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作为南通地区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之一的南通蓝印花布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以及"万物负阳而抱阴"的思想,在南通蓝印花布中色彩的运用、纹样的设计乃至面料的选择上都有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印染工艺品中的瑰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通花布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代表,南通蓝印花布运用天然植物染料呈现出蓝白二色,花布上的纹样无不有着吉祥之意,被广泛的制成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纹样特征为切入口,从家居产品设计、家居服装设计两个方面剖析南通蓝印花布当前发展遇到的瓶颈,探索南通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让传统工艺南通蓝印花布通过创新性设计融入现代家居产品,使其在当代社会中能有效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其淡雅不俗、蓝白相交的艺术形式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形式、纹样造型、题材、寓意和创新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所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梁成 《教育》2022,(3):12-13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的图案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它的色彩、取材、构图代代相传,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从布的形成,到染料的形成,到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再到蓝印花布的图案,无不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风土人情.将蓝印花布资源...  相似文献   

5.
摘面料结构再造在设计创新中很重要。传统南通蓝印花布唯有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手工艺术进行设计创新,与时代相符,表现出当代人的思想和风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通过设计实践,即南通蓝印花布在局部结构再造和整体结构再造方面的设计实例,把传统的精神与时代脉搏进行融合,将使南通蓝印花布成为源头活水,焕发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冒玲琳 《学周刊C版》2014,(7):170-170
案例背景: 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身为一个南通人.  相似文献   

7.
于培 《成才之路》2012,(28):72-72
蓝印花布是中国纺织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产品之一,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古老的手工印花织物。布面蓝白相间,深沉的蓝与纯净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吉祥的纹样。蓝印花布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这堂课从直观导入、审美感悟、设计创意、延伸拓展这四部曲,为学生搭建平凡生活与审美意蕴之间的阶梯,与学生一起感受蓝印花布那浓郁乡土情。所以,我设定  相似文献   

8.
花思齐 《生活教育》2010,(12):63-64
早就知道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可称得上是中国一绝。它距今大约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级文化遗产。 前几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如东大观》一书后才知道,原来我们如东也是蓝印花布的产地呢!  相似文献   

9.
用高科技材料和印染技术把蓝印花布的美感体现在产品的内外包装上,通过创新设计来提高蓝印花布情感意境与文化意境的表达,提高产品的诱目度,诉求蓝印花布“蓝白相映”这一中国意象的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发掘与创新.把蓝印花布引入高等院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把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设计语言应用在产品包装的教学内容还未见报道,把它引入艺术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背景: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  相似文献   

11.
从蓝印花布文化内涵角度,结合南通等地域文化特色,对蓝印花布艺术的传承发展现状及其对旅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蓝印花布设计及其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民间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精品,它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物,以简便的制作工艺、清新明朗的艺术风格、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完美生动的纹样造型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南通已初步积累起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南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将其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要探索多层面、全方位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要出台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有效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主城区社区经济将成为南通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南通市的腾飞态势与功能定位、未来产业导向与城市建设以及崇川区在全市的领跑态势、良好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为发展主城区社区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当前发展主城区社区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应对观念上的模糊、资源上的有限、创新上的不足和改革上的滞后。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沿江地区拥有广阔的岸线,风力、水力、航运、水产、旅游等资源丰富,是江苏省发展最快且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沿江开发的实施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沿江地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沿海沿江地区要努力利用好自身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东部地区新的发展亮点。南通市作为江苏唯一既沿海又沿江的地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做足"水"的文章,力争在江苏新一轮发展中立于潮前浪尖,勇当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的艺术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文章通过对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的解读,以及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的分析和论述,对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播措施进行了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与传播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网络营销是传统媒体营销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网络营销的定义和特点;其次通过对南通家纺产业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南通家纺产业突破性的创新在搜索引擎营销模式,E-mail营销模式,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以及事件营销模式下的市场策略;最后指出只有善于利用他们,选择正确的营销方式,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