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生活是按着辩证规律发展的。愈是革命的时代,社会生活的辩证法就愈显露得充分。是用辩证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还是用反辩证的态度(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这是决定一个人是顺乎时代潮流而行,还是逆时代潮流而行;是在革命运动中做促进派、还是做促退派的试金石。生活本身迫使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回避是不可能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倒霉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站在反动  相似文献   

2.
科学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魅力生成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而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对广大无产阶级的无限关怀和爱以及对现存一切的理性考量和辩证扬弃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集中体现。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批判精神。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成为彰显马克思主义魅力的根本路径。具体来说,第一,坚定人民大众立场,反对从概念到概念纯理论的空洞研究和"口号"式宣传;第二,直面现实问题,克服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现象,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坚持辩证法精神,既反对无视时代变化拒斥一切,又反对全盘西化,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关于辩证法的内容是其哲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研究辩证法的过程中主要吸收和借鉴了列宁以及俄国当时一些哲学家的重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发展。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有其鲜明的特征,他研究的内容并非像黑格尔那样,把辩证法作为概念的辩证法来研究,而是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生活的事例加以阐释的,从现实生活入手加以深化。毛泽东关于辩证法研究中,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同时,自己也形成了新的观点和体系,主要表现在他对对立统一问题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是与当时的革命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为了革命的斗争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所以,其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哲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一步。在今天,各派哲学并立、思潮云涌中,强有力的解构主义实际上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与"实践"思想摆脱了解构主义陷入相对论的困境,显现出其革命性的能量,深刻地揭示了:没有"物"的辩证法是虚弱的,失去时间之维的"物"是危险的,也不再是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5.
李纯明 《教育》2007,(1S):60-61
社会现实生活充满了辩证法,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并为之服务的应用文写作,同样也充满了辩证法。在应用文写作中,辩证法的运用十分广泛,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学会这种辩证法。对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中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特征、精华,就在于它的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而革命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说,又是全部马克思主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以具有巨大的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革命性贯穿于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全过程。中国革命与中国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衔接的连续性阶段。中国革命为中国改革"预留"了空间,中国改革在中国革命的基础上得以继续推进。正是这种相互关联的社会变革,共同构建了中国道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0世纪以来的中国革命与改革实践显示,共产主义的理想性和中国革命的理论动机都必须在中国道路的阶段性语境下实现和完成。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革命性和中国道路具有高度的逻辑自洽性,中国共产党革命性是贯穿于中国革命与中国改革之中的最为鲜明的历史线索。同样,新时代如何完成革命精神的坚守与中国道路的接续关照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涉中国道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教育辩证法思想的来源、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文章认为,毛泽东教育辩证法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教育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辩证法理论同中国革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丰富的内容可概括为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红与专的统一、三育辩证法思想及教学辩证法思想四个方面;同时,它具有批判性、革命性、实践性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7,(1)
社会现实生活充满了辩证法,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并为之服务的应用文写作,同样也充满了辩证法。在应用文写作中,辩证法的运用十分广泛,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学会这种辩证法,对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意义十分重大。正确认识显性和隐性的关系这里的“显性”是指应用文的外在表现方式,它主要体现在文面上,包括文字、语句、标点、行款格式等;“隐性”是指隐含于文面之外的、读者视觉范围所触及不到的作者的审美价值、思维方式方法和精神境界等等。在应用文写作中,这一对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方  相似文献   

10.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教育辩证法思想的来源、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文章认为,毛泽东教育辩证法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教育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辩证法理论同中国革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丰富的内容可概括为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红与 专的统一、三育辩证法思想及教学辩证法思想四个方面;同时,它具有批判性、革命性、实践性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人可以进行实践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类争取自由和自身解放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走向最终的幸福,这同时也称作为是人类为了实现自我理性的一种必经实践。马克思的哲学研究都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起点的,这也是马克思有关人类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考察。马克思哲学思想精神为了达成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一直坚持以实践活动的革命性与政治理论的批判性互相统一、协调的基本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经过历史的演变,就形成了当下社会,我们通常所倡导和宣扬的坚持社会主义思想,具体细化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创新以及社会实践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所进行的哲学革命刘清纪继德国古典哲学之后,马克思进行了两个哲学革命,即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确立和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制定.其中观点革命是要赋予辩证法以唯物主义哲学形式,方法革命则要改变黑格尔辩证法的形而上学内容,全部哲学革命都在于制定彻底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高中现行教材细致阐释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即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创新意识;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学生已经熟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采取何种方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学"学者诺曼.莱文在2006年出版了专著《可悲的骗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译介的《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一文,不过是这一著作思想的缩影。文中,精通历史学的莱文借鉴了马克思早期的通信内容,采用平直的历史叙事,通过筛选马克思思想理论所涉领域"方法"研究得出"早期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转变的分水岭应定位在1843年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在此之前无论在哪一领域马克思都没有走出黑格尔的理论视域,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有着思想上的‘连续性’"结论。笔者认为莱文之所以得出此种结论,原因在于其恰恰忽视了辩证法的实践基础,没有摆脱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的唯心主义路线,进而无法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辩证法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作为革命家,他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革命的需要而展开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也可以从革命性这个特定的视角去解密。立足于革命性,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分为:人的本质观的唯心主义阶段、唯物主义阶段和革命唯物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是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这个总目标而探讨阻碍目标实现的社会制度及其经济矛盾的,从而突破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物为本的传统;马克思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创立并遵循着劳动人道主义的原则,这一原则具体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它是我们理解《资本论》的概念体系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关键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总体辩证法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实现了抽象和实证的内在统一,从而对辩证法本身进行了革命性发展;马克思对经济学的性质、原则和方法提出的这些革命性思路,对今天的经济学研究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关于人自我诞生的辩证法,也就是对人迄今为止的异化存在现实的描述,所以,它必然是批判性的,但不止于观念的批判,它试图恢复人的已经被异化的感性存在,恢复人与世界的感性关联。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人的具体生存经验和历史具有一种批判性的关联,这种关联是来自生活本身的超越性指向,并且这种超越性是要返回到现实存在中去,批判地澄清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感性生命的异化与颠倒,并通过革命性的实践活动来改造这种现实,也就是恢复人的感性生命自我实现的要求,这就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相似文献   

18.
一、“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18页)——人们对马克思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这个正确而重要的论断,一般是比较熟悉的。那末,唯物辩证法是否也还有它的保守方面呢?这个问题似乎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回避,甚至为一些人所否定。现在看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把本质上是革命的辩证法完整地理解为绝对的革命性和相对的保守性的对立统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基石是科学的实践观,而科学实践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价值性和唯物史观的真理性的统一。丛大川先生的实践人道主义新体系,就其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相比而言,具有显扬马克思哲学革命人道主义的重要特征,强调其改造世界的革命批判性,突出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性以及辩证法的主体性等优越之处。但若与笔者主张的马克思哲学两层次构成的实践唯物主义相比,则又有缺少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性、价值性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空悬性以及辩证法尚未达到现代化等不足之处。因此,这一新体系应是关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系统理论,而不宜看作是马克思的全部哲学。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把历史的趋势和过程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体现了整体主体与整体客体的相互作用与统一,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为具体的总体。"总体性"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性特点,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了方法论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