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钓友交谈,不少人都说:台钓好是好,就是调漂难。《中国钓鱼》陆续介绍了多种台钓调漂做法,有的比较复杂,有的不太准确,钓友们应用起来难以得心应手,直接影响着台漂的灵敏度。如果明白了台钓调漂的力学原理,正确理解了台钓调漂平衡公式P=G Z S 1/2f,台钓调漂并非难事。 《中国钓鱼》1995年第四期中,屈济道钓友曾在《台漂的“数学问题”》一文里对台钓漂尖做过精密计算:“……该组合已类似精密的测量仪器微量天平了,具有千分之一克的感量水平……每目浮力在3.9毫克左右……”屈钓友的计算是正确的。其实,台漂  相似文献   

2.
苏群 《中国钓鱼》2006,(3):18-19
近几年来,牡丹江地区的传统钓手在钓跑漂的基础上演变出一种传统与台钓相结合的全新钓法(见《中国钓龟》2004年第十一期《张师傅的江钓高招》一文,作者牡丹江那铁华)。新的跑漂垂钓方法突破了旧的钓法中的随意性,它是以蝇蛆为诱、钓饵,在小溪或江河中走钓的钓鱼方法。这里,向大家介绍溪河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钓鱼》1995年1~3期连载了我写的《台钓浅说》一文。文中校漂方法我称为垂直归零钓,是根据悬坠底钓术的特点和我在北京、贵州、湖北等地混养塘、自然湖泊河流中的3年垂钓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实用校漂法,它超出了台钓中调四钓二的范畴,是为那些没有条件去标准精养塘钓鲫又喜爱台钓的爱好者们归纳的。因篇幅关系未能详细论述垂直归零钓,不少钓友向我提出质疑:“你这方法和调二钓一没什么区别。”广州林汉明先生(《中国钓鱼》1995年9期10页)也认为这种说  相似文献   

4.
“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这一命题作为台钓的调漂原理已被广大钓友接受,很少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以此原理为前提推出的“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四种组合方式(简称四组合)被一些人抬到“只有台钓高手才能掌握”的高度,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 《中国钓鱼》总第105期发表了王佩珩先生的《台钓调漂新说》,揭开了人们重新审视这一原理的序幕。《新说》直言不讳地指  相似文献   

5.
纪录台     
在台钓调漂时,饵的重量要占.漂子的浮力,最常用的“调四钓二”中,一个面饵的重量要占漂尾二目的浮力。而在野钓中.使用的鱼饵多是蚯蚓、芽子、红虫等荤饵,其重很小,在要求不是很精密时,其重可以在调漂时忽略不计。如在脑线上靠近鱼钩处加一个配重(小坠),代替台钓中面饵的重量,就形成了双坠线组。  相似文献   

6.
衣善新钓友的《也谈台漂灵敏与迟钝》(见《中国钓鱼》1996年第一期)一文,对拙作《台漂灵敏与迟钝的受力分析》(见《中国钓鱼》1995年第十一期)中的论点提出质疑,细读过后不能苟同。 一、调钓几目,调钓灵或钝只能由钓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可墨守陈规,照搬硬套。  相似文献   

7.
李维明钓友在《台钓钓组灵敏与迟钝的动态分析》一文中(见《中国钓鱼》1998年第五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台漂有力一顿的漂相成因及钓组的动态灵敏度进行了很好的分析,开创了钓组灵敏度动态分析的先河,给人以启迪。深受教益之余,又感其分析的深度欠缺,致使其结论有...  相似文献   

8.
在台钓调漂时,饵的重量要占漂子的浮力,最常用的“调四钓二”中,一个面饵的重量要占漂尾二目的浮力。而在野钓中,使用的鱼饵多是蚯蚓、芽子、红虫等荤饵,其重很小,在要求不是很精密时,其重可以在调漂时忽略不计。如在脑线上靠近鱼钩处加一个配重(小坠),代替台钓中面饵的重量,就形成了双坠线组。鱼吞饵很容易地触动小坠,能较大程度打破漂坠平衡,使漂运动,把鱼讯迅速反映出来,提高了浮漂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0《中国钓鱼》总104期发表了潘龙先生《台钓"盲区"很大,不可盲目"拿来"》一文,读后颇感费解。从标题看,该文论述的要点是台钓中有"盲区",而且"盲区"很大,其结论是:告诫钓友,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应当说,仅看标题,并无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而且事实上,确实有众多约友,对台约法颇有异议,或者说持相反态度;也有众多钓友,从台钓中吸取有益成分,对传统钓法加以改进,取得了明显钓绩。但是,"台钓"作为相对于"传统钓法"的一种新钓法,从钓具组合、操竿动作到调漂、看漂,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台钓的科学性、灵敏度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也谈台漂的灵敏与迟钝》一文中(见《中国钓鱼》1996年第一期),我们曾分析过台钓钓饵对水底的压力大小与台漂是否灵敏没有关系。施钓中,我们可以根据水底鱼情不同,使用大小不同的钓饵。在水底没有大鱼的时候,钓饵重量可以轻一些,体积可以小一些,水底如可能有大鱼,钓饵的重量与体积可以稍大一些。在钓饵的重量与体积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我们应注意考虑钓组结构中是否出现盲区。现将台钓钓具组合中可能出现的盲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悬坠钓从台湾引进大陆以后,带来了整个钓鱼运动的革命性的进步。大陆众多钓手在实践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把台湾钓手程式化的钓法与传统钓的优点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更加科学实用的竞技钓法。作为悬坠钓的核心——浮漂的使用即如何调漂,越来越为广大钓手所关注。从廖心阳先生的《台钓秘诀》,到王佩珩先生的《悬坠完整调漂法》、  相似文献   

