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搜集到的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偏误形式进行归纳,并按偏误性质把它们分为遗漏、添加、误代、错序四类。以这四种类型为基本框架,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介词“对”的偏误现象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卢红艳 《华章》2007,(6):42-42
本文从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作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篇衔接偏误现象出发,对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进行归类:误代、误加、遗漏、杂糅、错序等;还主要从国内本体研究不够和留学生缺乏系统训练两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我们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与母语写作相比,使用第二语言写作需要学习者将母语转换为目的语。初中级水平的学生由于对第二语言知识掌握少、无法将母语转换为目的语、监控能力不高等原因,在写作中容易出现偏误。本文以汉语中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的习作为例,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写作时出现误代、遗漏、误加、错位等问题。出现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词汇有限、目的语规则泛化、受母语影响、监控水平不高以及借鉴能力不足等。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留学生有关“比”字句的使用作了初步考察,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比”字句时会出现“误加”、“搭配偏误”、“误用”和“语序偏误”等偏误形式.本文对留学生有关“比”字句不同句式的使用情况作了考察.作者认为,纠正偏误,提高留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是加强言语实践,提高汉语语感.  相似文献   

5.
汉日同形词是汉日两语同源共生的产物。受母语负迁移和对汉语知识掌握不全面的影响,日本留学生在这一语言项目的学习和运用上常常出现诸如字形、意义、生造词等诸多类型的偏误。文章结合日本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有关汉日同形词偏误语料及汉日两语交互影响下日本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偏误形成的类型、原因加以总结解释,并尝试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为例,解释了这些偏误现象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日本留学生对汉语语音习得是个难点。本文主要对一些语音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能愿动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我们试从偏误角度来分析研究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根据偏误语料对能愿动词的偏误进行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时常见的偏误现象有: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重叠。  相似文献   

9.
李燕洲 《现代语文》2006,(5):101-103
离合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越南留学生在汉语离合词方面出现的偏误与其它国家留学生所出现的偏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结合越南留学生出现的实际偏误,从语言的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教师讲解以及教材解释等方面,探求越南留学生汉语离合词偏误形成的真正原因,以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是汉语副词中重要的一类,其使用范围广、频率高。本文收集了汉语学习高级阶段的日本留学生日译中的语料,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程度副词的偏误进行分类并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日本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可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约37万字的习作中提取出现代汉语“把”字句,对偏误的句子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并从偏误的一般性质出发,将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在偏误类型的内部又进行详细分类,对每类偏误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阐述个人见解,以期提高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把”字句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东亚文化圈中的韩国,在学习汉语中具有文化传统和地域优势。但是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把”字句是一个难点。通过对韩国留学生出现的“把”字句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纳,利用偏误分析理论,从分析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可以总结出韩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把”字句的习得特点和规律,由此可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标点符号是汉语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教学实践表明,外国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写作时标点符号方面的偏误大量存在。本文以日本留学生的汉语作文材料为语料,从书写和使用两方面来考察他们使用汉语常用标点符号的偏误情况,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检索了近五年来(2012~2016)日本留学生汉语学习偏误分析方面的论文,对它们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几个方面对近五年来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的偏误分析做一综述,指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语比较句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柬埔寨留学生在使用比较句时容易出现的偏误,根据问卷结果对其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并分析柬埔寨留学生对汉语比较句的习得顺序进而提出在教学上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汉语宾语偏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宾语时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各类宾语的各种形式的偏误:误代,误加,遗漏,杂糅,错序等;还从语际干扰、语内干扰、教材和教学的误导、学习策略的干扰、交际策略的干扰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我们对对外汉语宾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量词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对中亚留学生学习使用量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可以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及教学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由于汉字笔画复杂、结构繁杂等基本特点,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汉字研究主要集中于汉字的本体研究,对于偏误现象的研究,大多为形声字偏误研究、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象、偏误语段等。本文以泰国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为例,试对初中级阶段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在汉字书写中成系统性出现的、半包围结构汉字书写偏误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浅析造成系统性偏误的原因,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拟提出解决的对策,避免类似这一系统性偏误的反复出现,优化初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其规范准确的汉字书写意识,从而提高其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类固定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留学生在使用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误。从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两个角度考察分析留学生类固定短语偏误,指出留学生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的偏误及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研究留学生类固定短语的偏误现象对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