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52):1-2
闽南地区存在多种方言,在闽南方言的影响下,闽南人的普通话中带有浓重的地方腔,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也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非常重视,它是一年级学生开始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分析了闽南地区方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怎样在闽南方言地区开展拼音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闽南方言时间词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南方言中特有的时间词语从构词理据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说明闽南方言时间词语的特点。闽南方言时间词语在构词理据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包括名量结构及形量结构的偏正式复合构词,偏义复词构词,同义连用构词,缩略方式构词,词素组合逆序构词和特有构词成分等。在文化特征方面,它显现出闽南方言中留存的古语积淀,体现了闽南地区与外国的频繁交流,也展示出闽南地区的日常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3.
闽南文化蕴含着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敬祖崇宗、敢闯敢拼等丰富道德教育内涵,将闽南文化运用于闽南地区高校德育工作中,能够有效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效果、优化德育环境.闽南地区高校可通过在校园德育环境建设中融入闽南文化,在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中强化闽南文化,让教师结合闽南文化展开德育主题课程,让学生以体验闽南文化作为德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将闽南文化运用于地区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中,真正提高闽南地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外语是在母语的基础上学习的,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深远。闽南地区的学生由于母语的发音根深蒂固,影响了普通话的发音,从而又影响了英语语音的准确性。这使得闽南方言区的学生学习英语十分困难。本文分析总结了闽南地区学生由于母语发音而产生的英语发音错误,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提高闽南地区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  相似文献   

5.
闽南饮食民俗作为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结合例子,从食物的形状、色彩、属性、数字、名称以及民俗仪式等层面分析闽南饮食民俗吉祥文化内涵生成的思维模式,继而对闽南饮食民俗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闽台闽南方言“称赞词”是指闽南方言中对人的优点表达喜爱、表扬或赞美之情的一类词,即与闽南方言词“阿咾”表达的意思相同。这一类词体现出浓厚的闽台文化特征,很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称赞词的闽台文化特征的阐释、词类划分和语法特点来研究闺台闽南方言称赞词,以便对闽南方言文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5):162-164
在闽南童话中游戏,结构游戏中体验,快乐体验中创造,这是一种动态的自主游戏发展过程。我们以结构游戏为手段,融入闽南童话故事内容,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了解闽南童话的文化特征,进而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活世界,传承与弘扬经典的闽南童话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幼儿感知家乡文化的特色,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从小对构建儿童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民族文化精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聚集力起着熏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闽南民间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闽南地区文化、民俗、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闽南民间音乐具有极强的鲜明特色,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闽南民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曲调,音乐的背后是对音乐创作者的记忆,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音乐记载了闽南群众的辛勤劳动与智慧成果。闽南民间音乐传播在闽南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记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地区历史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9.
菲华作家多数来自福建闽南地区,深受闽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根据于他们灵魂深处的闽南情结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给菲华文学打下闽南文化的鲜明烙印。菲华作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闽南文化的传统性,世俗性、宽容性等精神批征和价值观念,对我们深入认识菲华文学与中华民族文的血肉联系在世界华文文学中的特殊意义都将具有丰富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童宝安 《新教师》2019,(7):36-36,56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闽南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闽南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最大化地将闽南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渗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协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在古汉语知识中的作用,如何通过灵活应用闽南乡土文化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陈绍花 《教师》2014,(8):8-9
本文尝试从学校所处闽南地区的文化视角入手,探索把闽南文化因子,特别是闽南文化中的正能量引入闽南地区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以创新德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宁德市分布着许多闽南方言岛,方言岛的形成历史悠久,语言现象复杂,涵盖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小学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小学生今后的语言能力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选取霞浦县三沙镇的闽南方言岛为语言范畴,从语言习得、能力、态度以及使用等方面,对闽东地区的闽南方言岛小学生的语言生活情况及发展趋势展开田野调查,以期更好地保护国家语言资源,促进方言岛小学生语言生活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闽南文化对于推进闽南地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必须深入研究闽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通过恰当的途径与方式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福建、台湾两岸人民同根 ,文化同源。作为族群意识、文化载体的两岸语言和方言几乎完全相同。除了高山族的民族语言和少数的其他汉语方言外 ,台湾绝大多数人说的都是通称为“福佬话”的闽南话 ,以及客家人所说的客家话。台湾的闽南话主要是明清之际从福建闽南地区大规模流传过去的 ,台湾的客家话也在大致同时从粤东四县地区传播进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 (香港朗文出版 [远东 ]有限公司 ,1 987年 )里 ,分布于台湾台北、基隆、宜兰、彰化、南投、台中、云林、嘉义、台南、屏东、高雄、台东、…  相似文献   

15.
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闽南方言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言类型,但随着普通话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方言以及文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强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逐渐消亡的现象。基于此,想要让闽南方言与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小学语文地方课程中融入闽南方言与文化,凸显出其文化体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行为对文化的形成、传播和传承起着重要的影响。唐和五代是闽南文化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唐初和唐末中原人的两次大规模入闽,建立政权,并利用多种行政手段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河洛文化在闽南地区传承、传播和发展的措施,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性特征的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其所具有的地缘亲和力和文化亲切感对于涵养闽南地区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如何借助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笔者认为,文化自信体现为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因此,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是认知和践行。笔者以《文化生活》模块为例,以学习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展现出来的闽南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教学的内容必须接地气,必须和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的生活文化、地方文化,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闽南文化蕴含着浓厚的文化魅力、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教育内涵,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的一部分。从闽南饮食文化、名胜文化、民间艺术、节日文化这四方面入手,浅谈如何利用闽南文化来浸润道德与法治课程,让课堂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同一民族中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地域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方言,特别是其中的词汇深深地刻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本文主要通过对闽南方言中动物词的分析,初步探究闽南方言区人民的思维方式、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20.
近日,厦门海沧区“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种子班”教师培训结业,从今年秋季开始,该区所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都要上每周一节的“闽南语”课。此次培训班的课程包括“诗词闽南话诵读吟唱”、闽南戏曲、闽南音乐、闽南建筑等,还开设了“闽南方言与文化”课程的设计课,要求做到人人过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