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晨媚 《中小学德育》2019,(8):42-43,47
法治专册的学习,需要建立法律与儿童生活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与发现生活中的"法",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指导其法治行为,才能帮助学生增进法治认知,促进其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会过"法治生活"。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思维.案例教学可以缩短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对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精简的文字、直观的图表、动态的视听等多种方式呈现案例,运用时更对其进行多项配合、案例组合、驱动性问题设计等针对性设计,能更好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重视...  相似文献   

3.
柴宗伟 《甘肃教育》2023,(8):120-123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法治素养、意识等。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专册相关内容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宪法,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对小学生而言,比较难以全面理解这部分内容。因此,笔者基于李吉林情境教育相关理论支撑,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专册为实践阵地,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中撷取素材,探究情境教育融入法治专册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以真实的教学案例融合多维情境创设,拓展情境范围,注重思维过程,凸显价值引领,探析真实情境任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专册“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中,由于教材涉及到的大多数法律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儿童立场,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质疑、判断、分析、反思,自主建构相关主题的法律知识体系,缩小儿童生活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差距,实现道德情感的认同、道德认知的巩固、道德品格的生成,以及法治思维、法治意识的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5.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和定位时期,需要具备必要的宪法和法律知识以及根植于内心的法治意识。课堂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本文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法治专册,根据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梳理提炼出以案说法、创设情境、实践体验、链接时政等法治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自觉地做出合乎法律的行为,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课中如何运用热点法治案件是关系思政课教育效果的重要问题。以轰动全国的天津赵春华案为例,在思政课教育中要站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视野,引导学生科学理解法律规定,深化对"法治"的理解。基于对"赵春华案"的分析,运用热点法治案件在"基础"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反思,包括科学定位"基础"课的法治教育;对热点法治案件的讲述要注重弘扬主旋律,真正立足中国实际讲述中国法治发展;深入挖掘热点法治案件,用好、用足这些鲜活素材;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法律观,中心在于法治思维与法治理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在中小学设立法治课堂的要求,并制定了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新政策强调了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在新课改、新政策的要求下,利用新教材载体,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帮助他们完善法律知识,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其中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及法律概念.教材对一些法律的论述不是很清晰,甚至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误解;其中还涉及到很多字面相近的概念,如不进行准确的分析,也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误解.这就需要从法律专业角度对教材中论述的问题进行阐释及概念分析,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保证法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行义务教育阶段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六上和八下均为法治专册。读懂法治专册,教通法治内容,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命题。文章从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实施的角度细致地梳理了法治专册的内容,分析教材内容螺旋式上升、教材视角从个体理解到社会价值、法治学习遵循法律认知发展规律的特点,从把握不同年段教育内容的边与度、关注不同年段教育方法的形与效方面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70):150-151
提高法律素质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文章提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提高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应该从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入手,帮助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践行遵纪守法、增强法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法治思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法治思维不是职业思维、法律思维,而是良法思维,包括法律信仰、职权法定、程序正当、责任意识四个核心要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有三种途径:一是以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理念为宗旨,培养大学生对法治价值的认同感;二是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调整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法治教育师资质量;三是以公众参与为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郑利 《成才之路》2020,(7):30-31
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认识差异、思维差异、课堂生成差异,这不仅是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解决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需要。文章以"关心国家发展"教学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聚焦差异的依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法学网络实验教学系统(LETS系统)具有很多优势,综合利用LETS系统,能弥补传统法学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诸多不足之处。利用LETS系统的体系完整性,可以训练法科学生的预设性思维;LETS系统的时空开放性和项目自主性,使之成为培养法科学生生成性思维的平台;利用LETS系统排列组合庞杂实证素材的便捷性,能够锻造法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式的实验思维。  相似文献   

14.
普法教育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及法治进程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法制初成时期,还是1999年后法治国家的初创时期,它都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五"到"五五"的普法活动,更凸显了普法教育的巨大作用,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五五"普法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的普法教育工作,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法治建设及普法教育进程,总结五个五年普法活动的主要经验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普法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其职业化特点,因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远胜于法律规范的介绍。法律诊所是法学学生实践教学的一个较好模式,它起源于美国,并在很多国家得到广泛认同。我国法律诊所虽然起步较晚,但因其注重实践教学的理念而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备受关注。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其自身特点,但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学习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论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把法律置于人之上并使权力非人格化的思维。法治思维是法治原则、法律概念、法学原理、法律方法以及一些法律技术性规定等在思维中的有约束力的表现。法治思维既具有人类文明法治思维的一般性,也具有中国法治思维的特殊性。中国法治思维是人类文明法治思维在中国法治实践的具体应用和创新,是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抽象性概括和总结。不能以法治思维的特殊性否定法治思维的一般性,也不能通过法治思维的一般性而否定法治思维的特殊性,要处理好法治思维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法理是法律精神与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法律基础》课程中通过展示法理魅力能有效彰显该课程的育人功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案例讲法理、运用法谚讲法理、与时俱进讲法理,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  相似文献   

18.
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实施法治教育:扎根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对话中探究;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榜样示范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遵循生活化教学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入手,开展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健康价值观、教育观的黄金时期,因此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时政资源作为主要载体,将国内外各领域时政信息作为教学素材,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