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运用比较阅读法,将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纵向比较。把不同作家不同作品或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横向比较。更易于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事物、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性,从简单的思维活动走向复杂的思维活动。下面以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同期作品,《赤壁赋》(以下简称“赤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念文”)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将两文作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2.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准"比较点",有效整合教材。通过从"同一文本""同一组文本""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品""同一作品改编前后"等途径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启一双慧眼,拓一片全新的阅读天地。  相似文献   

3.
互文阅读是比较阅读方法的一种。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教师可关联同一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原著内容等,让学生进行对比性、关联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比较阅读的重要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五种比较阅读的方法:一是同一诗人同一题材作品比较阅读;二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作品比较阅读;三是同一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阅读;四是相同内容、相同题材而不同流派的作品比较阅读;五是不同诗人对同一人物(事件)作品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中,学生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作为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寻求最好的阅读方法,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学生易于学习和把握。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相同(相近)主旨不同作者之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比较、中外小说之比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品味,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中,学生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作为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寻求最好的阅读方法,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让学生易于学习和把握。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相同(相近)主旨不同作者之比较、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比较、中外小说之比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品味,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比较阅读是实现"言意兼得"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一教材同一语言点、不同教材同一语言点、不同教材不同语言点的异同,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阅读过程,逐步培养阅读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比较教学是打破现有教材按章节编排之限制,据教学重点,把有可比性的作家作品进行排列对比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可分同时代作家、同体裁(题材)作品比较,同一作家不同体裁作品比较,不同时代作家作品比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要在分析教材、明确教学方向的基础上,从横向、纵向角度比较不同作家相似主题的作品,比较不同作家对同一题材的描写,并结合影视作品分析文章内容,以帮助学生增加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心灵的沟通》是一本多角度展示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评论著作。该书作者将历史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了深入而辩证的分析。在对作家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与纵深的比较。作者自觉地将原型批评理论等贯穿于多篇评论之中,显示出其非凡的感悟力、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把年代、作家、题材、体裁、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这就把比较阅读提高到语文教学的突出高度。本文主要探讨了比较阅读的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下面谈谈该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一、建立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坐标横向比较,一般是指对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也包括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是通篇式的,可以是片段式的,也可以仅从作品的字词、意境、气势、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探究其产生的不同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任晓平 《语文天地》2013,(20):60-61
比较阅读是将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放置于某一审美或剖析的坐标中,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以发现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阅读方式。语文教材里收集了古今中外众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比较阅读的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有大语文观,尝试拿来主义,放出眼光,把同题材作品、同作家同时期作品、同风格同流派作品自主融合,比较分析,在群文阅读中同中求异、求同存异,在质疑中发现,在批判中欣赏,引导学生获取那根会思考的苇草。  相似文献   

15.
"窄式阅读"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本文介绍了窄式阅读的理论来源--克拉森的"输入假设"理论以及有关窄式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阐述了窄式阅读有利于学习者词汇和背景知识的积累,是一项有效的二语习得策略,如果这一策略被应用到外语阅读课教学当中,也将会对教师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比较鉴赏法一般来说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鉴赏方法,既可是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作家相关作品的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突出教学重点。下面以李清照《永遇乐》和辛弃疾《青玉案》两首元宵词为例,在诵读指导和内容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赏,加深学生对词人以及词作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能训练,提高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拓展思路,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能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扩大知识领域,加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可以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入手,进行主题,人物,表现手法等多种比较,从课文的写作时代入手,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可以从语言角度进行比较,还可以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互文性理论,可以对小学名家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在互文性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同一作家和同一题材作品的互文,也要注重对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互文。既要注重选择互文性资源的角度,也要把握好互文性阅读资料的"量"和"度",把握好互文性的时机和环节,以提升学生对名家作品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方法运用于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具体运用时,可以就同一单元不同思想流派的政治主张和艺术风格进行比较,也可以就同一流派不同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比较,还可以就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中的同类人物形象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了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可见抓好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当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但十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比较阅读,是诸多方法中较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和辨别事物异同高下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同一篇课文或两篇及两篇以上课文有相同点的材料的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获得并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提高理解分析能力。比较阅读,既可在同一篇课文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