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篇写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七——八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现代》第二卷第六期。后由作者编入《南腔北调集》。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翼青年作家柔石、殷夫等和其他共产党员共二十三人在上海东方旅馆开会,由于叛徒的出卖,均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一月二十日,鲁迅得柔石狱中信:“犯革字嫌疑,案情重大。”当时敌人正在侦察鲁迅住址,鲁迅为避免被捕遂偕许广平带海  相似文献   

2.
《华德焚书异同论》是鲁迅后期杂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写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一日《申报》副刊《自由谈》,后由作者编入《准风月谈》。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三日 早发渭南午抵长安甫驻逆旅即闻警报 陕州以上,车行夜间,以致风陵古渡,太华险峰,皆未能见,殊以为憾。然得睹关中景色,亦为快事。渭南城在车站南,东方既白,闻城中号角乱鸣,望东南山峰,隐约云端,初疑其为太华,不知犹在是山之后,不可得见,而是山盖秦岭也。已而旭  相似文献   

4.
《生活》周刊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杰出代表邹韬奋踏入新闻界的第一站。一九二六年十月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后,即着手内容和编排形式的不断改革。随着他的思想的演变,这个刊物从原来每期发行两千多份,发展到十五万五千份,开创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从宣传职业教育、人生修养,转为宣传抗日救亡,成为时代前列的一面大旗,一个号角。韬奋自己在不断探索、追求,和读者的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中,从一个具有朴素爱国主义思想的民主战士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他那极有宣传鼓动力量的抗日言论,激起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同时,却遭到反动当局的忌恨,压迫接踵而来。韬奋被迫出国,《生活》周刊被查封。一九三五年八月韬奋从国外归来,立场更坚定,思想更明确,不变初衷,继续办刊物,办报纸,大声疾呼,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批评抗日阵营内部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办刊物,几乎遭到《生活》周刊同样的厄运。现将韬奋著作中提到《生活》周刊的文字,沿着产生、发展、以及遭到查封的过程,整理、摘编成文,供读者了解韬奋这个时期的思想演变,和《生活》周刊的历史。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5.
提起邹韬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周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以及在新闻出版界被广为弘扬的韬奋精神和已成为新闻工作者最高荣.誉的“韬奋新闻奖”。然而对于性活》周刊的由来,《生活》周刊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产p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一p韬奋与极育与职业》的历史渊源,却鲜为人知。今天我们从三联书店出版的性活书店史稿》中摘取第一章奉献给读者,一来是帮助大家了解一点历史,更重要的是以此来鞭策我们的工作,弘扬韬奋精神,办别教育与职业》。一、《生活》周刊的由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上义工商业有了比较迅速…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月二十四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共产主义战士邹韬奋逝世四十三周年。韬奋很早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在全国风起云涌的抗日运动中,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但是这个转变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呢?穆欣同志认为,在一九三三年,韬奋出国流亡以前,他还未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还没有完全转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来,直到一九三五年,他返回祖国的时候,才完成了这个转变,其主要理由就是他在出国时还没有解决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还值得商榷。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思想都有他自己的发展过程和特殊经历。它既打有时代的阶级的烙印,又有他自己独特的色彩。有时虽然在  相似文献   

7.
溯自芦沟变起,沪战踵发,徐州为军事要冲,敌机侵袭,几无宁日,余乃携家避居萧城。及金陵失守,形势日亟,徐之人多远赴他乡,余亦离萧,西趋关中,旅居西安者数月,客中无俚,  相似文献   

8.
赵家璧先生主编的第一套丛书是《一角丛书》,时间从一九三一年起到一九三三年止,内容为综合性的,门类繁多,包括:政治、经济、地理、小说、散文、音乐、艺术、诗歌、传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八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写的一篇悼念文字,写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七日至八日左联五烈士遇害二周年纪念日。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柔石、冯铿、白莽、李伟森、胡也频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鲁迅后来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每当朋友或学生的死,倘不知时日,不知地点,不知死法,总比知道的更悲哀和不安。”左联五烈士的秘密被杀害,确使鲁迅异常悲哀、不安和愤概。他当时就冒着被捕的危险,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柔石小传》,同时发表  相似文献   

