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日本出版业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业负增长 据日本出版科研所统计表明,2005年1~10月份出版物销售总额18422亿日元,与去年同比减少1.6%,其中图书销售总额7885亿日元,减少2.2%,期刊销售总额10537亿日元,减少1.2%.追加统计表明,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1~11月份与2004年同比减少1.9%,日本出版界业内人士推测,2005年12月出版业绩难于突破,因此,2005年日本出版业销售总额负增长已成定局,其中受到周刊销售低迷的影响,日本期刊销售总额连续8年负增长.2005年,由于哈利·波特最新卷日文版未能面世以及出版物退货率居高不下,直接制约年度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走势.东贩、日贩本年度中间决算显示图书退货率高达42%,这是因为2005年多家中小书店倒闭、转产,进一步助长退货率的攀升.  相似文献   

2.
1世界图书市场简况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世界出版业逐渐形成了以英语、法语、汉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出版语言的七种主要语言出版市场.其中,英语出版市场占主导地位,各国出版物占出版物国际贸易总额的份额能大体上说明这一点.以1993年为例,在该年度出版物国际贸易总额中,美国占22%,德国占15.1%,英国占14.9%,法国占7.6%,西班牙占4.5%;在亚洲,我国香港地区占3.8%,新加坡占2.3%,日本占2.2%,我国大陆仅占0.4%.  相似文献   

3.
2004年日本出版界浏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日本的出版界度过了风雨飘摇的一年. 2004年12月24日,日本出版科研所统计本年度(1~11月)出版物销售总额约为20495亿日元,与2003年同比,微增0.6%.最新统计结果表明,12月上旬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与2003年同比,图书增6.9%、杂志减3.4%.从以上数据分析,日本出版业经过连续7年负增长后,2004年扭负为平或扭亏为正的迹象初露端倪.尽管2004年杂志业依然低迷,但<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等百万畅销图书的接踵而出,多少阻滞了2004年日本出版业重蹈负增长的复辙.由于2004年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统计数据要迟至2005年4月1日公布,所以是否为2004年日本出版物实现正增长盖棺定论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4.
出版业界负增长 1998年日本出版界黑云压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徘徊低迷。从1997年始,日本出版业危机已经显露,当年出版物销售总额比上一年减0.7%,成为自二战之后的首次负增长。1998年日本出版业衰退状况较之上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仅就日本出版科研所发表的出版动向指标表明,1998年上半期(4~9月)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较上年同期减2.7%,图书新版种数较上年同期持续减少。 1998年日本出版业前所未有的低迷背景源于日本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出版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尽管日本出版物的销售总额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新出版和创刊的图书和杂志没有呈现下降趋势,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单本书的平均销量递减。日本的出版商试图通过增加新出版的图书品种来保持他们的销量和营收。日本杂志发行量连续第7年下降,整个行业正面临着年轻人口萎缩和来自互联网竞争等变量的影响。漫画杂志和周刊现在是日本版权贸易的主角,日本的漫画在全世界独树一帜,不但在日本国内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体,而且受到全世界广大读者的欢迎和青睐,  相似文献   

6.
动态集装箱     
2006年日本杂志销售总额9年负增长2007年2月,日本出版科研所发表了2006年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基本数据。2006年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约为2.15兆亿日元,与2005年同比减少2%,连续2年负增长。其中教养新书和童书销售总额为9326亿日元,与2005年同比增加1.4%。杂志销售总额1.22兆亿日元,与2005年同比减少4.4%,9年连续负增长且降幅为日本出版史之最。  相似文献   

7.
日本出版物市场整个都不景气,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漫画书刊的销售额却连续6年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提高,在出版市场中显得一枝独秀,风景独好。 2001年,日本漫画书刊的销售额为5317亿日元,比上年增加1.6%,这已经是日本漫画第6年连续增长。其中漫画图书  相似文献   

8.
上海的出版历来在全国举足轻重,如今又欣逢上海向国际大都市腾飞,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上海出版物理应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上海版图书在全国的市场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只占7%左右,不要说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半壁江山地位不能相比,就是与八九十年代相较也下滑了3个百分点.为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这其中,化大力气营造成品牌,是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2010年被称为日本数字出版元年,从这年起,日本的数字出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据《电子书籍商业调查报告书2015》显示,2014年日本数字出版业的销售额为1266亿日元,相比2013年上涨了35.3%,约占图书出版市场的13.5%,相比2013年数字出版图书市场份额多3.5%.近年来,日本因为人口减少,年轻群体“零看书”等原因使得纸质版图书销售量逐年减少,但是日本数字出版市场却在不断增长,其数字出版业已经涉及电子词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手机小说、数字报纸五个领域,数字出版业在日本政府扶持和本行业自身的努力下,发展形势相当乐观.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2012年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为1.7398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860元人民币),与2011年相比减少3.6%。日本出版物销售额对照表(单位:亿日元)日本出版行业的巅峰时期是在1996年,那一年的出版物销售总额为26900亿日元。2012年与1996年相比,减少  相似文献   

