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安徽学校地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研,以开发地域文化课程为突破口,对改进现有的地域文化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开发符合安徽学校特点,更加贴近学生的地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策略:不断提升学校和教师对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校外教育基地;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建立健全评价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主题公园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场所,互动则是人们喜好主题公园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现代主题公园的互动氛围,尝试建立主题公园的互动体系,包括三项互动形式及六项互动内容。在"以人为本,生态为主"的原则下,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和谐公园进行拟规划设计,通过对和谐公园项目背景的研究,和谐主题的定位和挖掘,建立了"一轴、两片、六区"的空间布局并进行了多样化的景观互动设计,以此完成了和谐公园主题互动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2015年,江门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明确了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及行动方案。江门市民对公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评价是重要的并且对于质量和数量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决策民意缺乏、供给方式单一、供需矛盾突出、基本设施陈旧、服务意识欠缺。推动民主公园文化服务决策、探寻多元公园文化服务供给、坚持一体化城市与公园建设、打造一支公园文化服务队伍,使市民能真正享受公园文化服务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4.
运用田野考察法对湖南梅山武功地域拳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域拳种在其发展历程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拳种又较好地促进了地域社会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地域拳种可通过地域文化旅游的开发、本土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路径来促进民间武术拳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渗透和开展地域体育文化特色,对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阐释地域文化、地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地域体育文化特色关系的分析,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内容如何反映地域体育文化特色,及其遵循的科学法则和基本原则,以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严格的水泥建筑里,丢失了原始的自然乐趣,所以越来越多的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以自然生境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地,在规划设计方面有湿地独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寻求一个更为合适的城市湿地公园营建模式对于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苏连云港山海奇观,人文荟萃,蕴藏着丰沛的历史文化资源.随着连云港市转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连云港的人文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建设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是进一步加强对连云港市人文资源的整体性保护,有计划地修复和维护现有文化环境,促进地域文化资源、文化环境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与...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等方面,加强了解地域文化和发挥地域文化教育意义,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应融入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中的丰富多彩,通过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特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地域文化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由晚唐五代至两宋,江西词人的创作成就斐然,而且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流派。这同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关。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孕育了相似的词风,在其文学传统的继承中,也有着清晰的地域文化脉络和地域文化特质。在同一地域文化的陶冶与熔铸下,词人们在文学风格与文学理论主张方面有较一致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使得他们在词的创作上腹心相照、声气相求。同时,由于同属一个地域,过从方便,促进词人之间友情的培养;交流便捷,也利于理论主张和词作的传播,有利于创作上的相互借鉴与学习。当然,基于共同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桑梓之情的亲近,亦是地域文化影响文学流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了将江南地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人文文化等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探究了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地域文化,将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治台必告录》是一部治台方略的重要历史文献,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风情、民俗诸方面内容,从地域文化来看,它呈现出清代台湾海洋文化地域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越海移民与海洋文化地域进程;好勇重义与海洋文化地域心态;冒险犯难民海洋贸易文化融合;海权海防与海洋文化地域核心。了解台湾海洋文化地域形态的演进和构成,将更全面认识中国海洋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真切意蕴。  相似文献   

12.
影视剧是龙江文化品牌对外输出的窗口,而带有地域特色的影像文化传播对于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构建尤为重要。因此,对具有龙江地域特色影视剧题材的开发与前景分析在未来的龙江文化传播中必然会显现出独具的竞争优势。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地域特色影视剧的主要题材,指出了21世纪以来对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闯关东"、知青文化和工业建设影视剧题材的开发,最后分析了在俄侨移民文化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冰雪文化题材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天水地域文化是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形式为补充而构成.天水地域文化具有人本性、承传性、交融性、境界性诸特点.天水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天水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是天水文化强市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4.
吉林地域文化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区域内多样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及不同民族文化因政治主导而产生的文化偏向和文化融合等,造就了吉林地域特殊的艺术舞台历史,本文整理分析了吉林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并以其资源优势为基础,探讨了特殊地域文化背景优势对东北秧歌舞蹈特色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巴蜀武术是传统体育与地域文化即巴蜀文化结合的产物,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把巴蜀武术这一颇具特色的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巴蜀地域体育文化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巴蜀地域体育文化的内容,为巴蜀地域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论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的不同影响。只有因地制宜,认真研究不同的地域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对旅游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南古桥孕育成长、成熟兴盛于风光旖旎、文化深厚的江南地域,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江南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基于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环境背景,从江南区域文化精髓和古桥的江南地域环境设计理念和手法来提炼江南古桥的地域特征,并以此揭示江南古桥的文化性和环境设计观,体现出江南古桥共同的区域征候,彰显出江南古桥独特的地域化风采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AVC评价的湿地公园旅游规划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湿地在生态、文化与景观的多样性等方面的旅游价值,运用AVC(Attraction,Vitality,Capacity)理论与评价方法,从景观与旅游区域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等3方面对英国伦敦湿地公园、香港米埔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淮河三汉河湿地公园等5处具有代表性的湿地公园的旅游规划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公园基本上实现了旅游规划的4个目标,但在程度上呈现较大差异,英国伦敦湿地公园提供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诸因素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到作品中,影响创作者的创作心态、接受者的审美心态,进而带来地域文学此地特有、彼地所无的特色。贵州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贵州山地文化、世俗文化、通道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特征的分析,深入探讨贵州地域文化对民性的濡染,成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重要的沟通中介。  相似文献   

20.
河北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深度挖掘和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品脾是丰謇文化强省建设内涵的关键。本届年会以“地域文化资源与文化强省建设”为主题,围绕河北省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管理与保护、开发与利用、推介与交流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提出了京畿文化是燕赵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展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发动各级文化部门,广建“非遗”保护平台;在红色旅游背景下开发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文化;梳理河北与海外汉学的关系,打造河北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推行“菜单式服务”,增加与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自主选择性;加强区域对接和人才引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等创新性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