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宁 《兰台世界》2017,(7):104-107
伪满时期,东北交通事业的发展受到日伪当局的异常重视。日本侵略者为实现殖民统治,对海、路、空交通体系进行的严格统制。统制手段多元、统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交通营业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还包括了交通税务的管理。日伪当局不仅通过垄断交通经营、控制交通税收,谋取了大量利益,而且通过交通统制有效维护了殖民统治,对东北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莉 《编辑之友》2010,(12):118-120
抗战时期,山西大片国土沦为敌占区.日伪政权深感仪依靠武力难以实现对沦陷区的全面控制,便不断加强文化渗透和新闻舆论控制来强化其反动统治.日伪政权加强新闻舆论控制的重点,是在山西沦陷区建立起完全由其操纵的法西斯新闻出版机构,出版一系列日伪报纸、期刊、图书等等.  相似文献   

3.
侯煜  李天伦 《新闻战线》2013,(1):105-106
美国新闻学家约斯特说:"新闻是报纸的身体,它表示出报纸的形式及外貌,而社论则是报纸的灵魂,要是没有灵魂,身体就等于木乃伊了。"有思想的评论,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评论;有思想的舆论引导,才是最具影响力的舆论引导。新闻媒体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评论引领思想,在启迪思想中凝  相似文献   

4.
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地区横征暴敛,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大肆掠夺各种资源,进一步恶化了东北地区普通民众的生存环境,城市平民、农村农民、劳工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5.
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的整体优势鲁言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领导和掌握的重要新闻舆论工具,应始终如一地强化喉舌功能,正确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并发挥新闻媒体间的舆论整体优势。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下,一些新闻媒体“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观念甚强,“...  相似文献   

6.
李畅 《兰台世界》2017,(19):109-11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控制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陆续推行殖民教育政策,主要涉及教育方针和教育法令法规两方面。从伪满时期东北高等教育政策的嬗变中可以看出日伪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急功近利之心,予当今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方面以反思。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8):29-33
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宣传战"概念提出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宣传"在总力战框架内的定位与功能。在此基础上,透过新闻统制这一关键环节,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内推行的新闻统制的具体形式与内容。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由宏观到具体深入把握华北沦陷区内报刊的特征及其在日本宣传战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术界从传播的视角对袁世凯政府在二十一条外交事件中的反应及新闻策略在整个过程中的运用方面研究很少。本文拟对袁世凯政府二十一条密约从泄露到交涉时期的新闻与外交互动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认识袁世凯对新闻媒体和新闻舆论的操控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言论是新闻媒体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新闻舆论的主要声音。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们首先是从言论中获得的,言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一些报纸在重视抓好新闻版言论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副刊的言论经营,尤其是晚报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晚报副刊同样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任,对言论的忽视,就会削弱副刊的思想性和引导性。  相似文献   

10.
陈李君 《兰台世界》2024,(1):136-139+144
伪满洲国的黄金走私始于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后的关税提升,兴于日伪策动的华北走私。黄金走私最主要的原因是朝鲜、伪满、天津等地的黄金价格不一致,导致走私者有很大的利润可图。走私者借助陆路、海路等途径从朝鲜、伪满洲国走私黄金。黄金走私促使日本加大了对伪满洲国的黄金统制与金矿开发力度,加速了其对东北黄金资源的掠夺。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因为借助了大众传播工具、借助了新闻媒体的特殊地位,而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在《楚天都市报》调查中心举行的1998年冰箱品牌认知调查活动中,有一项关于“传媒对购买冰箱的影响”的调查显示:报纸为44.3%,电视为24.3%,广播为0.4%,杂志为1.2%,人际传播为21.5%,其他为8.3%。新闻媒体对公众购买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高达70.2%,而其他两种渠道仅为29.8%。新闻舆论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之大,公众对新闻舆论的信赖程度之高,得见一斑。 但是,目前新闻舆论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是新闻舆论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发言手段,是新闻媒体的灵魂,是体现新闻媒体的政治倾向、政策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旗帜。特别是在今天,不仅仅报纸中常有新闻评论的出现,广播、电视以及新闻刊物都常常通过发表重要的评论,阐明重大新闻的性质、意义,藉以影响、引导社会舆论。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性报纸,特别是电台、电视台对新闻评论往往忽视其重要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认为不外乎有以  相似文献   

13.
新闻言论,是报纸上常见的新闻体裁和文章品种。它虽然常以正文楷体字的形式见诸报端,不像消息那样有新闻电头和要素,但其阐述思想观点之新、之快、之真、之深的新闻属性,同其他新闻体裁是一样的。写好新闻言论,对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彰显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央部署全国新闻单位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重点提高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以及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新闻战线积极响应,整个新闻界面貌为之一新。新闻媒体的报道少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不少都市报、晚报都在进行大规模改版,更注重新闻的温度、读者的感受。这种变化,代表了未来纸媒的走向,这也是在新闻战线进行"走、转、改"大背景下,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具体体现,即坚持"走、转、改",形成正能量舆论氛围。提升报纸的温度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报、晚报意识到,在当下,报纸要"为百姓谋利益",就在做好传统的新闻宣传、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党报是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主力军葛和新最近,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搞新闻工作,对政治问题必须头脑清醒,要政治家办报。这就十分明确地要求报纸等新闻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不懈地用正确舆论引导人。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各种新闻媒体讲政...  相似文献   

18.
舆论引导,一般是指运用新闻媒体等宣传工具将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引向一个既定的目标。新闻媒体,无论是平面媒体的报纸、新闻杂志,还是立体媒体的广播、电视,或者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功能和任务都是通过事实本身和议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它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主题新闻战略突破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与主题新闻的战略突破 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时代要求,是新闻媒体的根本职责,是电视媒体坚持"新闻立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多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以主题新闻选择为战略突破口,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收获.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维系媒体公信力的重要准则。随着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虚假新闻时常出现在报纸、电视和广播中,误导公众舆论,传播混乱信息,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更给新闻媒体在广大读者中的地位和威信造成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