11.
日本动漫人物夸张的大眼睛、圆脸蛋,一度曾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的很大份额。耳熟能详的《铁臂阿童木》、《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等更是让中国的牙牙幼童、莘莘学子、时尚白领等各年龄群体的人为之着迷。实际上,日本动漫已不仅仅是纯文化上的东西,而且渗透着浓厚的政治色彩。那么,它作为文化传播的形式之一,是采取何种技巧赢得市场的?它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一、雄踞世界市场的“动漫帝国”和打着文化传播口号的日本动漫1996年,日本漫画发行量达到顶峰。1亿2千万人口的日本,竟出版了17亿册漫画,年书刊销售总额为2500…  相似文献   

12.
张娅萍 《传媒》2016,(5):68-69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漫画出版大国,漫画出版在日本出版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下滑,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新媒体冲击的加剧,日本传统的出版业格局已经到了革新的时刻,漫画的出版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今后10年内,全部出版物的50%将只以电子形式存在。如果这一天到来,那么,整个出版业将会像过去10年一样面临更大的变化。”这是万事达计算机服务公司副总裁约翰·韦克尔对未来出版业发展态势的预测。他首先肯定的是“过去10年”的变化。如果我们赞同这一变化,那么尤以出版载体的变化令世人瞩目。过去是单一的纸载体,现在发展为纸、磁、光、电多种载体;过去只是传统的书、报、刊,现在增加了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出版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政府管理部门也适时颁发实施了《互联网出版…  相似文献   

14.
自视为亚洲第一出版强国、世界几大出版强国之一的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的现在,出版市场持续“动乱不已”,持续低迷疲软,已经到了“大崩溃”的边缘。素有在忧患中奋起、置于死地而后生传统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出版人,不愿意坐以待毙。一场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出版改革已在酝酿之中。一、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在2000年为2.39万亿日元,其中书籍占40%,为0.97万亿日元;杂志占60%,为1.42万亿日元。高峰时期的日本出版业是1993年,这一年的市场规模为2.79万亿日元,其后便开始呈下…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传媒》2006,(10)
管理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业前景看好日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5年全国出版图书222473种,品种增长6.8%,定价总金额增长6.6%。新闻出版总署于永湛副署长透露,中国图书报刊出版总量已居世界首位,出版、印刷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GDP比重不断上升,出版业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为看好的行业之一。但是,中国人均出版物占有量还比较小,而且出版业在国际出版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还很小,影响力也不大,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是很强。新闻出版总署不会使新华社成为外电领域垄断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国务…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2002年中国出版期刊9029种,发行总数为29.6亿册,销售总额超过100亿元,其规模和数量都是相当可观的.其中,少儿类期刊占了最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7.
张雪 《出版参考》2015,(1):27-28
讲谈社创立于1909年,出版社内仅正式员工便有917人(至2014年4月1日),其出版单位旗下拥有50多种杂志,每年出版的新书有2000种左右,1990年之后该社的漫画海外输出在全球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讲谈社的书刊销售总额达1200亿日元,被公认为是日本出版业的巨擘.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用手抄写的书籍(手抄本)的生产算不算出版,目前尚无定论。电子出版已崭露头角,但在目前出版物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当今出版物的主流,其载体仍然是纸张,其生产手段仍然是印刷。出版与印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印刷是出版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没有纸张和印刷,就没有出版。当年,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只要有一台油印机就可以出版小报,编印宣传品。如果连一台油印机都没有,就不可能有出版。出版对印刷的依赖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为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承诺:在一至三年逐步开放出版物分销市场。我国出版业与国外出版资本的竞争,首先将在对出版物市场的了解程度上反映出来。为了帮助国内出版社从宏观上了解我国的出版物市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前年和今年连续两次发表了《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它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权威的宏观市场调查报告。如果将它公布的数据认真地加以分析,就能够对中国的出版物市场有一个真实、客观、全面的认识。下文是对该调查报告“当前图书市场的缺稀品种”章节的具体分析,所引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2002》。  相似文献   

20.
国外有关出版业的统计标准在不断的调整与完善之中,包括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美国标准(SIC)、北美标准(NAICS)和欧共体标准(NACE)等.无论是北美的统计还是国际通行的统计标准,其出版业的范畴都比我国出版业的范畴小.这是我们进行国际比较时应当注意的.这里我们采用的"印刷出版业"主要是对第二产业的统计,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印刷,但不包括出版物的发行,也不包括音像制品的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