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还是待业,请理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第七条明确规定:"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档案管理机构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相似文献   

2.
一、就业协议书的概念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学生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后统一交到学校,由学校按  相似文献   

3.
用人单位 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_.…,蔓需求信息登记达成意向签订协议 返回学校鉴证登记用人单位申领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申请表 用人单位递交申请表市就业办公室审批 列入就业方案 …..一 丫办理报到证、落户手续单位有集体户口保管权户口、档案同时迁往单位单位无集体户口保管权户口一年、档案同时转入中心托管办理报到证的时间 从毕业当年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 办理报到证所需的材料 1.学校出具的打印报到证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并经学校就业主管部门签证登记的就业协议书原件,用人单位应已在当年办理过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的高峰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就在双方之间确立了一种意思,即毕业生愿意在毕业后到该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愿意在该学生毕业后接受其作为单位的员工。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报到前.表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之间存在就业和录用意向的明确也是唯一的凭证.因此在整个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份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以便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到用人单位报到.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协议书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作用,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改进建议,进而指出高校就业部门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管理职能逐渐弱化,而教育服务职能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6.
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文),其中规定:“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户口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其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  相似文献   

7.
刘宇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100-102
根据规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签订的,并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经过几年的实施,该协议书的使用已经被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所接受和适应。然而,由于其法律规定的不尽完善,存在协议书的称谓容易与劳动合同混淆等问题,需要对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强化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案例:小汪是上海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但是身高只有156cm。看到银行、公务员等单位招聘都有一定的身高要求,既感到愤慨又觉无可奈何。在因身高原因丧失了许多很好的就业机会后,她终于于临近毕业时与一家外资的物流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双方签订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协议书约定:小汪毕业后到该公司报到,先进行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由于临近毕业,小汪一直忙于毕业典礼,因此双方的就业协议书在单位盖章和小汪签字后没有及时拿到学校进行鉴证登记。八月份小汪凭就业协议书到单位报到时,单位予以接收并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让其负责。但是在试用期行将结束时,公司以协议书未经过学校鉴证而没有生效为由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小汪在与单位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将此事报告给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在对公司进行调查后,认为公司的做法确实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其马上与小汪签订劳动合同,并对公司进行了一定的处罚。  相似文献   

9.
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如在教育系统外就业,原则上应缴纳全部培养费及师范奖学金。肄业生的就业:大学肄业的学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国家不负责其就业派遣,并将档案和户口转向其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残疾毕业生的就业:国家政策规定对残疾毕业生学校应帮助其就业,确有困难的,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必要时,学校可与民政部门联系安排残疾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患病毕业生的就业: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地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  相似文献   

10.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1.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依据,明确就业协议书是录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有利于减少违约现象,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权益,更有利于正确适用法律,顺利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近几年来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出现的种种“诚信”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录用毕业生时,不少企业用签订《毕业生服务期协议书》来代替《劳动合同》,在《协议书》中通常只规定毕业生的工作义务及违反约定时的赔偿,而不涉及用人单位应该提供的工资标准、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等条款;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教育部下发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属于劳动关系,发生纠纷必须经劳动仲裁裁定,对裁定不服,才可以向法院起诉。于是就业协议就变得可有可无,毕业生的劳动权益较难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毕业生通过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确定自己的工作去向。同时,就业协议书也就具有了民事法律上的合同效力,需双方当事人严格遵守。但现实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就业协议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民事违法现象,进而引发纠纷。因此,增强协议双方的法律意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我国高等院校要求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关毕业生工作的协议,其可以作为统计就业率、确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依据。但在实践中,由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协议的性质、内容认识不清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在签订过程中存在虚假签约、高校诱导签约、单方毁约现象严重等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就业协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进行改革完善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规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16.
慎签《高校毕业就业协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什么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签订就业录用协议书后要承担什么责任?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面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意更改.有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又去联系其他单位,“脚踏两只船“,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不讲信誉的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毕业生应该信守协议.如果万不得已要单方面毁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经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一定的违约金,方可列入就业方案.……  相似文献   

18.
每年11—12月份是毕业生开始收获offer(用人单位接收函)的季节,在这期间,常常有毕业生会问及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等问题,下面通过三个案例来介绍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图片微博     
《湖南教育》2011,(5):11-11
上网应聘 首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即将毕业,就读于5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湖南籍2011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共有388名。省教育厅近13在湖南省毕业生就业网(www.hunbys.com)举办湖南省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网上供需会。省教育厅要求,根据今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所学专业提供就业岗位,各市州提供的岗位数原则上不低于本地生源数。  相似文献   

20.
从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状态、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影响他们就业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政策因素,提出加大对高中毕业生宣传力度、适当调整直属师范大学课程设置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等建议,对做好我国免费师范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