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海燕 《文教资料》2007,(31):66-68
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也是引导读者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主要信息来源通道,网络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常常采用一些手段和特殊的语言形式。本文以搜狐、新浪网站新闻标题为例,分析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风格特色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BBC、《太阳报》网络新闻是获取英语新闻的两个重要的媒介,二者的新闻标题各具特色。基于二者对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活动报道的新闻标题对比分析,讨论二者词汇、语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文体特征,希望有助于网络语境下大学英语报刊阅读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谢玉红 《海外英语》2014,(17):271-274
BBC、《太阳报》网络新闻是获取英语新闻的两个重要的媒介,二者的新闻标题各具特色。基于二者对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活动报道的新闻标题对比分析,讨论二者词汇、语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文体特征,希望有助于网络语境下大学英语报刊阅读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闻受众阅读心理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闻受众特殊的阅读心理表现在由于对时间因素的关注形成了功利性选择和喜好性阅读的习惯、虚拟环境带来了网络阅读的流俗化和低层性、非线性阅读对于预期的阅读目标的迷失带来的注意力分散几个方面,为此应该采取一些相关策略以巩固注意力,保证网络传播效率的最优化与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标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新闻标题相比,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打破常规,发生了许多变化,逐步呈现出简单平实、生动灵活、修辞多样等特色,大大提高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同时,网络新闻标题也普遍存在题文不一致、过分夸张、严重失实、内容低俗、主观臆断等语言方面的问题。追求鲜明的语言特色是网络新闻标题发展的方向,但要讲究新闻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准确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否则,只会误导受众,降低网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张秋君 《文教资料》2011,(24):100-101
新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广告",它对引导读者的阅读有巨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读题时代",通俗地说,就是读者通过快速阅读新闻标题来了解新闻内容的概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新闻标题特点,以及制作原则的阐述,来探讨"读题时代"网络标题的制作问题。  相似文献   

7.
受众对新闻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认知上的选择性,总是通过标题来选择需要阅读的新闻。标题交际功能的本质就是:新闻与受众间的最佳关联。这里实际上存在两个不同层面的关联,一是新闻标题与主体内容的关联;二是新闻标题与受众接受心理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闻写作已经成为网络化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新闻写作因为其新闻主体的变异、新闻写作符号的多样化和新闻写作结构的变化,获得了与传统新闻写作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但网络新闻写作与传统新闻写作仍然具有不可分割的继承与联系,传统新闻写作观念和理论对网络新闻写作仍然具有一般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姜葵 《考试周刊》2007,(50):102
本文结合当前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实际现状,从新闻信息传播的实际现状与该学科理论建设的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从网络阅读信息的版面设计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新闻信息的质与量、承载信息的适合度、阅读的方式等方面加以论述,以起到推动网络新闻发展繁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读题成为网络新闻获得者的必然选择。但为了点击量,不少网络新闻标题置新闻伦理、提供信息的职能于不顾,在新闻标题制作上极尽所能地夸张、刺激显眼。针对此类现象,本文结合新闻伦理应坚持的原则,提出网络新闻标题要从保持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标准意识和法治意识入手,着力提高网络标题制作和新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出现,让世界变小、信息共享、信息传播速度也在加快,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地域局限,承载了更多的新闻信息传递作用,但与此同时新闻资源的重复利用又造成了"千网一面"的情况,从而使得受众对新闻网站产生疲软心理.那么如何让新闻信息在众多网络媒体信息里脱颖而出呢?网络新闻专题无疑是其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浓缩。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传播媒介、传播手段之多,让人目不暇接。报纸作为新闻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要把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就需要对报纸的标题、版面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本文从新闻标题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探讨新闻标题在受众的心理期待下如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新新闻文体是随着近年来网络化包括手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所表现出的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这种网络新闻文体具有报道形式的立体化、视觉符号融入文体、受众参与创新文体等特征。网络新闻的新新闻文体的出现,既依赖于网络提供的技术支持,也是为迎合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也与社会语境的潜移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好的网络新闻标题对于引起网民阅读的兴趣,实现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吸引读者,提高点击率,达到最大程度新闻传播的目的,就必须制作一个好的网络新闻标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是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和开发的过程,而不是对报纸新闻标题简单的照搬照抄,要求是既简单准确,又生动形象,能牢牢抓住网民的眼球.  相似文献   

15.
“第四媒体”具备了传统媒体的所有特点,同时在信息的丰富性,时效性,言论空间的广泛性,受众的自主性等方面提供了传统媒体无法匹敌的优势,在这一背景下,网络新闻报道在写作和报道形式上将会出现新的变化,新闻更趋短小精悍,新闻提要将唱主角,叙述型导语+倒金字塔式结构将大行其道,深度报道将产生一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阅读新闻是人们可以获取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标题作为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和决定对新闻阅读的取舍,因而新闻标题必须简短精练,才能符合版面要求和读者需要,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句法,语法和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阅读新闻标题时受传双方心理的特点。受众心理的视觉规律和受众心理选择规律,赋予新闻标题新的含义;标题发展史潜含着受众心理流变,制作标题时契合受众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题目,为了迅速引起新闻受众的注意,首先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制作新闻标题不但要巧用词语,而且要善用非语言性的标点符号,引号就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引号的有效运用,可以凸显信息焦点、淡化主观色彩、实现语体的交叉渗透、产生新奇的修辞效果,从而迅速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激发新闻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苏曼  罗雷  张庆华 《考试周刊》2013,(56):24-25
新闻标题从信息角度看有其自身特征。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视角,以2012年Science期刊News Focus栏目的新闻语篇标题为研究语料,从形式结构和语法结构两个层面进行分类和统计,探讨了新闻标题的信息传递功能及信息结构,从而为新闻传播及新闻写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传播发布的新闻,产生了与以往平面媒体完全不同性质的新闻报导、写作与编辑——网络新闻。网络新闻自平面媒体文本的转贴上传开始,近年来已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网络新闻。所谓"新媒体"的概念在近年来变化很大,作为新媒体的标志,从互联网而后,有短信、手机电视、对等互联的P2P工具等等。受众的移动化导致了传媒的移动化,传媒的移动化成了当今新媒体新闻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与此同时,当新媒体新闻还在与传统媒体互相侵入、互相融合时,三网合并、全媒体、融合媒体的新闻概念也被提了出来。文章讨论新媒体演变过程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媒体新闻交互中的公民新闻的舆情表达。除了时效性强、有图片、视频和音频的支撑、可以现场同步播报外,网络新闻的本质是增加了新闻的深度和交互,这使得公民新闻有了新的内涵。网络新闻的深度和交互表现在新媒体——各种背景的官方或私人网站对新闻的搜集、采访、发布和反馈,其中,反馈和交互产生了新闻的新形态;而新媒体尤其是私媒体如播客、博客、聊天室、微博等的运用,对社会舆情的表达也有了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