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就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呢?一、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把情感融入教学中学生因为崇拜、喜爱某一位教师而发愤学习其所教学科的事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为此,教师要从情感入手,增强自己的吸引力,让学生喜爱自己,进而喜爱自己所教的科目。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他们可接受的水平,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大都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他们希望能进行自己所喜爱的活动,而教师则要努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运动技术、技巧,这就在无形之中导致了教与学的脱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结合一节体育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不深,对教师的崇拜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教育,方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方能使学生接受自己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抓事物特点展开联想,表达自己喜爱的思想感情的写作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写出由这一心爱的东西的特点所产生的联想,抒发自己喜爱之情。三、教学准备1.作前布置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的过程。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要反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成功的原因.思考、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的可能对策.以此改进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真爱的教师,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爱学生,用心灵去理解学生。要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实属不易。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视学生如己出,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告诫自己教育无小事,处处要精心;要有丰富  相似文献   

7.
沈传兴 《中学文科》2009,(11):120-120
任何一位热爱教学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并通过多方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配合自己的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要学生爱学化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位热爱教学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并通过多方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配合自己的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要学生爱学化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下的教育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发展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发挥自己最好的潜力.最大可能地使自己的素质全面发展。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也要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素养.向学生展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利用教师的向心力。促使学生为了成为教师那样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断努力。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要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重点要面对学生。对学生来说.政治课内容是外在的.而教学过程就是把这些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认识和自觉行动的过程。学生能否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以及能否把这些外在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内化为自身内部的认识.最后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思想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教师所组织的任何一项活动最终都要落在学生身上.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最终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方设法认真设计、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我主要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结合个人的实践,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兆艳 《教师》2013,(1):78-78
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教育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要求教师时刻注意自己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注意自己人格因素对学生所起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情感丰富,朗朗上口,深受儿童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儿童诗,读出自己的个性;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放飞自己的想象;要引导学生仿写儿童诗,体会表达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指导整体理解.享受“阅读”之乐 语文课最忌讳教师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问题,在难倒学生后教师点拨。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渎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首先.教师必须要爱护学生。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各种各样有着鲜活生命的有个性的个体。在如今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最可贵的教学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爱学生.把自己的爱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努力做到和学生平等交流与相处,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才容易让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或学生的思维进入了预定的情境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好的教学情境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所谓“愉快教学”是学生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要学生在师生的双边活动及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进行愉快的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可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来定。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多唱小朋友喜爱的儿歌儿歌深受儿童所喜爱,每天上课之前,都可唱上一两首歌曲。有一天上课,学生们又唱那一首《长大要成龙》歌曲。他们…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物理教师》2000,(10):5-5
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自己多做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做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身处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不能将这些高科技与自己的工作学习很好结合起来的人.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教师这个职业更是这样。我们不仅担负着自己在信息时代所学习和工作的压力.还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让他们在信息时代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审视: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该怎么利用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来帮助教学.同时也让学生们更加有兴趣地学习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究式教学,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扮演.学生是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教师的“主”“客”关系不能够颠倒。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发挥好教学的引导性作用,要组织好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究,要注重全方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探究式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也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好各门学科的共同规律,本文拟结合《现代汉语知识》课的特点,就激趣教学这一问题略陈拙见。 一、教师是激趣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否有兴趣学,首先要看教师是否有兴趣教。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莫不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倘若有浓厚的兴趣,即使学生初学无兴趣,也会在教师的感染熏陶下逐渐产生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喜爱或关切的一种情绪。如果教师对所教学科有了喜爱的情绪,就会乐观豁达地对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就会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讲述准确,表情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