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文化为牵引整合新疆旅游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只有通过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中的民族文化,以文化为牵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旅游业的发展才能长盛不衰。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外以文化为牵引成功开发旅游资源的案例,探讨了对新疆旅游资源进行文化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以文化为牵引整合新疆旅游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应将新疆丰富的各民族文化融入到秀美的自然景观中,构建新疆独有的人文景观,充分挖掘新疆旅游产业中的现代文化内涵,实现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疆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相似文献   

3.
新疆温泉县居住着蒙古、哈萨克等民族的牧民,戍边文化、草原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较好保持着原生状态。要在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创新旅游发展思路等方面加快温泉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结晶。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且民族文化资源是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过程,既要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旅游文化市场的核心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要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旅游不仅是边疆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对维护边疆稳定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而哈密地区位于新疆最东端,地跨天山南北,作为新疆"东大门",具有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条件。本文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例,从边疆稳定的视角来研究民族旅游,探讨民族旅游与边疆稳定的相互关系,并从经济、文化、生态、社会4个层面进一步分析民族旅游发展对维护哈密地区边疆稳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不同民族的悠久历史与传统习俗的和谐融合,形成了新疆不同地域的各自旅游文化特色。选择位于新疆东、南、北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哈密、喀什和伊犁三个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进行实证研究,为促使新疆旅游经济更好地发展,并对其他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新疆草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新疆旅游发展的重点.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新疆草原文化旅游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若复制城市旅游开发方式,将导致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乡土特色,导致其开发丧失民族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质性的价值将无法体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评价三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的三种开发模式,以期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龙佩林  姚湘莲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5):119-121,124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民族文化旅游的客源动机,以及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0.
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它凝聚着该民族的智慧。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 ,它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既能保护旅游资源 ,又能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章运用民族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我国少数民族化与旅游的关系,开展民族化旅游的意义,民族化旅游现状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开发民族化旅游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畲族传统体育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畲族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民族宗教等密切相关。通过对畲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提出了发展畲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业的生命力,失去文化的要素,民族旅游业将会丧失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幅度的增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业的关系,使之达到相互构建、彼此促进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评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章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 ,主要论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对当前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几种开发模式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可折射出各历史时期民族发展的轨迹,是研究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古老而年轻,但又有濒临遗失的危险。提出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可以与少数民族文化战略、网络媒体、旅游相结合促进比赛促发展,同时还可以借比赛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并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从而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从高职教育资源供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指出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职能,提出了新疆高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湘西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创造了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旅游,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促进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如何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用于幼儿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鉴于新疆具有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本研究一是根据地区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民族文化内容;二是根据各民族幼儿所生活的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各民族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引导少数民族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采,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研究促进了教师、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