10.
韬奋一家人     
韬奋一家人原文《名人传记》1991年第1期刊载了邹恩淳的《亿堂兄韬奋》,忆叙了韬奋家庭生活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亲切感人,现摘要如下:韬奋出生于1895年11月5日,原籍江西省余江县沙扩村,而出生地却在福建永安县,因为那时他父亲邹国珍在永安盐务部门任...  相似文献   

11.
话剧《雷雨》是我国优秀戏剧家曹禺的处女作,写干一九三三年。《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蘩漪不堪忍受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暖昧关系。而怯懦、自私的周萍不久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由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周萍的生母。  相似文献   

12.
韬奋热心宣传职业教育始于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1922年韬奋经黄炎培介绍入社并被聘为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编译《职业教育丛书》,后又兼任中华职业学校教育主任,从事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 韬奋在推动职业教育的活动中,做了两件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彭家煌是一位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家。他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一九三○年“左联”成立后,由潘汉年同志介绍他加入“左联”。可是,长期以来他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应该迅速加以改变。 彭家煌,湖南湘阴人。一八九八年生,一九三三年病逝于上海。只活了三十五岁。他是二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的。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共发表过五十多篇小说。此外还写过一些童话和杂文。先后出版过《怂恿》、《茶杯里的风波》、《平淡的事》、《喜讯》、《出路》等短篇小说集和一个书信体中篇小说《皮克的情书》等作品。本文拟就《怂恿》和《喜讯》两个集子的思想和艺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青年时代当过教师.最近,我重读韬奋在狱中写的自传《经历》,深感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韬奋自幼家境贫寒,求学时代是个苦学生,除自己的求学费用全靠自给,还要负担弟弟的读书费用.为此,不能不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兼做家庭教师.大学毕业后,因一时得不到机会进新闻界,当了七、八年的兼职教师.韬奋当教师虽然是为生计,但他把教员视作"一种有趣味的工作".他每天上午要教三、四小时课,"忙而不甚觉其苦".在他看来,与天真、可爱的儿童、青年朝夕相处,是十分愉快的;即使遇到一、两个棘手的学生,教师也不应自馁.他在宜兴县蜀山  相似文献   

15.
《现代》是反动的“第三种人”办的刊物,那为什么鲁迅的这篇文章还发表在上面? 《现代》的确是自称为“第三种人”的施蛰存、苏汶主编的刊物。鲁迅在上面发表文章,双方都是利用而已。当时(一九三三年)“左联”所办的刊物大概已全部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鲁迅无处发表文章,只好利用《现代》杂志,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第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精神》是瞿秋白同志一九三三年四月以何凝笔名撰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第三部分。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瞿秋白同志在上海与鲁迅先生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结成了崇高的革命友谊,建立了丰功伟绩。当时在白色恐怖统治下,秋白夫妇先后二十多次转移避难,鲁迅为了秋白夫妇的安全,亲自在北四川路日照里为秋白夫妇租了一个亭子间。就在这狭小的亭子间里,秋白为了防备特务的追踪和邻人的怀疑,白天装病卧床阅读鲁迅的《杂感》,晚上伏案写作,以四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三年,曹禺还仅仅是个二十三岁的大学生,他创作了《雷雨》.一九三五年,《雷雨》在日本东京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中国话剧艺术矗起了第一座丰碑.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雨》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读者、观众和批评家至今仍在不断地发现、挖掘着这一剧作的丰富蕴藏.《雷雨》以一九二三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家庭生活的悲剧.曹禺在《雷雨》里“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写于一九三三年。几十年来,这首诗之所以保持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至今读来,依然使人感受到诗中跳动着的时代的脉膊,其根本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9.
写于一九三三年的《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反映三十年代初期江南农村谷贱伤农、丰收成灾的悲惨现实的名篇。作品以米行粜米、市场购物和船上喝酒等三个各具特点的场面,生动地展开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满怀希望而来,却在米行柜前“进裂了希望的肥皂泡”,直至在酒后直吐自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的情节。在构成作品的这三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革命蓬勃发展的年代,又是一个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那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而又错综复杂。特别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政府又推行其不抵抗政策,疯狂围攻革命力量,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三年,国内大部分地区连年遭受水旱灾,帝国主义以贷款等形式向我国倾销农产品。因而个别地区虽获丰收,但农产品市价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