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些对外汉语教材或学习辅导刊物中指出:在陈述句中,如果有能愿动词,那么,副词“再”应该用在能愿动词之后。例如: 明年夏天,我要再去一次北京。 你的病刚好,应该再休息几天。 从副词“再”与能愿动词共现时的位置排列来看,这样的情况确属多数。但是,这种提法容易使留学生误认为“再”只能放在能愿动词之后。事实上,“再”位于能愿动词前的用法也是有的。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焦点是近年来兴起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焦点理论来解释现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比如对焦点副词的研究。但是可以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词不仅仅只有副词,其中还包括能愿动词等,目前出现的一些论文和著作中认为可以作为焦点敏感算子的能愿动词有应该和必须。但是必须是否是能愿动词一直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焦点的角度来对公认的能愿动词应该的语义功能进行研究。从而判断出在存有焦点敏感算子的应该的句子中句子的焦点,以及与焦点副词结合时句子的焦点情况。  相似文献   

3.
能愿动词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能愿动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我们试从偏误角度来分析研究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根据偏误语料对能愿动词的偏误进行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时常见的偏误现象有: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重叠。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师《现代汉语知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二版本,下称课本)有欠当之处,故此提出几点浅见与编者商兑。1.课本第12页把“必须、需要”当作能愿动词。“必须”是副词不是能愿动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能愿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能构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诗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现象,数词也有活用现象,副词是不是也有活用现象呢?请先看袁枚《祭妹文》中一个句子: ①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儿时可再”中的“再”字是副词,在句子中作“再现”讲。而“再现”就不是副词,而是动词。这就是说,副词“再”活用为动词了。这说明。在文言诗文中,副词也有活用现象。试再从文言诗文中举几个有副词活用现象的例句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能愿动词是留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特别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能”与“会”,掌握起来更为困难。本文试就留学生在“能”与“会”的  相似文献   

7.
“能、可以、会”通常被认为是一组表示可能的能愿动词,一般的语法书只将它们与其他组的能愿动词进行比较,如与表示“应该”的“应、应当、应该”,表示“必要”的“须、要、必须”,表示“愿望、意愿”的“愿意、肯、敢”等等比较,而没有在同组内部比较各成员之间的异同。通过对“能、可以、会”之间的比较,归纳出三者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的异同,对于提高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能愿动词的否定用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偏误的多发地带,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多出现在4个方面,即能愿动词句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误用;否定词在能愿动词句中的位置出现偏误;能愿动词否定句语义理解的偏误;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其中,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偏误率最高,尤其是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是指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前的句法现象。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现将注意点分述如下:一、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前置如果否定副词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而代词宾语是:余、吾、我、汝、尔、之等,宾语一般前置。但是要注意:如果否定句中的动词谓语前面有“能、肯、敢、尝”等能愿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还要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的前面。还有就是否定副词必须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的,宾语才可以前置;如果句中虽有否定副词,但不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宾语就不能前置。例如:(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相似文献   

10.
"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与能愿动词连用时在句中呈互补分布,其分布情况不同于二者与其他动词成分的位置关系。基于教学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中与能愿动词共现时的理解,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针对"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这一语言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最”是一个程度副词,表示超过其他的意思。①一般语法著作都认为,它经常修饰形容词。全国统编的初中语文课本也是这种看法。②然而,有的讲语法的书谈到,包括“最”在内的程度副词不仅经常修饰形容词,而且“也修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③有的语法著作说,“除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以外,动词一般不能用程度副词(很、最、非常等)修饰”。④值得探讨的是“最”到底还能修饰哪几类词。这种探讨对于进一步搞清“最”的语法功能,对于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法教学,都会有一定的意义。先看修饰能愿动词的例子。如: 1)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争中  相似文献   

12.
能愿动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能愿动词"会"的使用对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准确地表情达意有很大作用。以中高级留学生口语语料为基础,探讨留学生使用能愿动词"会"的偏误情况,其偏误主要表现在漏用、误用、错序、否定疑问形式、与其他能愿动词混用等,分析偏误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能愿动词(助动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一个下位类型,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点。由于缺乏明确指导的统一大纲,对外汉语教材和语法书在实际处理能愿动词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太一致的情况,这无疑给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增加了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问题入手,运用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从语义、句法限制、表达等层面分析了汉语传信语气词“嘛”和“呗”的异同.文章认为,二者在语义上有交叉又有侧重,前者重在表“显而易见”语气,后者重在表“情况唯一”的语气,二者表“显而易见”语气的来源也不同.二者句法上的差别在于,“嘛”可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与语气副词的结合面宽、可与能愿动词共现,“呗”则没有上述用法;功能上的差别在于前者重在说理,后者重在道情.  相似文献   

15.
<正>吉林辽源李墨林同志问:者字用在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或数词之后,是指示代词(或特别指示代词)还是动词?有人说“求人可使报秦者”中的者字在这种倒装句中起煞尾作用兼表提顿,是吗?又,“今”字是名词是还副词?有人说用在动词前边时是马上、即将、就要的意思。到底应该怎么看?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近义程度副词的辨析也是不胜枚举。“非常”和“十分”是众多程度副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个词语,无论是在语义上还是在功能上它们所呈现的特点都极为相似。“非常”和“十分”都是表示程度深的绝对程度副词,它们都能作状语,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比如,我们可以说“非常漂亮”,也可以说“十分漂亮”。但是在教学中,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不容忽视的。留学生往往会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别,而做出带有偏误的语句。  相似文献   

17.
谈及“越来越X”这一格式时,无论是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还是有关这一格式的相关文章论述,大多将X限于形容词和部分心理动词。其实,动词同样能够进入到这一格式中,除了部分习理动词外,部分的能愿动词、可能补语、有字短语等等动词和动词短语也可以。  相似文献   

18.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它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前面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或形容词,但它不能带宾语,不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而动词是表示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大多能带宾语,常受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如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名词并不具备以上所说的名词那些特点,反倒具备了动词的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1.名词后带宾语,该名词一般活用作动词: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这种词在古、今汉语中均有:现代汉语有可以、能、能够、会、愿意、肯、敢、应该、当、要;古汉语有可、能、愿、应、宜、当、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表“可能性”的能愿动词,如能、能够、会、可以、可能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从“并”的词性入手,较系统地阐述“并”作为动词、副词、连词的历时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其语义特征。同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语言事实及留学生使用中出现的偏误,进一步具体探讨“并”、“并且”、“而且”这三个连词在句法功能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