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眼下,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所热衷的一种交流方式,有的短信还很富有采。2004年高考,多套语试卷中都出现了以公益广告语、节目串场语、对联等为命题形式的语言运用题目,随着2005年自主命题省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此题很有可能会呈现出更加流彩,纷呈的局面,而编写手机短信也不失为一种考查考生语用能力的好的方式。为此,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语文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对联题,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卷中,有7份试卷考查了对对联,普遍反应良好。因此,对联题是我们今年必须备考的题型。  相似文献   

3.
余俊 《初中生》2006,(7):19-22
【考点突破】 作为我国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的青睐,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函数几何综合题是近年来全国各省、区、市中考命题的热点.在我们收集到的80份2005年的中考试卷中,有66份命了这类试题,占82.5%,其中有一份试卷竞命了三题.这类试题主要出现在高档题或压轴题中,也有少量中档题.因此,研究这类试题的命题方式和求解方法与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是高考命题革新的试验田,近几年试题越来越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一句话新闻、警示语、对联、广告词、串台词、新闻衔接词、采访词等纷纷叠陆高考试卷。笔者以为,随着各省自主命题权的进一步下放,对联、广告词、串台词等特色题型2006年将会在不同的试卷中继续得到体现,但同时也会有新的题型出现,本文拟就此作一点带有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命题目的与命题形式的不同,将2015年中考对联题大致分为考查对联特点、考查对联内容赏析、用对联考查文学常识、给对联进行配对、考查撰写对联能力等五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类研析.2015年中考江苏苏州卷对联题出得非常精彩,很值得研究推广.2015年中考吉林卷对联题难度最高,是否适合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值得研讨.  相似文献   

7.
张方镇 《语文知识》2004,(10):38-38
2004年,在全国17份高考语试卷中,有8份考查了对联。除上海卷是结合古诗鉴赏考查对联知识外,其余7份都是给出上联要求对出下联。现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4年高考语试卷第一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在稳中求变的原则指导下,追求各自的个性特点。其中,彰显地域特色不约而同地成为多省市试卷共同关注的对象,尽管关注的程度各有不同。在11份自主命题的试卷中,明显关注地域特点的就有6份(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超过50%。随着各省市命题自主性的加强,笔以为,这种倾向在2005年及以后几年高考语卷中会更强烈,  相似文献   

9.
孙树元 《现代语文》2006,(1):110-111
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语言表达题,向来是命题人殚精竭虑、精心设计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已经被人们誉为创新的“试验田”,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颇具特色的题目,亮点不断闪现。2004年全国高考的一大亮点就是十五套考题中有七套考到了“对联”——不得不令语文老师重新审视中华民族文化中独有的这种艺术形式。沿着这一命题思想,2005年各省自主命题,创新题目一个个闪亮登场,煞是好看!“语言运用”这一部分涉及到的主要题型见下表图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联考查题除了传统的模拟上联;仿写、对出下联的形式外,很有可能会在命题形式上有所创新。对联考查题会有哪些创新形式呢?我们用创新训练的方式作些预测。  相似文献   

1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语言表达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出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题目,亮点不断闪现。2004年对联题成了当年最具亮点的特色题型。沿着这一命题思想,2005年各省自主命题,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题目闪亮登场,成了高考试卷中的一个个亮点,既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历史上,2004年可以算作是一个里程碑,高考命题除全国卷使用了四套语试卷,另有11个省市单独命题。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景观。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作题。由于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散命题,今年的15份试卷一面世。人们更是兴味盎然地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了15个作题。当我们沉下心来仔细掂量这些话题,可以发现。从整体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5份,其中全国卷4份,单独命题的省市卷11份。15份试卷中名句名篇题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4.
詹衍志 《广东教育》2005,(11):52-54
在单项填空题中,倒装在1995年前为常考点,此后7年未考,直到2003年再度出现,2004年全国有5套试卷共出现5道题考查倒装,2005年有9套试卷出现了10道题考查倒装。其中,两年的广东卷均考查了倒装。至此,倒装再度成为高考的命题热点,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5份,其中全国卷4份,单独命题的省、市卷11份。15份试卷中名句名篇题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不仅种类多,用途广,而且内容和语言风格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因而备受中考命题老师的青睐。下面就结合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对联题,谈谈对它的基本类型和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一)命题变化2005年高考语文命题将会在2004年高考的基础上,遵循“稳中求新、求变”的原则,可能会有以下一些变化:1.考试内容将会更加广泛。2004年高考考试大纲中加*号的内容。已经被全部列入2005年度考试范围。各套试卷可以对“考试大纲”中所列内容进行全部考查,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考查。2.古诗文阅读将有所侧重。在2004年15套试卷中,有13套试卷的古诗文阅读题占到了30分,北京卷中的古诗文阅读题占到了33分,上海卷中则占到了40分,这跟往年全国卷所占到的26分相比,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2005年高考估计将会继续在这方面有所侧重。3.开放性新…  相似文献   

18.
【考点突破】作为我国文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前景看好。对联,又名楹联,也称“对仗”,在同学们的知识链上居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偶”一节上。对联原出于诗词,但它又不…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7套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了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笔者认为,在2005年高考中,对联题的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一、情境式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结合“得体”这一考点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不少地区考了对联,仅仅2004年就有八份高考语文试卷考了对联。因此,对联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