12.
认真、反复地读了《中国钓鱼》1996年第二期《走出台钓理论分析的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后,觉得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 一、台钓的基本钓法究竟是几饵落底?从《中国钓鱼》众多介绍台钓的文章中看到的都是一饵落底,一饵悬浮。况且,拙作《台漂灵敏与迟钝的受力分析》(见《中国钓鱼》1995年第十一期)是“以调四目钓二目,一饵落底、一饵悬浮,浮漂变化相同目数为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没有排除两饵落底也属于台钓范畴。跟“误区”作者的看法相反,笔者全面  相似文献   

13.
颜恒 《垂钓》2002,2(4):67-68
河南王子斌钓友:请问同一鱼讯反映在传统漂与台钓漂的语言表现有什么不同?如何调传统漂与台钓漂?漂调好后,钩饵着地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探讨台钓的文章中,常有调灵调钝、钓灵钓钝的提法,李维明钓友的《台漂灵敏与迟钝的受力分析》(下简称《分析》,见《中国钓鱼》1995年第十、十一期)一文,进一步对这种提法给予了细密的考证。细读这些文章,联系自己的垂钓实践,总觉有关灵钝的提法似嫌牵强,不愿苟同,贸然陈疑,望诸钓友指正。 一、钓几目由谁定? 不少人认为调几目钓几目是由钓者自己的意愿决定的,钓者可以根据天气、水情等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5.
决定传统钓法浮漂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铅坠,而决定台钓漂尖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钓饵,台钓钓饵的作用与传统钓法的铅坠的作用相似。 可以这样说:台钓调漂后,饵即坠。实际垂钓中,台钓钓饵的变化和位移对漂尖的作用与传统钓法中的坠的作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传统钓法浮漂的沉浮是钓饵的位移通过脑线影响铅坠,引起铅坠的位移后才产生浮漂沉浮的;而台钓则是  相似文献   

16.
最初介绍双坠单钩钓组的文章,是《中国钓鱼》1994年第六期所刊余应龙钓友的《新型双坠单钩组合法》。通过几年来的实验和探讨,我认为这是对传统钓法的重大变革。只要掌握其中规律,即可获得很高的灵敏度,是钓鲫鱼的理想钓组。笔者愿就自己的一点见解和体会与广大钓友切磋。从双坠单钩钓组(如图)的结构形式看,可以说它是传统钓组从漂、坠、钩到脑线等组成部分全面改革的产物。虽已面貌一新,但却还保留着传统钓法的重要特性:如脑线越短灵敏度越高;钓鲫鱼时信号反应为送漂等。双坠单钩钓组要求采用台钓漂,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7.
陶静波  施德祥 《垂钓》2001,(3):46-47
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钓鱼人对台钓也越来越青睐。高低钩是台钓的主要部分,调漂是台钓的重要技术。掌握了高低钩的运用和调漂的技巧,台钓就会更加让人心动。  相似文献   

18.
台钓浅说     
校漂,一直被认为是台钓法中的难点。许多人采用在家中校漂的方法,认为这样便于观察而且方便、快捷。其实,台钓校漂的惟一秘诀就是必须在“实战”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中国钓鱼》总第93期上杭州钓友骆行彬的文章《析淡水手竿底钩的"盲区"》一文后,本人利用其方法,对本人常用的钓组进行了检验。发现本人所用钓组的灵敏度,较骆文所描述的情况还要迟钝。本人常用钓组的组合形式是,直径0.2毫米尼龙钓线、漂尾直径1.5毫米长160毫米台钓漂、铅皮包铅皮座做坠、脑线长150毫米左右(与钓线等径)、6-8号伊势尼双钩(一钩着底、一钓悬空)。试验在水深60厘米的水族箱中进行。待将钓组调至一钩钩弯触底,漂尾露出水面二日为止。这时将事先拴在悬空钩钩弯处的细线向上提,直提至约与坠将近齐平时,漂才上…  相似文献   

20.
台湾钓法是立漂悬坠,它的优点是确定水位较精确,灵敏度高,上鱼快,适合鱼塘、水库静水钓。立漂悬坠能取得很好效果,那么星漂悬坠呢?大家知道,传统的里漂钓,稍拉大漂间距,钩可以在流水中所遇的高低不同的水底停留,很适合流水钓。这里所说的星漂悬坠则是继承了传统星漂钓的这一特点,又引用了台钓法双钩,长脑线,悬坠这些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