对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比赛中外选手的比赛观察,对我国选手在短舞蹈和自由舞的技术和节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滑行技术、动作链接、节目完成和身体表现、节目编排以及音乐的表达方面与外国优秀选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滑行用刃、节目内容上存在不准确、对音乐理解和舞蹈动作不到位等问题。认为我国选手应尽快熟悉花样滑冰国际比赛的程序与规则,加强滑行技术的基础练习,建立专项艺术训练模式,提高花样滑冰冰上动作的艺术表演内涵与深度,才会使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花样滑冰发展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是中国花样滑冰历史的辉煌年份:申雪/赵宏博蝉联世界锦标赛双人滑冠军,李成江取得世锦赛男单第4名的好成绩;我国成功地举办了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和世界花样滑冰成年大奖赛.2002~2003年是花样滑冰历史上发展变化的年份:新示分系统和新裁判系统的试行带来了裁判规则上的一场革命,对花样滑冰发展起着冲击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冬运会花样滑冰金牌的归属,影响全运会各参赛代表团奖牌榜的排序,第11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比赛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2个项目的技术表现对即将召开的第12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参赛运动员夺金争牌具有启示作用。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对第11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比赛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2个项目的技术表现、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女子单人滑选手的跳跃技术、旋转技术、步法技术存在着不均衡状况。提出训练中要根据选手状况有针对性地发扬优势,提高跳跃、旋转和步法技术的质量和难度等级,研究、掌握、运用规则,旨在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整体的水平,为第12届冬运会的花样滑冰比赛做好准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技术难度较高,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节目内容上却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现场统计与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单人花样滑冰选手在花样滑冰四大洲比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比赛中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运动员存在着基本滑行技术用冰刀刃不准确,衔接步法简单,对音乐的理解不足等问题;同时反映出对新的节目内容评分规则中表演与动作评分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教练员要深刻理解新规则的内涵,对优秀运动员实施针对性的基础滑行训练,提高文化修养,增加步法的训练时间,加强音乐修养等提高节目内容评分的措施,为提高我国单人滑运动员的成绩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运动员在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曾经获得过金银铜牌,是我国冬季的优势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仅获得了第4名的成绩,从比赛成绩下降的原因看,与运动员的年龄偏大、运动性伤病、新老选手配合不够默契有较大关系。客观地认识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技术动作难度、表演状况,项目发展的趋势,对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前8对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手得分、排位与技术动作难度、稳定性、艺术表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表明,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动作难度普遍达到4级;从加分和后半程10%高难动作奖励加分情况看,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是高难度技术动作稳定发挥的保障;规则的掌握、运用达到有利于得分的最大化;节目内容中的音乐特点表达、滑行技术和编排选手均有良好表现,但动作连接和表演完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孙雨  王旋 《冰雪运动》2010,32(4):18-22
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男子单人滑比赛中,雷萨切克在技术难度低于对手的情况下战胜了普鲁申科,将各国对花样滑冰规则变化的不同看法推向台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比赛成绩单和比赛视频进行研究,对2010年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亚军的技术、编排和表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花样滑冰规则变化的实质和趋势。认为2004年以来实行的新裁判系统促进了旋转和步法技术的发展,抑制了跳跃技术的发展。指出2010年以后规则将再一次修改,将鼓励跳跃技术难度的发展;规则的变更遵循了花样滑冰项目的规律,进一步促进了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前3名运动员与中国参赛选手的成绩、临场表现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我国男子单人滑选手无论在技术分还是节目内容分上均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女子单人滑选手在技术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是节目内容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双人滑老将的体能较差,影响了自由滑技术的发挥,年轻选手在技术上可以和世界优秀水平比拼,但在节目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冰上舞蹈运动员术动作上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捻转步和直线托举都得到了四级的高定级并获得了技术加分,但在节目内容中的音乐表达与节奏配合分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认为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各项目在技术与艺术表现力上发展不均衡和选手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科训结合、大众结合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多举办内的大型花样滑冰比赛,增加年轻运动员的经验;在南方城市尝试设立花样滑冰基点校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莉丽  谭虹 《冰雪运动》2009,31(2):33-36
为保证花样滑冰运动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98~2007年国内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花样滑冰运动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1998~2007年我国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花样滑冰运动相关文献共计137篇,多数文献的载刊为《冰雪运动》,占论文总数的81.02%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近10种 研究成果以独著现象居多,多人合著现象较少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教学训练、技战术、生理生化、运动心理、生物力学、规则与裁判、运动损伤、运动营养等方面内容。研究表明: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冬奥会花样滑冰执场裁判员能够及时掌握和解读裁判规则变化等相关信息,对促进花样滑冰成绩的提高具有决定性影响。通过对中国花样滑冰裁判员进入冬奥会执场相关信息的调查研究,认为在2010年以后我国将面临ISU(国际滑冰联合会)裁判长缺乏的状况,这将对中国花样滑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提出必须重视ISU具有冬奥会裁判资格裁判的培养,促进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成绩的提高,为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优异成绩增加砝码。  相似文献   

13.
