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陶瑛的字号,历来各种典籍记载混乱,虽曾有学者已指订,学界却仍沿袭旧说,兹予以补充订正。陶璜生活于明末清初,因其诗文集不传,故有关其生平事迹及诗文创作情形仍语焉不详、支离残缺,今据相关方志及时人文集行状等文献,详加勾勒,以期对陶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明代监察御史范辂的生平活动与当时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多有关涉,而目前学界所据研究的《明史》、《郴州志》及《范氏宗谱》对范辂事迹多有不详。关于范辂生平事迹较为翔实的史料,除了吕柟所撰之《范公墓志铭》与《何氏墓志铭》外,还有散见于如《明实录》等诸多可信史籍中的记载,以及许多与范辂有过交往之人文集中的奏疏诗文等。以两通墓志文字为主线,旁征部分其他文献记载,对范辂的生平事迹进行编年梳理,可为史学界提供一份翔实可靠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3.
自从参加胡乔木传记编写组工作以来,我就注意搜集胡乔木早年的文字。在胡乔木的亲友的指点下,得到上海图书馆、浙江大学的支持,迄今找到胡乔木早年诗文十九篇。其中发表在报刊上的著作十六篇,译作二篇,未刊手稿一篇。这些诗文是胡乔木早年生活道路、思想历程的真实记录,是了解和研究早年胡乔木的最有价值的文献。  相似文献   

4.
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以诗赠之》中“李评事”有职无名,不知为何人。文章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年龄、任职、诗文成就等三方面论述了“李评事”可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  相似文献   

5.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吴中地区文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诗文书画领域的造诣颇高。文章考察了研究者对文征明的生平事迹、文献整理、仕隐心态、艺术思想、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为对文征明的研究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对其全面的、综合的研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家西奥多·赛泽的教育观、学校观、课程观及教学观探析其教育思想,并介绍了其早年创办的“要素学校联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当代进步教育运动下的学校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孙孜 《教学月刊》2010,(3):24-26
近来阅读弗赖登塔尔的教育名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以及相关的一些书籍和文章,对“再创造”思想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下文阐述对这一思想的一些新认识,提出实现数学有效“再创造”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淹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对于其生平事迹、诗文系年以及思想观念的探讨,更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文创作的背景、特点以及南朝时期的文人心态。本文主要从江淹的出身、从建安返京的时间、《从建平王游纪南城》的写作时间以及对陶渊明和隐士文学的发现与认知等四方面进行考证分析,以求对江淹的生平以及创作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严虞悖作为清初的诗文名家,通晓经史,其诗文观念,散见于其所著诗歌、文章.他主张为诗作文应该“原本六经”,要对社会有担当,不要堆砌辞藻、无病呻吟.《偶题四绝句》是较为全面地反映其诗文思想的组诗,也对我们了解清初的思想文化的特点,即反对空言心性,要求经世致用的实学,有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10.
权德舆 ,中唐文坛诗文创作大家 ,韩愈等人对其评价甚高 ,并推举其为中唐文坛的“盟主”、“宗匠”。今有《文集》五十卷存 ,其中诗十卷 (含赋三篇 ) ,各体文四十卷 ,规模与韩愈文集相当。读其诗文 ,可以发现其思想成份比较复杂 ,儒、释、道三家兼而有之 ,三者之中又以儒为根本 ,去沟通、融汇释道。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kǎi)先生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法师去世后,他曾写过多篇怀念法师的文章,深情地记述了法师生前的一些生活细节,从而使我们得以通过这些细节进一步了解法师的为人品性和精神风貌。一次音乐课上,皈依前的法师教大家唱歌,学生们便随着法师一起唱,但有一  相似文献   

12.
在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1986.10.19)这一天,我班搞了一次融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主题班会活动———思想节。虽然这次班会是以纪念鲁迅为主要内容,但班会名叫“思想节”,这是为了使这次班会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纪念、学习鲁迅,还包括了解、学习古今中外其他大思想家。而且“思想节”的“思想”二字还点明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了解、纪念思想家而活跃思想、启发思考、训练思维。班会前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一是确立“思想节”的主题———“学习鲁迅,振兴中华”;二是商定“思想节”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吕温,中唐时期进步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文学史家对这位“命窄”的中唐人物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其流布后世的文集关注甚少。本文试综括文献,对其有关生平事迹材料做严密的考辨工作,以供知人论世之用。  相似文献   

14.
骆宾王的生平事迹,新旧唐书等史籍记载都比较简略。前人的研究以清代的陈熙晋用力最勤,他对骆宾王的诗文“分体编年,逐篇笺释”,又作有《续补唐书骆侍御传》,基本上勾画出了骆宾王一生的行踪。近年来,不少同志在陈熙晋的基础上对骆宾王生平作了进一步的考证,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笔者仅就研读骆宾王诗文所见,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蔡邕、蔡琰父女二人,是先唐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文章通过对有关材料的考察,首次着眼于“年表”的角度,对父女二人的生平事迹与创作活动进行了编年式梳理,有利于对其思想发展、文学成就、创作规律等进行具体把握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晏几道年谱     
宋代著名词人晏几道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鲜有记载,本文搜集了有关资料,对他的生平、作品、交游进行了梳理和考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背景。  相似文献   

17.
海南诗文注释的几部代表著作,如《王弘诲张岳崧诗选》《苏轼文集》《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唐胄诗文集注》《张岳崧诗文集》《琼台诗文会稿》的字、词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杜康”不是周朝人,而应是夏朝人;“紫金”不是一个地名,而应代指富贵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许多著名作家的“文集”,譬如《鲁迅文集》《郭沫若文集》等。对这些拥有“文集”的作家,学生无不佩服而心生敬仰之情,而这种情感很快就化为了学习的动力。此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什么不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文章结集成册,从而拥有自己的“文集”呢?每一学期期末放假前,我们轰轰烈烈地自出“文集”活动就开始了。活动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动脑动手,自办杂志。我要求“文集”以杂志为形象载体,一律用16开纸,杂志名、封面、底封、目录、序言、后记必须齐全,在此基础上鼓励形式上的创新;整本杂志10000字以上,自我…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诗文“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对其诗文“序”在善叙事理、读解正文和佐证校勘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同时,其诗文“序”是绝妙小诗美文,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也加以论述。重点对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进行了多层次的历史和理论探讨,揭示了其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特别指出其诗文“序”表述的文学观念对于全面研究陶渊明尤其是创作倾向、审美意识和生活思想等有着特殊价值。并为陶渊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宋刊本《刘梦得文集》,现在残存第一至第四,共四巷,藏北京图书馆。这是所知刘禹锡诗文集现存三个宋刻本中的一个。写完《谈刘禹锡诗文集的两个影宋本》一文(见本刊第三期)后,读到这个残宋本,用以与“董影”“徐影”诸本比校一过,初步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情况。 残宋本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版式为白口,单鱼尾,左右边双线。鱼尾下标“得一”、“得二”等简明书称及其卷次。中缝无刻工姓名。卷一第一行标“刘梦得文集卷第一”,次行无刘禹锡衔名,与“董影”同(“徐影”有之)。书首无总目(“董影”有之)。每卷前有目,与“董影”、“徐影”略似。它的书名同于“董影”,而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