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没有科学地反映高职院校的“职业”特征,制约了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属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体现具有独立模式和鲜明特征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应从教育背景、高职理念、企业经历、专业知识、个人技能等方面考虑任职标准,抓好三个特殊群体的准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提出了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建立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采用“访问会计师”模式重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机制,加强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出台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上应合理设置入职门槛,建立高职院校教师的资格标准,实行教师资格证书注册及分级制度,采取多元化综合评价方式进行教师资格鉴定.  相似文献   

4.
韦林华 《广西教育》2012,(15):17-19
深入研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上应合理设置入职门槛,建立高职院校教师的资格标准,实行教师资格证书注册及分级制度,采取多元化综合评价方式进行教师资格鉴定。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必须首先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应逐步建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与“标准”相联系,实施“直通车工程”,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的通道;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实施“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建设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培养双重能力、引进兼职教师、实施入职认证三种思路,相应地有"双师素质培养"、"双师结构构建"和"双师资格认证"三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把握这三种建设模式的实施要点,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高职教师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7.
2000年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没有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分类及相应资格标准,高职院校教师资格等同于普通高校教师资格,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过低,认定程序不规范,且没有时效性和等级区别。为此,要设立高职院校教师资格类别,建立相应的等级标准,规范认证程序,明确资格的时效性、通融性,建立国家认可的培训机构、灵活的培训计划及继续教育制度,确保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吴宪洲 《职教论坛》2005,(5X):30-31
教师资格制度是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高职教师既有高校教师的一般共性,又有区别于一般高校教师的特性。在高职院校实行“双师”资格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教师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强调从实际出发,建立技工院校教师及“双师”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是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教师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要体现,尤其对于司法誓官高职院校而言,法律的严谨性要求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和高示范性,所以建立完备的“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体系和评聘制度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体系和评聘制度构建的必要性,探索了认证体系和评聘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从先进的指标认证体系出发,建立其多层次的制度管理体系,建立起有着双向评价的认证标准,实现教师能力评定与认证的规范性标准建立的具体对策,为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