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线性扩散在图像去噪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方向扩散的线性扩散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对图像进行线性扩散的同时,具有保护图像边缘的作用.实验表明本算法在去除噪声和信噪比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秩近似方法进行图像去噪逐渐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将图像块分解成一个低秩矩阵和噪声矩阵,利用矩阵的秩来约束图像块的相似性,且现有的非局部稀疏表示算法利用图像块的自相似性进行去噪。鉴于此,提出低秩近似与非局部稀疏的图像去噪模型。该算法加强了图像分解的全局稀疏性约束,更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和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平均模板的多角度单人脸检测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VM进行粗检测得到候选人脸图像,再通过平均模板匹配来初步得出候选人脸的大致朝向,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前两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检测速度和检测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其结果为人脸识别提供了方便,充分说明了其有效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利用中值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处理.分析了椒盐噪声的特性,阐述了中值滤波算法的去噪原理和优缺点.通过实验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方面对比了中值滤波和几种典型的图像去噪方法对椒盐噪声的去噪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窗口大小的中值滤波对椒盐噪声的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中值滤波算法能很好地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  相似文献   

5.
基于直方图的模糊滤波方法对图像的拖尾噪声去噪会导致图像模糊、残留的噪声较多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广义高斯混合模型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建立图像的广义高斯分布及其有限混合模型;其次,通过像素周围点特征值的变化范围确定噪声数据;最后,利用广义高斯函数构建一个加权平均滤波器进行图像去噪.对基于直方图的滤波方法、经典的偏微分方程和本文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图像在获取、传输等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而在大多数应用中,又需要清晰的、高质量的图像,所以图像去噪是图像预处理中一项重要任务.图像中所含的噪声有很多种,椒盐噪声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针对图像中所含的椒盐噪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滤波去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见滤波方法相比,改进算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食物种类外观的多样性,针对食物图像的自动识别颇具挑战性。提出一种基于DCNN和迁移学习的食物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在ImageNet图像数据集上预训练好的DCNN模型进行网络参数初始化,然后利用微调的训练方式在自建的小规模食物图像数据库集上进行迁移学习,以便获取食物图像高层次的属性特征。最后,将DCNN学习到的高层次属性特征输入到线性支持向量机进行食物图像的分类。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的食物图像识别性能达到了94. 20%,优于梯度方向直方图和Gabor小波变换等手工类特征。可见,采用DCNN和迁移学习方法用于食物图像的自动识别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在有效降噪的同时能很好地保持特征并避免二阶偏微分方程处理图像常出现的块状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斑点噪声在拉普拉斯域中所具有的统计特性,将图像区域分为斑点区域和非斑点区域;然后,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传导系数.此外,采用频域法来确定迭代停...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神经网络方法在预测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预测方法。在分析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预测指标体系,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可听噪声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合理有效,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图像融合技术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域平均法(NAM)应用于图像去噪时能够得到较好的平滑效果,但图像的细节信息丢失较多;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图像去噪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但是平滑效果不理想.对这两种去噪方法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在小波域再按照一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去噪效果较好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能够较好地去除图像的噪声,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较高的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11.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for printed Tamil text using Unico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deals with machine recognition of characters present in an input image obtained using scanning operation. It refers to the process by which scanned images are electroni- cally processed and converted to an editable text. The need for OCR arise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izing Tamil documents from the ancient and old era to the latest, which helps in sharing the data through the Internet. Tamil language Tamil is a South Indian language spo…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图像去噪处理的方法多是为处理二值图像或灰度图像而设计的,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的方法并不多.作者采用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和FCM的彩色图像去嗓处理的新方法,首先将彩色图像灰度化,然后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聚类并按类着色还原为彩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混合小波基的阈值去噪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去噪方法,它将多个不同特性的正交小波基进行线性混合构成一个新的小波基,该混合基兼有多个小波基的特性,能较好地表示复杂图像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去噪效果。该方法中混合系数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对混合基的去噪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线性混合小波基图像去噪的原理,然后在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个小波基混合的混合系数选择方法,并以其为基础实现两个以上的多个小波基混合。大量的实验表明,用该方法选择的混合系数,混合基的去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对小波图像去噪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图像去噪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去噪领域.在对日前小波图像去噪文献进行综合的基础上,描述了信号奇异性,并阐述了三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最后对小波去噪方法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图像小波域分形编码为基础,研究了一种新的图像去噪方案.该方案在图像的小波域上,通过预测校正算法,利用含噪图像的小波系数对无噪图像的FW码进行估计,并通过FW解码和小波逆变换获得去噪图像.实验证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并可以有效地保护细节.  相似文献   

16.
图像修复是修复图像中破损区域的信息或去除图像中多余的物体的技术.基于全变分模型(TV)的彩色图像修复,由于求能量最小时图像的Euler-Lagrange等式在整个图像区域内有效,尽管在降噪的同时也能进行修复,但不能很好地保持彩色图像的轮廓信息,处理边界比较模糊.故提出对含有噪声彩色图像先进行降噪,得到好的降噪图像,再对降噪后的图像进行修复.即通过判断像素点是否在修复区域内部还是外部来确定λe取值,得到了分别用于彩色图像修复区域外部降噪能量方程的降噪梯度下降流方程,和用于彩色图像修复区域内部修复能量方程的降噪梯度下降流方程,完成修复区外部的图像降噪和修复区内部的图像修复.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既能很好的降噪,保持彩色图像的清晰边界,又能取得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图像去噪时产生的“阶梯效应”、边缘线条上的光滑性和线状结构不易恢复性,提出基于图像分解与边缘检测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用图像分解与边缘检测模型将噪声图像分解为结构部分和纹理部分,并提取边缘信息,然后根据边缘指示函数用P—M扩散和相干增强扩散结合的方法对纹理部分去噪,最后将去噪的纹理部分与结构部分组合得到去噪图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图像去噪的质量,有效避免了扩散中产生的“阶梯效应”,较好地保护了边缘信息,恢复其光滑的线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小波基联合图像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小波基联合图像去噪新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多个小波基分别对含噪图像进行分解、阈值处理和恢复,得到多幅恢复图像,然后根据像素点邻域的方差对这些图像进行加权融合获得最终去噪图像。该方法充分体现小波基的多样性和图像的局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比单一小波基方法和已有的多小波基联合方法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基于颜色对人类情感的影响,采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算法完成天气图像的情感分类。同时,为了提高分类的准确率,采用了全局颜色直方图和局部颜色特征相结合的策略。实验表明,达到了较理想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