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地方电视台如何更好地开展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开展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好地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广播电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档案服务民生具有对人权的尊重和体现,是党和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为档案事业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推进档案服务民生工作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媒体产业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点的产业。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新闻媒体肩负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的重任;传媒产业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是一个宣传阵地,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的内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正确引导舆论;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因而,媒体产业是“意识形态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节目将平民意识作为实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最直接、最有鲜活影响力的新闻实践,也是探索媒体与群众、社会与个人感情共鸣、心态同步,实现社会文化和谐繁荣的有效途径,增强平民意识、提高服务性已成为媒体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就新闻而言,精品是指那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具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精神产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电台生产精品,强化节目精品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其他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精品生产是一个台的立台之本,那么精品创作同样是一个新闻从业的立足之本。而创作精品,离不开创新拼搏,离不开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闻工作者,主持人和播音员一样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员。然而,主持人的职业特点又决定了他们是以个人的身份面对受众的。在节目中,主持人经常会说"我看到"、"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广泛更生动的素材,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目光转向百姓生活,在街头巷尾和家长里短里寻找新闻点。深入百姓生活,免不了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投诉,如何处理好百姓投诉成为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一项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理解,各级人大作为执法监督机关都应该重视和支持此项工作,带头抓好《档案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佟堃 《新闻传播》2004,(6):14-15
和省内其他大报、晚报相比,《黑龙江晨报》是一份初创的报纸,在读者眼中是一张新面孔。对于这样一张完全依靠市场生存的报纸,在寻找读者群的过程中,适度的舆论监督报道,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这些年来,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  相似文献   

10.
做好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对于提升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增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增强群众意识,创新意识,提高策划编排意识以及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水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作为信息产业的电视,面对信息膨胀的社会,如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认为一定要树立十大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杨先慧 《青年记者》2012,(15):39-4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逐步增强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其作用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与支持,也越来越为广大群众关注和欢迎.面对党和政府的厚望,面对人民群众的企盼,党的新闻宣传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无疑要更准确、更有效、更全面地掌握和运用好舆论监督这个"武器",让它在更大的程度上造福于党和人民.因此,如何处理好开展舆论监督与服务稳定大局的关系,成为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程平  尹俊 《新闻前哨》2004,(2):49-50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通过电视媒体直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动员群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成功的会议报道,可以让群众及时而准确地知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当前的中心工作,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指导意义。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许多省级台及中心城市电视台对于党代会、人大、政协会议等重大会议的报道,加大了报道改革的力度,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如同平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不但是党和政府重要新闻的发布者。也应该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面对有关公共安全、公众利益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事实,是媒体的责任。发生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一些传统党报往往板起面孔说话。将通稿  相似文献   

15.
刘新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33-134
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地市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然而,由于受传统办报模式、报道方式的影响,缺乏亲近感和可读性等问题,一直在很多地市党报或多或少存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体激烈竞争,尤其是都市化媒体的冲击,进一步增强地市党报的可读性,增强其影响力、竞争力,愈加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阮峰 《新闻窗》2010,(1):72-73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群众和社会对于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随着公民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新闻记者遭遇拒绝采访的事情时有发生,回避监督、抵制监督、甚至敌视监督的现象并不鲜见。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问题,要求记者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广泛更生动的素材,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目光转向百姓生活,在街头巷尾和家长里短里寻找新闻点。深入百姓生活,免不了面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投诉,如何处理好百姓投诉成为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投诉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对真实性要求特别高。它要求投诉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不仅是社会新闻的传播者,而且也是社会舆论的反映者和引导者。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热切期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研究新闻舆论导向和公民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对于新闻媒体更好地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提高公民文化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关系到新闻媒体的信誉。笔者认为,面对突发性事件,新闻  相似文献   

20.
英文缩写“SARS”即汉文的“非典”,极短的时间内已成为了人们家喻户晓的称谓。面对“非典”的肆虐,党和政府把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组织各方面力量对突袭而来的疫情进行抗击,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态度;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冲杀在最前沿,不仅要救死扶伤,更要面对被感染的威胁甚至死神的召唤,他们不退缩,筑起了抗击疫情、消灭病毒的坚强防线,向人们展示出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与崇高品格。人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斗争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胜利。 尽管“非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带来了恐慌,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给社会、行业造成了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