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小霍尔顿的朴素心愿。我眼中的教育正如那片麦田,她既充满自由,又暗藏危机,我愿默默守望其中,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让孩子们在那里健康快乐地成长。1997年,我来到云兴小学,如愿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初出茅庐的我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当一名好教师——学生喜欢、家长喜欢、学校喜欢。教师真正的舞台是课堂。为此,我确定了  相似文献   

2.
通过学生问题行为的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特点,探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应对策略,即通过尊重、关爱学生,采取积极关注、守望等策略,实现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引导与解决。  相似文献   

3.
澄明是一种境界,职业教育研究者需要努力澄明问题的本真。张健教授的著作《职业教育的澄明与守望》以"澄明与守望"与主旨,从职业教育的守望、思辨的澄明、读书的牵挂、教师的发展、实践的追问等九方面进行思辨,提出职业教育的澄明和守望依赖于守望者信念的坚定,依赖于守望者思想的澄明,依赖于守望者行动的坚韧,依赖于守望者品格的崇高。  相似文献   

4.
师说心语     
我每天面对的,除了身边那些经历或多或少的沧桑,拥有或高或低地位的人们,就是那些每天洋溢着灿烂笑脸的学生们。他们的笑是最真实、最真挚的。人生最纯洁的十五、六岁带给他们的是这世界上最绚丽的色彩。正因为如此,我希望他们能从守望这份绚丽开始,守望精神,守望未来,守望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守望传统     
守望即坚守,传统即历史,守望传统既是对历史的坚守。守望传统是对前人的尊重,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国家灵魂的忠诚,是身为中华儿女骄傲的体现,是对科技的坚守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许多文学大师都把对夜间的描写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穆旦也奢好描写夜间,《更夫》、《漫漫长夜》、《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等诗中抒情主体在表达诗人自我经验的同时,也承当着民族历史的守夜人及个体存在的守夜人的使命,他在守护着个人经验的黑夜的同时,也守护着民族社会现实与历史的茫茫黑夜,而他的守望与期待己扩大为对民族历史的光明未来的守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7.
林伟娟 《现代教学》2014,(1):124-124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教学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需要教师拒绝强加,学会悦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耐心的守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新课程评价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质性评价的e-Portfolio(即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开发。此e-Portfolio评价系统可以展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强调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和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正确审美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写作,是教师的命运,是教师的使命,是教师的生命。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是教师反思与成长的心灵日记,是对教育本真的一种理性沉思与追问。对它的守望,凸显了教师的使命担当:在思考中感受生命脉搏,在创作中提升专业发展,在锤炼中升华生命价值。教师要善于从日常教学中发生的小事件、小故事中提炼挖掘素材,讲出"好故事",唱出"好声音",抒出"好情怀",成为一名教科研麦田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0.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陪伴和守望的姿态,关注着学生的变化,主动参与学生生活,用师德与关爱影响学生,并注重组建一支学生团队来辅助班级管理,培养自身的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11.
文摘     
教育专业刊物近期关注关键词:教学关系新走向让每一位教师都学会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中小学生评价改革的又一种必然趋势。首先是让学生学会自评,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其次要将对学生的评价改变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产生教育合力;再次是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可从实际情况与效果出发,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送报侠》和《四世同堂》是中华抗战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小说佳作,其中郁积着两位作家同一种情结:守望情结。忧患意识是守望情结的核心内容,它是国难当头民族自卫、自尊、自强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清肌”意识是守望情结的重要构成元素,它体现了作家对民族肌体、民族血脉是否健全的深层探索和关注。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守望情结,因和国际主义精神相融合而更显其正义光芒。为人生而艺术的大写实风格与平民化的视角,主题的明约性与复义性,结构的平实性与宏阔气度,分别显示了《送报侠》和《四世同堂》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3.
刘长铭 《教育研究》2012,(5):114-122,140
数字化学生评价遵循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简捷性原则。数字化学生评价旨在展现学生的能力结构,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发现学生的能力倾向,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教育者(教师、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实施数字化学生评价,需要注意指标开放,发挥好评价的导向作用;认真做好培训教师的工作,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指导学生查询评价结果,冷静分析自己的状况,实现自我设计、自主发展;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温特森是英国当代最富争议的小说家之一,《守望灯塔》是她的最新力作,延续了温特森一贯的女性主义主题.文章应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外层叙事、内层叙事和混合叙事等方面来说明温特森如何通过非线性的叙事隐喻地揭示女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送报伕》和《四世同堂》是中华抗战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小说佳作,其中郁积着两位作家同一种情结:守望情结。忧患意识是守望情结的核心内容,它是国难当头民族自卫、自尊、自强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清肌”意识是守望情结的重要构成元素,它体现了作家对民族肌体、民族血脉是否健全的深层探索和关注。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守望情结,因和国际主义精神相融合而更显其正义光芒。为人生而艺术的大写实风格与平民化的视角,主题的明约性与复义性,结构的平实性与宏阔气度,分别显示了《送报伕》和《四世同堂》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6.
让评语饱含真诚和爱意的企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语是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的结论性总结,它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学生真正的自我风貌,它是一块路标,指点着学生前进的方向。饱含真诚和爱意企盼的评语,不断地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它将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理想的诤隋守望寄于言语之中,体现了教师对人性的解读,对生命的珍爱。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布置过一篇作文,以“守望”为话题。作文收上来以后,我看着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两个班一百来个学生,近30%的人写了同一个题材,守望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归来。  相似文献   

18.
伴随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在线作业成为当前教育科技产品的重要形式,但是有关在线作业的用户体验研究并不多。文章采用技术接受模型来研究初中生和家长的在线作业用户体验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研究中的教师用户体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易用性对学生和家长的在线作业使用无显著影响,对教师有影响;有用性是教师和家长更为关心的,而学生对此无感;社会影响和自我学习管理对学生和家长在线作业使用呈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对在线作业推广应用进行了反思,认为在线作业需避免成为强化应试的工具;教师要适应新的“把关人”角色;在线作业开发需更多地转向学生用户设计,以增强其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9.
阳永清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0):223-225
数字视频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利用数字视频可以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理论与技能的非实时学习、加速职前教师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和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实时传播。通过开发和使用课堂在线直录视频库,可以让教师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给家长提供有效的建议,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家长主动介入学校教育,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实现自我反思,不断改进自我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赵光红 《学语文》2009,(1):54-54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具体到写作教学的评价方法上我们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