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条件 1.敢于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不敢让学生”自主学习”,究其原因,一是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适应不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二是担心让学生“自主学习”会打乱教学进度,降低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升学率和自己的教学信誉。  相似文献   

2.
自主学习依据“主动学习”原则、“问题解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区别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是创造性学习的前提。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实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的调控和指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态度、动力、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自学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相似文献   

4.
尊重个体差异 强化自主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社会呼唤自主学习,“减负”呼唤自主学习。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学习方法体系,使学生不仅“要学”而且“会学”。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在各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其它学习的基础,只有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实现其它方式的学习。那么,教师该怎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又在哪里呢?近日拜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肖川先生的宏论:“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相似文献   

6.
周德妮 《教师》2008,(2):72-72
学习了语文新课标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构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想”自主学习、“能”自主学习、“会”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于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学生所谓的“自主”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是否发现“自主”无“度”的令人尴尬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提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探究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舞台,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激发自主探究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进行的学习。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主”,教师的精心引导很有必要。当学生学习陷入困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首席执行官”的作用,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沼泽地”,高速驶入自主的“快车道”。但需要明白的是,教师的“导”只是辅助和铺垫,完全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自主学习的主角。一、兴趣的培养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偏重于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提出的。1、“自主”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学习过程中,我提倡学习充分自主学习,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目标。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我不先问,  相似文献   

12.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虽不能完全自主,但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与传统课堂的“他主学习”是相对立的.“自主学习”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使学习的质量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自主学习”从结构上分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别是课堂内和课堂外.  相似文献   

13.
自主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自主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自主纠错“。以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为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变过去的“填鸭”式学习为“自觉自愿”式学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以生为本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便变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强化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乐学”;创设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善学”;着力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相信学生,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所必须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孙红梅 《考试周刊》2011,(86):219+163-219,163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校许多教师在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一直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的顽症,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7.
“课标”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自主”。“自主”重在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也在其间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时尚”。但是纵观自主学习的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一、点击自主学习的软肋1“.挂羊头卖狗肉”表现为有自主学习之名,无自主学习之实。在初读或赏读时,教师名为让学生自主感受课文的整体内容或精彩片断。但交流时,教师完全按预案进行,将学生的“自主”弃之脑后。这样,忽视了课堂中的生成性与不可预测性,学生的“自主”变成了装饰品,点缀于课堂。2“.依葫芦画瓢”表现在课前广泛收…  相似文献   

19.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1.应让学生明白,“自主探究学习”是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施的前提是保障自主学习能够开展的基石。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在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也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参与平台,并利用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