刘惠英  王旋 《冰雪运动》2011,33(3):11-14
规则是竞赛的基础,对于花样滑冰项目发展来说,从6.0系统到新系统是个巨大的变化,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从规则产生、沿革、分数的性质、技术与艺术在2个系统中的关系与权重、成绩计算等多方面对国际规则新、旧裁判系统进行探讨,发现新裁判系统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技术分应设上限,并与节目内容分等值;应该重新考虑裁判员的职责与分工;应探讨更为合理的成绩计算方法,为花样滑冰运动更好地适应规则,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颖  王旋 《冰雪运动》2009,31(3):40-42
2004年实行的新系统以来,花样滑冰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04~2008年中国杯和世界锦标赛的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新规则实行之后,中国男单运动员节目内容分依然低于技术分,并有很大的分差,影响了名次,认为基础滑行技术差限制了滑行技巧和过渡/连接步法的运用、节目编排架构不完整和表演能力欠缺是影响我国运动员节目内容分的主要原因。提出细化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滑行技巧;在编排时不能将节目视为技术动作的堆积,应将一套节目视为一套舞蹈小品,将技术动作视做完成舞蹈小品所必须的技巧,从节目的整体表达上考虑和衡量一套节目的架构。  相似文献   

15.
以花样滑冰运动项目属性特点剖析为切入点,阐述花样滑冰的制胜规律和规则的导向作用,技术与艺术的均衡性和完整性。指出花样滑冰运动竞赛得分决定性因素包括:人为评判、技术动作评价、节目内容评价、得分价值和规则导向等,为花样滑冰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已十分严峻,如何继续保持已有优势,改进劣势,是当前我国花样滑冰运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我国花样滑冰运动进行分析,认为人才培养体制单一,项目发展产业化程度不高,场地设施匮乏,后备人才严重短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和艺术素养都亟待提高,教练员素质整体提高过缓等,成为制约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举全国之力,确立多元化发展机制;拓宽投入力度,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技术、艺术两手抓,全面提高运动员综合素养;把握项目规律,加强教练员队伍素质建设等解决对策,旨在有效提高现阶段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整体水平,最终实现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花样滑冰是我国参加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随着老运动员的退役,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的矛盾凸显.现役国家花样滑冰队一线的运动员70%是黑龙江省培养的运动员,黑龙江省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花样滑冰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花样滑冰项目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花样滑冰运动员储备在减少,2014年度黑龙江省全国花样滑冰项目注册运动员比2013年度减少了8.9%;黑龙江省花样滑冰13岁以下运动员后备梯队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提示低龄儿童花样滑冰运动员有减少的发展趋势;教练员队伍具有年龄小、执教时间短、职称低的特点,教练员队伍出现年龄断档;运动员平均每天冰上训练时间过短,参加比赛机会少等.建议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应与大众体育、体育经济相结合,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加强俱乐部的多区域建设;花样滑冰运动项目发展和基础训练阶段必须与学校相结合,保证后备人才资源库输出充足和运动选材的质量;增加业余体校的经费投入,加强教练员的学习与交流,促进黑龙江省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