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百年来,党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过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坚持以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在夯实制度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系统总结并详细分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党领导国家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中,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建党初期领导权问题的提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从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一切”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直到新时代实现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从局部到全面,既是对自身执政规律的理论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历史成果。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制度保障,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3.
苏共执政期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而苏共在后期消除执政安全隐患时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放弃了党的领导,导致苏共垮台亡党.苏共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提供了教训和启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又要积极、稳妥、务实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围绕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问题,提出了党“总的领导”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决条件;注重运用党“总的领导”的方式、方法;加强监督确保党“总的领导”的政治方向和贯彻落实;培养各条战线高素质干部,提高党“总的领导”水平;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巩固和加强党“总的领导”。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列宁关于党“总的领导”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个论断将"坚持党的领导"上升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性高度,充分展现党对自身七十年来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对该重要论断做出制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治与党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结构框架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问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民主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与法治、民主与法治之问是内在统一的。同时,它们的统一又不是自动实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学意义,就是对党的执政基础即政治合法性作出了时代诉求。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而发展法治下的民主政治或者建设民主的法治国家,是在中国实现民主与法治有机结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党的领导职能应随之调整和转变,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有效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党的领导职能要把握好权力领导和非权力领导、全面宏观领导和具体工作领导、领导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涵了党与国家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党的执政方式与国家政权运作的基本方式(即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新时期人大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针。人大工作要坚持和贯彻好这个方针,就应该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高度统一,坚持依法监督与服务发展的高度统一,坚持人大的日常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高度统一统领新时期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9.
1978年至今,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确立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相结合的执政方式;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执政理念和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执政方式;从党的十五大到党的十六大,确立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执政理念和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执政方式;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确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和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执政方式。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和相关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要在科学、民主、法治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此,我们有必要把握几个重点,作如下领会。一、关于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执政的联系与区别问题毫无疑问,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党的执政”是从“党的领导”发展而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党的执政”就是“党的领导”的国家形态和法制形式。但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是地位不完全相同。“党的领导”贯穿于取得全国政权前、后两个时期,且本身不具有国家政权性质。“党的执政”则是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且具有国家政权性质。二是直接面对的对象有所不同。“党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认识领导的本质属性,客观分析领导的基本矛盾,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提供了方向指导和价值指引。党执政即执掌国家政权,坚持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这是党在长期领导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是各级党组织进行领导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作为我们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因而,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 为什么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首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 恩格斯在说到共产党和其他政党采取统一行动时指出:“所有这一切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提。对我来说,这是绝对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9页)列宁也曾强调指出:“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应当在整个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政治体制改革复杂性艰巨性的新的思想武器,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是把握政治体制改革原则、任务和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和完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标准,是我党立足基本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60年执政实践的探索与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确立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建国以来党对执政方式长期探索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执政方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我们在高三政治常识的复习教学中应努力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主要精神,把握以下几组有助于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教学的关系。一、领导与执政的关系“领导”与“执政”的关系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应弄清楚的问题。目前,对于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的关系,一些人还存在模糊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领导就是执政,执政就是领导。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含义不…  相似文献   

16.
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是地方党委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设立的领导机构,发端于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人大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之际。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社会中心力量的内在要求,破解了党既要领导国家政权机关但又不能代替国家政权机关的困境,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执政的有机统一。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党组会议机制、请示报告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以及团结联系机制的有效运行。新时代提高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要全面认识并把握人大常委会党组的价值及意义,不断推进人大常委会党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指导的内在要求,是应对“两个大局”的现实选择。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根本统一,巩固执政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价值优势;批判错误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凝聚精神合力,构筑共同理想信念。新时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需要坚持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明确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构建和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怎么办?》是马克思主义与经济主义论战的产物,其核心议题是要不要建立集中统一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和确立党的领导核心、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不要强化党对工人运动的政治领导。据此,列宁撰写《怎么办?》具有批判“经济派”的多重目的:一是与“经济派”损害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捍卫党的领导核心与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揭批“经济派”错误主张及其传播的危害性,夯实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三是反对“经济派”撇开政治而侈谈经济斗争,强化党对工人运动的政治领导。列宁的《怎么办?》不仅解决了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而且对当前我们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具有重要的鉴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建党百年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实际进程与党的自身建设相一致,为保障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遵循.系统观念下,要结合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把握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演进,在国家法治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中深刻认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在新时代,系统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坚持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制度执行力为关键,全面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性;要以党章为统领,充分实现不同位阶党内法规间的相互作用和党内法规体系的整体功能,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承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百年来,党在实践过程中锻造出三个鲜明特质,即深刻的历史自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清醒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自觉,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政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坚持理论自觉,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党的历史上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即是这三大自觉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