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从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分析入手,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和强制性消费把人变为“单维人”,对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示极大的担忧,进而提出他们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艺术理论,怀有“文化救赎”的使命感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批判理论”阐释大众化,而本雅明则致力于探究现代科技怎样改变了艺术作品及其与大众的关系;“问题意识”的不同形成了二在大众化认识上的差异。本雅明认为技术复制固然使艺术品失去了“灵韵”,却同时消解了传统化的礼仪性,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缩小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化推进了艺术的世俗化过程,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彼岸性而实现了艺术与此岸现实人生的融合。本雅明对艺术世俗化意义的阐述,为大众化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论文集《启蒙辩证法》的中文翻译入手,选取渠敬东和曹卫东对“Mittei1ung”(中介)的误译,进而引申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中介”思想的讨论,这一“中介”思想与他们对内在于法西斯主义的反犹主义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启蒙的辩证法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自然似乎真的臣服了,但胜利者也并不就是人本身——最后的赢家属于那个自我经营的中介系统。  相似文献   

4.
同一性思维的解构:阿多诺批判理论的初始地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多诺的整个社会批判理论是由批判同一性思维导引出来的,阿多诺认为,假定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同一的同一性思维是主观唯心主义,本质上,它是对现实加以认同的实证主义,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是同一性思维的受害,阿多诺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实质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派唯心主义的清理是一致的,哲学要反对同一性思维,。恢复其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科学分析功能及其瓣批判性功能。  相似文献   

5.
揭露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是阿多诺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论题。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中的“文化工业”,从一产生就必然是虚假的和带有欺骗性的,它不仅使艺术沦为非艺术,而且以含蓄隐藏的手段施行着一种全面的文化控制。因而,阿多诺对大众文化及其产生的时代作了决绝的否定;同时,阿多诺又虔诚地希望以“现代艺术”的反叛精神来实现对现实的救赎,表明了重建启蒙的渴望。本文从分析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入手,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阿多诺文化批判思想的精义,并对大众文化的实质和命运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雅明对技术的乐观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突兀奇崛,其技术观显示出三个特点:坚执的唯物主义立场,独特的艺术本体社会学研究思路,强烈的主体介入姿态和批判意识。本雅明充满洞见的理论对工业化进程中中国文艺与技术关系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深耕音乐领域,他的音乐思想是先锋、批判、否定的。阿多诺关注现代音乐的不协和特质,认为新维也纳乐派的十二音体系作品能够批判社会矛盾并呼唤变革力量;他强烈地批判流行音乐,指出流行音乐在技术发展、资本逻辑与极权统治之下沦为仅供消遣娱乐的商品,造成人的异化,使大众丧失对不合理社会的批判和反抗。阿多诺音乐思想和他的文化工业批判密切相关,在和本雅明的论争当中,阿多诺对大众流行文化呈现出否定性的态度,其背后是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和本雅明都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寻求对现代性的反叛和救赎.马尔库塞在意识形态批判之中终于寻找到他的审美乌托邦;而本雅明则发现和拯救了"寓言",形成他自己的审美救赎,同时他还在资本主义现代艺术中发现了碎片、震惊和断裂.通过对二人艺术及审美观念的比较,希望发现他们审美乌托邦和审美救赎的异同,并努力将之与现代社会批判作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认为传统的主客体理论, 通过主体中介客体实质上建立了主体的绝对统治, 所以必须超越这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模式, 在树立客体优先性地位的基础上建立主体与客体间张力式的关系。阿多诺在对文化工业的分析中围绕主体、客体、人等一系列重要范畴, 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实质特性。基于这种中介思想的体认, 阿多诺建立了独特的客体向度的文化救赎式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来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的.而对于科学技术或工具理性的批判始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更是具体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此这两部著作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对其文化批判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由现实的兴趣引起,是按现实的兴趣来理解和思考的,现实是历史认识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立足于过去,面对的却是现实和未来。面对现实是史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让史学研究为人类进步文化服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hink of thinking as the essence of critical education. Whil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tends to stress the conveying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to succeed in the present‐day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present article turns to the work of Theodor W. Adorno to develop alternative thinking about education, thinking and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for thinking. Adorno touched upon educational questions throughout his writings, with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last ten years of his life. Education, he argues following Kant, must enable students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and to break free of the authority of teachers, parents and other adults. Nevertheless, in his discussions of education Adorno says little about the nature of thinking, and the secondary literature on his educational theory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only cursorily. Important claims on the nature of thinking do appear elsewhere in Adorno's work. From his early writings up to Negative Dialectics, Adorno is preoccupied with thinking, sketching the outlines of critical‐dialectical thought. Still, these reflections rarely touch upon educational questions, and the Adorno scholarship has yet to establish this link. Unlike studies which read Adorno's educational though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the German Bildung tradition, or in relation to art and aesthetics, the present article brings together Adorno's ideas on education and thinking in an attempt to contribute both to the Adorno scholarship and to the growing field of education for thinking.  相似文献   

13.
商代社会性质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一八九九年殷墟甲骨卜辞发掘以来的一个世纪里,随着史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商代社会性质逐步成为先秦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商代社会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先秦史发展的规律,了解民族化源流传承都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同时它将极大有助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最终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借奥塞罗的悲剧命运,使人们不仅认识到人性中的善恶转化及恶随时战胜善的可能性,而且还认识到反动势力的虚伪和残酷及进步力量在发展初期的幼稚和本身存在的弱点,从而警醒世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和自身本性中的弱点作斗争,勇于和反动阶级及本阶级内部的反动势力作斗争,积极地追求幸福生活,其作品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路遥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观念既是自己长期崇尚风格的延续,又与个人的精神气质、生活经历有关,也受到了柳青的影响。他始终注重以社会历史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一方面强调真实客观再现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强调历史性。在对时代环境的描摹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呈现中,真正做到了环境的典型和人物性格的典型。路遥并不着意于现实批判,而是强调文学为人生服务。这种创作观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一系列缺陷。对其研究和分析,有利于衡量路遥创作的得失。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以否定辩证法和启蒙辩证法为基础,从思想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揭示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工业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堕落为一种标准化商业化的工业制作的实质,从这一立场强调了真正的大众文化应该是对人们真实需要的解放与实现。  相似文献   

17.
资本的扩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由同一性原则所支配的单调的世界,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试图通过建立一种非同一性的哲学来打破这个单调的世界.在《晚期马克思主义》中,詹姆逊充分肯定了阿多诺的这种哲学尝试,指出阿多诺是20世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认为重温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界一直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完全对立起来,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一种片面化的误读,并没有结合当时社会历史实际环境来深入探讨阿多诺理论背后所隐含的深意,以及他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内在深刻联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实质上是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一种回归和提升,由于两人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所以才产生了貌似对立但却殊途同归的理论形态.从两人所处时代背景、两人代表理论的实质内涵及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等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二人理论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刻阐发与推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在今天的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也不仅在于对于”我也吃过人”的洞见,而在于对于“吃人者”全是被“吃”空了灵魂的揭示。鲁迅先生的“赎罪”意识是启蒙思想的具体体现,《狂人日记》作为中国新文学“启蒙文学”的性质不容怀疑。“救救孩子”,从“娘老子”着手是破坏,给孩子自主的灵魂是建设,这也是我们今天文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现诞生的标志性作,它以“现实的个人”作为新世界观的前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下,重温“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对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等许多现实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