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庆萍 《学周刊C版》2014,(12):225-225
色彩,总给人鲜亮、醒目的感觉。所以,诗人和画家都喜欢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手法却不尽相同。画家是在画纸或画布上直接用色彩表现,给人直观的美感;诗歌却通过语言描写色彩,唤起读者的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或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或提供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情感,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薛淑静 《文教资料》2014,(16):80-81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正是基于这一特殊的表现方式,画家才能将情感依托于绘画语言,在作品中折射出人与客观世界种种简单、复杂乃至扑朔迷离的关系。本文通过情感与色彩的关系;色彩之情感表现的历史效应;色彩语言的情感意义三个方面,阐述色彩语言的情感及其在绘画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美好自然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美好自然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分类中,可以说诗与画是处于两极相对地位的。通常诗歌与舞蹈、音乐被称为音律艺术,或时间艺术;而绘画则与建筑、雕刻一起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门艺术。然而处于两极相对地位的诗歌与绘画,在人类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却表现出难舍难分的交融关系:一方面,画家以诗人的灵感、诗人的激情创作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图画;另一方面,则是诗人似以开阔的眼界、精致的构思在诗作中表现出潜藏的自然风光画面,或利用文字符号的表意性质浓笔重染,使人领悟到色彩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写景散文,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美感作用,是往往胜过一幅风景画的。这是因为画家只能通过线条、色彩在平面上再现生活;一般人要真正理解一幅画的深刻含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受其感染,是不容易的。而作家要把生活的画面写成文章,除了用语言描写画的构图、色彩外,还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然后层次分  相似文献   

7.
客观景物有不同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人的情感也有色彩,或热烈,或淡泊,或悲凉。唐宋时期的诗人深入细致的观察生活,用色彩来描画客观景物的美,现实世界的美;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色彩的不同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正>古诗词如同一幅画卷,不仅仅表现出盎然生机的"象","象"中还有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表现出个人情感以及诗人内心的意志,读来如实境在眼前,使人获得美的刺激。诗人在古诗词中对色彩的运用是有精湛的技巧的,知道什么样的色彩能吐露出自己的内心。当色彩与内心结合,它们之间便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根据色彩心理学原理,将色彩的表现作为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突破口,根据色彩的象征意味、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色彩所构成的内心环境等,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相似文献   

9.
诗人和画家都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却不同。诗人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渲染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余地,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运用色彩创造美感的范例很多,且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春娥 《文教资料》2011,(34):99-100
中国画色彩的发展与运用,是画家情感表达与时代特征的体现;同时,色彩是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之一.也体现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设色特征。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59):6-7
色彩是神奇的自然现象,使这个世界变得绚丽多姿。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提供更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感情,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因此,解读古诗词的时候,抓住颜色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创设的意境、运用的技巧及表达的情感,达到轻松解答诗歌鉴赏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色彩的心理效应及其在绘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 ,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特殊的情感渴望 ,也能改变色彩的感情属性。绘画艺术就是以这一辩证效应 ,实现画家特殊的艺术内涵表现 ,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量的。谐调与对比 ,冷暖和自身价值 ,是色彩运用的基本要素。在画家艺术激情支配下 ,色彩使美术创作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与飞跃。  相似文献   

13.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2.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寻找小说主人公.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小说主人公的确定及"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相似文献   

14.
<正>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仔细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色彩"运用上往往追  相似文献   

15.
张坤  应民 《今日中学生》2010,(12):21-22
色彩是美好自然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许多诗人写诗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16.
色彩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色彩作为一种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从后期印象派开始逐渐摆脱了对素描的依附,更多地是作为画家情感表现的物质载体,它拓展了艺术表现的思路,给了画家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一首意蕴深广的哲理诗。诗人闻一多在这首诗中别具匠心地运用绘画艺术给生命着色 ,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技巧 ,赋予色彩以生命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意义 ,表现了诗人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观照生命的独特视角。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 ,并且这种情感一般都依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我们领悟这种情感 ,必然要借助诗中具体可感符号 ,即意象。我们解读《色彩》这首诗 ,首先要找出这首诗的最主要的意象———“色彩” ,并思考这些意象的特征 ,然后再分层透视它在诗中对表现情感和主旨的作用。对于“色彩” ,一般人总停留在对各种自…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在绘画中色彩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艺术语言,色彩如果运用得好,在绘画中,就会更加锦上添花,一个好的画家可以在一个平面空间中给人造成一种真实的感觉,给观看的人带来更丰富的感受。色彩,对绘画来说十分重要,也是烘托自身情感的重要媒介,所以如何将色彩运用得当,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需要从很多地方入手,本文就浅谈在美术课上如何进行色彩教学。  相似文献   

19.
画家用刀笔、墨、颜料等工具,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造型语言,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空间感的艺术形象,就是美学上讲的融进了艺术家的审美体验、评价、理想的、具有能使人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的绘画。而诗人,也可根据绘画美的规律,通过特殊的构思,运用艺术语言,创造出一幅幅具有审美价值的“绘画”。同样,能使人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只不过,对这种艺术品的欣赏,更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还原为一幅幅有形可想,无形可观的“绘画”,才能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教育。柳永的代表作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就具有这样的绘画美。 《雨霖铃》给我们创造了三幅优美动人的“绘画”。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王维运用最自然凝练、最富特征的语言描写山水田同,点缀成一幅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文字代替绘画所用的线条色彩来展现具有诗意的画面,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