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2 毫秒
1.
两物发生碰撞时必须满足:1、碰前、碰后动量守恒;2、碰后动能不能增加——这是中学物理解题的常用判据。其实,两物在同线的对心碰撞中,还满足“碰前相对‘接近速度’不小于碰后相对‘分离速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级中学试验课本(修订本)<物理>第一册中的学生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图2.其原理是: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的一定高度释放,与放在斜槽水平末端外侧小支柱上的另一质量为m2(m1>m2)的小球发生对心水平正碰.碰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是v1,被碰小球静止,总动量为m1v1;碰后,入射小球速度变为v1',被碰小球速度变为v2',总动量m1v1'+m2u2';由于两球离开水平槽末端后都是作等高的平抛运动,飞行时间t都相等.  相似文献   

3.
吴东峰 《物理教师》2009,30(11):39-40
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第21题属于碰撞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动量守恒;(2)碰前总动能大于等于碰后总动能;(3)碰前二者速度应满足能够发生碰撞;(4)碰后二者若同向运动,则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碰撞问题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假定碰撞满足合外力为零的条件,因此动量守恒,但碰撞中可能有能量损失,所以一般在光滑水平面上碰撞时,动能并不守恒。 设光滑水平面上两个小球,质量为m_1、m_2,碰前速度分别为υ_1和υ_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υ′_1和υ′_2,则动量变化满足  相似文献   

5.
所谓碰撞,是指两个物体经过极短时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各自的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正碰即对心碰撞,碰撞前后若无机械能损失则为弹性碰撞.我们先看看弹性正碰的基本规律.设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  相似文献   

6.
碰撞模型的特征: (1)系统动量守恒;(2)系统动能不增;(3)情景可行.如甲物体追乙物体并发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小,而乙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大;碰后甲物体的速度小于或等于乙物体的速度或甲反向运动.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会遇到讨论两小球碰撞后的可能性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老师和参考资料都采用的是验证法,验证碰撞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碰后能量是否小于等于碰前能量、碰后速度是否满足不再发生二次碰撞等,此法运算量太大,且答案不一定完备。结合碰撞的本质介绍一种完备的解法。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Ⅱ第24题涉及恢复系数,恢复系数在力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按定义,牛顿碰撞公式中的恢复系数是某材料做成的两个球发生碰撞时,碰后的"分离速度"与碰前的"接近速度"之比值.恢复系数的测量需要速度的测量,而速度的准确测量一般比较困难.在物理实验中,常常将直接物理量的测量转变为间接物理量的测量,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效果.此高考题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巧妙地用水平位移代替了水平速度,是以学生实验为基础,验证新的物理量,要求考生对原有实验过程以及测量的物量量的理解,是实验命题的一种创新和尝试.该实验题的考查不落俗套,脱离了常规题的窠臼,是一道值得称赞的好题.但是,对于"恢复系数",平常的计算和讨论并不像上述那么粗糙地处理.下面,笔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条件是否成立,第一:是否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第二:是否符合物理情景,例如,在追撞问题中,被碰小球速度必增大,碰前追击小球速度必大于被碰小球速度,碰后追击小球速度可能小于被碰小球速度,也可能速度相反;第三:碰撞前后总动能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司德平 《物理教师》2010,31(2):32-33
在如图1所示的牛顿摆实验中,当小球A以某一速度弹性碰撞质量相等的静止小球B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后两球交换速度,即碰后小球A静止,小球B以小球A碰前的速度向前运动.两球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不仅动量和能量发生了转移,而且动量和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11.
结论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后,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证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碰前的速度分别是v10,v20,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碰撞分离后的速度分别是v1,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相似文献   

12.
两物体发生碰撞,如果碰撞中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恢复,碰后两者合为一体,以同一速度运动,则称之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此类碰撞物体  相似文献   

13.
1.建立模型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物体以初速度υ1去碰撞静止的物体m2,碰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具有共同的速度,这种碰撞称为“一动一静”完全非弹性碰撞. (1)基本特征碰后两物体速度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相似文献   

14.
对于碰撞问题在只给出碰前动量,不给出具体速度与质量及碰撞性质的情况下,要对碰撞后的结果(碰后动量或动量增量)进行可能性判断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这类问题,在地方会考、模拟高考和高  相似文献   

15.
追体碰撞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是给出追体碰撞前两物体的动量值,要求判定碰后两物体的动量或动量变化的可能值.由于碰撞性质不知道,因而在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一定守恒.如图1,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_1和m_2的物块1和物块2同向运动,物块1追上物块2并发生碰撞.设碰撞前后物块1和物块2的动量分别为P_1、P_2和P_1′、P_2′,动能分别、  相似文献   

16.
题型一质量为 m_1的物体 A 以速度 v_0与另一静止的质量为 m_2物体 B 发生弹性正碰,求碰后 A、B的速度 v_1、v_2.解析由于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设 v_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相似文献   

17.
第 2 0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试卷第七大题原题是 :如图 1所示将一铁饼状小物块在离地面高为h处沿水平方向以初速v0 抛出 .已知物块碰地弹起时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的大小与碰撞前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的之比为e(e <1 ) .又知沿水平方向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μ≠ 0 ) ;每次碰撞过程的时间都非常短 ,而且都是“饼面”着地 .求物块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最远距离 .   图 1图 2  原题提供的参考解答 :如图 2所示 ,设物块在A1点第一次与地面碰撞 ,碰撞前水平速度仍为v0 ,竖直速度为 :u0 =2 gh. (1 )碰撞后物块的竖直速度变为u1,根据题意 ,…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中的入射球与静止的被碰球发生正碰时,入射球是否发生反弹?反弹的条件是什么?本文对此将给出详细的解答。一、碰撞的一般规律和极限情形两个均质球沿着连心线方向发生的碰撞,叫对心碰撞,又叫正碰。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B两个均质球,其质量分别为m1和m2。A球的运动方向在两球的连心线上且指向B球,其速度大小为ν1;B球原来静止,即ν2=0;设A、B两球发生正碰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ν1'和ν'2。因两球碰撞时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故A、B两球所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即有:m1ν1=m1ν1'+m2ν2'①由恢复系数的定义,知:ν'2-…  相似文献   

19.
张军 《物理教师》2014,(8):58-59
伽利略指出:匀变速运动可能有两种,一种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另一种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他通过研究认为前一种是最简单的、且常见的,而后一种,如果v与x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十分复杂的结论.那么,后一种运动究竟受力如何?实际中是否存在?速度、位移随时间如何变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力图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动"碰"静"模型是一种简单又重要的碰撞模型。碰撞形式可分为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中的动能损失各有特点,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各有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