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南油田由于没有整装气田,纯气井少且散,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文南油田开发要求的采气工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项采气工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调研,在文南油田以往各项排液采气工艺效果基础上,筛选出现场应用较多、比较成熟的并且具备成本低、效益高、方便快捷特点的化学助排工艺、氮气气举工艺、小泵深抽工艺和管柱优选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在文南油田进行推广应用和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胜利埕岛油田因注水井井斜大、井内脏等原因造成配套防砂管柱应用可靠性问题以及井控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了免投球新型丢手悬挂封隔器、水力卡瓦和环空安全封隔器,研究开发了适合海上大斜度井和多层注水开发的新型分防分注技术。该套技术对于提高大斜度井一次丢手成功率,改善整套管柱的工作状况彰显很大作用,从而使液控式分层注水工艺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截至2014年10月底,该工艺在埕岛油田共现场应用20余井次,最大井斜52.8度,最大分注层数为5层,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5):32-33
A油田是一高孔高渗底水稠油油田,底水能量充足,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井筒内部摩擦造成水平井见水快、产水量高、水锥侵入迅猛。在综合考虑国内外控水工艺和借鉴国内类似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认为ICD技术在A油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可行性。根据油藏地质特征,优选3井为研究对象并建立相关地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ICD控水技术能有效抑制底水锥进速度,增加日产油量降低油井含水,在5年内可累增油2万方。因此,ICD技术在A油田的成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濮城油田开发时间长、井况日益恶化,注采层数多、层间差异大,致使调控分水能力有限,对分层注水工艺可靠性、实用性及管柱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展新型油套分注工艺的改进与完善,满足非均质油藏动用二三类层的需要。通过对新型油套分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完善提高了濮城油田注水工艺及配套,现场应用25井次,使新型油套分注实现了油层细分注水、层间矛盾突出的井达到了均衡注水的目的,分层管柱有效期得到延长,对应油井产能得到提升,油田的稳产基础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的控缝机理、技术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瓦窑堡油田的地质背景,油层特点。针对瓦窑堡油田部分油藏存在底水活跃、油层段与底水相连且中间无明显隔层的地层特点,进行了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年应用控缝高压裂技术施工23井次,有效期内平均单井净增油146.04吨,远高于全年挖潜旧井的平均单井净增油值51.07吨,同时也明显高于其他旧井挖潜措施井的净增油值,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控缝高压裂技术在瓦窑堡油田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试油工艺在花土沟油田的应用情况,指出适用于浅井的一套完整试油工艺。这套试油工艺具有保护储集层、缩短试油周期、降低油井成本等优势,并在文中述及新技术在浅井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大港南部油田(第三采油厂)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油水井套管腐蚀、破损日趋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玻璃钢小套管技术是目前国内治理套损井一种新工艺技术,本文介绍了玻璃钢小套管治理套损技术工艺原理及优点、选井标准原则和主要施工工序,以及在官XX井试验应用情况,先导试验井的成功经验对类似套损井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兵强 《科技风》2012,(24):116
针对濮城油田4寸套管井,研究并现场应用了4寸套管并卡堵水工艺.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管柱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事故井的增加,严重影响油田的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中原马寨油田事故井的分类研究与分析,找出影响马寨油田事故井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卡封、大修、开窗侧钻、拔套侧钻、挤堵工艺的优劣,针对新井、老井、不同套破层位事故井提出不同治理对策,并得出切合油田开发实际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7)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时,"稳油控水"是开发的技术关键之一,"稳油控水"的途径主要通过分层开采技术和聚合物驱油技术来实现。本文结合油田的实际应用,对这两方面的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1.
4in套管井是油田中后期一种重要开发手段,由于受井身结构特殊性的影响,一直无法实施4in套管内分层压裂。根据其压裂工艺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配套工具研制、管柱组合优化、选井选层研究,经过现场应用取得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孙莉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0,(4):189-189,196
鲁明公司于1994年正式投入开发,截止2009年底,共发现套损井72口,占总井数的7.8%,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注水井的增加,井下情况不断恶化,套损井迅速增加,影响到曲堤油田正常开发。公司引进推广了充填防砂、打通道、水泥封堵、下小套管、套管补贴、取换套和换井底等先进的综合治理套损井工艺措施,形成了适合鲁明公司套损井治理的配套技术,为油田的稳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任从坤 《内江科技》2014,35(12):10-11
随着国内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推进和中石化海外油气田的陆续增多,深海油气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国内外海上油田采油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对油田开发产生积极影响的新的重大成果,包括已经形成的水平井控水完井工艺、适度防砂工艺、地层自流注水。同时,针对当前发展现状和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提出了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从胜利海上油田注水开发生产特点及油藏发育、井身结构等方面出发,介绍了目前海上油田主导的液控测调一体、防蠕动测调一体、同心双管等五种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并指出目前分注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下步海上油田分注工艺技术的攻关方向。胜利海上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管理着埕岛、新北两个油田,共发现七套含油  相似文献   

15.
黄丽等 《内江科技》2014,(2):74+66-74,66
<正>本文针对潜山油藏、低渗透油田部分油井地层漏失,油井清蜡效果不佳的现状,通过研究改进井下热洗阀组和地面热洗装置及配套工具,热洗时通过建立空心杆和油管的循环通道,开发应用了空心杆热洗工艺。该工艺避免了热洗介质污染油层现象的发生,同时克服了传统油套反循环热洗清蜡工艺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胜利海上油田生产的不断进行,套损井数量逐渐增多。原有的二次完井防砂分注技术已不适用于套损修复井,严重影响了胜利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本文立足胜利海上油田开发生产实际,针对套损修复井开展小直径防砂分注技术可行性研究,为该技术在胜利海上油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贾冰 《科技风》2013,(10):37-38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南海片区惠州油田群钻井作业管理模式及钻井泥浆工作的历史特点,展示了泥浆产品链质量管理,泥浆体系评价及筛选,泥浆设计,泥浆和固控技术现场管理的要素在惠州油田群泥浆技术管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惠州油田群大位移井,开发井及侧钻调整井的钻井完井液及储层保护技术;为降低泥浆成本,避免井下复杂情况发生,安全高效地钻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永军 《内江科技》2011,32(1):143+155-143,155
随着孤东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的后期,套管损坏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套管损坏速度明显加快,套损井治理挖潜成了油田增产增注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孤东油田套管损坏井治理技术和挖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现场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套损井的治理和挖潜,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同时对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受储层天然“三大矛盾”和注水长期冲刷影响,储层渗透性、润湿性等参数发生改变,导致注入水沿高渗流优势通道,即大孔道、裂缝部位突进,从而造成注入水低效或无效循环,导致注水波及体积下降,影响水驱开发效果.为此,研究一套低效、无效循环水识别方法,对控水挖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6,(10):26-28
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工艺为低压、低渗支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这类工艺常见的问题有压裂球返排困难、压裂后井径不统一等诸多缺点,连续油管钻铣滑套技术已成功为红河油田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大牛地气田的尚属首次应用。本文将选取典型的连续油管钻铣滑套作业井次,通过对比油井的工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来分析该工艺在应用于天然气井通过优化各项工艺参数所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