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纸和其他商品一样,具备商品的自然属性:二重性,即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样,报纸的使用价值是报纸最活跃的因素,是报纸的灵魂,它决定着报纸的发行量,从而影响着报纸广告的收益,可以说报纸的使用价值决定着报纸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有无竞争?这涉及到报纸是不是商品。5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王中就认为报纸具有两重性,即政治性(阶级性)与商品性。报纸是要花五分钱买的,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要考虑满足读者的需要……当时被作为离经叛道的“右派言论...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中,报纸是商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现代报业以采集和传播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为手段,吸引受众,获得社会声誉,形成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并以此为基础,生产出报业的另一产品——广告服务的使用价值。它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同时,报纸又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而宣传品的生产和消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张扬个性——是现代报业生存的需要,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的需要。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市场的主体近年已被新闻界公认,它和其它商品的区别在于它有一定的政治性。 报纸既然是一种商品,那它就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就要进人流通渠道通过销售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角度审视报纸,她与其他商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都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商品基本属性。报纸的价值同样离不开使用价值,她是价值的承载者,离开使用价值,价值就失去了载体,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办报人和其他产品制造者一样,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同时要及时跟踪产品在市场的表现,正确解读市场信号,做到在第一时间改进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或结构性问题,哪怕是瑕疵。只有这样,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喜欢和信赖。  相似文献   

6.
报纸是社会舆论工具之一,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这是它的工具性。同时,报纸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使用价值,这是它的商品性。工具性以商品性为寄托,商品性随工具性得到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成为行销社会的具有宣传作用的报纸。报纸是适应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多渠道发行”的优势已越来越显现出来,《鲁中生活日报》近两个月的发行实践,充分证明了“多渠道发行”的“短、平、快”效应,值得坚持和推广。报纸,既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有其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报纸的商品属性而言,发行是其实现商品价值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发行,才能完成商品交换,获得再生产的资金。以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报纸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市场属性也日渐凸现出来。从市场和经营的角度看,读者是报纸的终端消费客户。那么如何经营好晚报和都市类报纸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9.
一报纸作为新闻及信息载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商品属性,或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性。其价值除了采编(校对人员)、广告人员、印刷人员和发行员的直接劳动,当然也包括行政后勤干部、职工的间接劳动。其使用价值通过发行员送到数以万计的用户手中,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之后才产生。报纸的内容是另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很难笼统地说它们是商品。要闻、地方新闻、国内外新闻反映一种经常发生并被广泛传播的事实;专刊文章、文艺作品以透视时代气息为宗旨;除此之外,文艺作品往往有其娱乐性。若说专刊文章尤其经济专刊也透露某种信息的话,那么,图表式的经济信息,和广告信息更有使用价值,并赋予商品的特性。如果说商品是可以交换的劳动产品,那么信息作为可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探讨报纸等新闻媒介是否有商品性,报纸、新闻是不是商品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令人瞩目。现将有关论文的不同观点摘要予以介绍。 吴鸿业在《新闻动向》第三十期撰文说,五六十年代,一位教授提出过报纸的商品性,但对报纸根本属性的传统解释没有根本的突破,认为报纸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诚然报纸是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报纸的商品性也是不容否认的。报纸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两重性:它能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它的使用价值,报纸又是通过流通(即买卖关系)到达读者手中,读者付出了一定量的货币,这就是它的价值。因此它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不能因为报纸有政治性、思想性就否定了它的商品性。报纸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者指出,正视报纸的商品性,有利于报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承认报纸的商品性,意味着办报者心目中首先要有读者,要为报纸间的公平竞争和整个报业的真正繁荣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1.
报纸是一种蕴涵新闻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特殊商品。 工业产品需要品牌.而且品牌有大小高下之分。作为新闻文化产品的报纸呢?要不要品牌,品牌如何构成,怎样打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报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怎样看待报纸的商品性?这既是我国新闻理论中的老问题,又是当前新闻实践中必须弄清的新问题。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报纸的生产过程具有二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各种新闻作品作为精神产品,是经过记者、编辑或有关作者的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脑力劳动是一种个体的无形的劳动,首先必须凭借于各种符号作为物质媒介物化成有形的感官可以把握的各种样式的文稿或图象。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作品又非个人的纯精神产品,它们必须进一步以报纸为载体,加以重新制作成物化形态的“…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沃土的培育和催发下,全国各省、市、区纷纷兴办起的地方经济类报纸,与国家级经济类报纸形成互补之势,极大地满足了刚刚步入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的各种需求。但是,纵观全国经济类报纸,尤其是地方经济类报纸,办得成功的不多,大多靠几万份发行量和几百万的年广告收入苦苦支撑。反观眼下正红红火火的“都市报现象”,很乡人心里在问:经济类报纸到底该怎么办? “报纸作为精神产品,又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它既有政治属性,又有信息、文化和商品属性”(梁衡)。既然承认报纸有商品属性,我们就不能否认,经济类报纸面临的困境,皆…  相似文献   

14.
信息作为一种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信息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商品的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对价值,效用对价格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试就信息商品的效用对价格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信息商品效用的特殊性任何商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闻单位要从单纯宣传型向宣传经营型转变,当前已成为新闻界的热门话题。但是,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变,以及应该如何转变?对这些基本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转变的必然性长期以来,我们对报纸、广播、电视和新闻单位的性质,很少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因而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误区之一:不承认新闻载体如报纸具有商品性。当报纸、广播、电视凝结了人的劳动,以文字、图片、录音、影视信号等形式形成以后,它就以物化的方式被固定了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因素。我们认为,报纸等在流通过程中,同样具有商品的特性,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重性。它的使用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经济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出版经济学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出版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出版物商品和出版物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出版物商品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以及软件和光盘等形式的电子出版制品。 出版物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属性,必须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受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所支配,按照商品经济规律运行。这可称为出版物商品的经济属性。出版物商品又有和其他商不同的社会属性,即  相似文献   

17.
自从实行周五工作制以后,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节集中休息的时间长了,如何组织好这些大的节日期间的宣传,成了各家报纸苦心经营、体现报纸特点的一片新天地,也是争夺报业市场的一种手段。不减版面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一个如何对待用户(读者)的问题。一些报纸在节假日减少报纸的容量,平日出版对开12版、16版或20版的,节假日时只出对开8版,还有的报纸在节日期间干脆休刊几天。开始有的读者对此心怀怨气,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这种做法对不对?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假如某奶品公司收订10月份的牛奶,他们以部…  相似文献   

18.
价值的追求是商家们乐此不疲的,科学技术不断的被加大投入可以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这应该是消费者所偏爱的.为什么商家会如此的激情与科学技术的投入呢?通过对科技各方面的分析,推论出科学技术是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学教科书里,商品被理解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新闻不是商品,这是社会主义新闻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但是,新闻作为精神产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文试从分析新闻使用价值的运动形态入手,考察新闻价值的形成特点,进而揭示新闻价值尺度(即衡量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的表现形式。同时,通过对新闻三个价值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弄清提升新闻价值总量的主要因素,努力把新闻报道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7,(9)
报纸的视觉形象设计版式设计的风格化文/安徽·赵斌在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报纸的商品特性愈来愈显现出来,而报纸的视觉形象设计就像一般商品的包装与外观设计一样,越来越受到报业同仁的重视与读者的青睐。一张报纸提供给读者的是文字、图片内容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