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126页练习第一题:甲、乙两同学推一张桌子,甲用30N的力向右推,乙用50N的力向左推,两力沿同一直线,桌子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教师教学用书》上给出的答案是:合力F=F乙-F甲=50N-30N=20N,F的方向与F乙的方向相同,向左。笔者认为此答案只能在地面光滑的特殊情况下成立。桌子将在合力F的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若桌子与地面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f≥20N,桌子将保持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若桌子与地面最大静摩擦力f<20N,桌子受到的合力应为(20-f)N,桌子也将向左加速运动,只是加速度比地…  相似文献   

2.
在“机械能”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 1所示 ,质量相等的三个物体A、B、C用一根柔软轻绳通过两个定滑轮连接 ,定滑轮间距离为L ,当物体下落高度为多大时 ,物体C的速度最大 ?人们一般是这样分析的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图 1时 ,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那么物体C何时所受合力为零呢 ?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直在争论 :其一是 (如图 2所示 )∠MCN等于 1 2 0°时MC、NC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物体C的重力 ;其二是物体C在此处受到的合力根本不是零 ,原因是物体C从O处加速下落 ,物体A、B分别加速上升呈超重状态 ,则MC、NC拉力…  相似文献   

3.
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向上B.6N,向右C.2N,向上D.0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分析错因是不加分析地套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5 4面中有一道习题,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题目1 质量是2kg的物体,受到互成90°角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 4N ,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图1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该题的解答过程值得商榷,其解答过程是这样的:原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F =2×1 4×cos 45°N =1 9.8N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Fm =9.9m/s2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与两个力的夹角都是45°,如图1所示.显然,编者是把这两个力的合力F当做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合了.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  相似文献   

5.
1 阅读教材带来的收获 笔者在阅读了人教A版教材《数学2》和《选修2-1》 中的《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三章内容后,受到的最大的启发是"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阅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这节时,首先遇到了如下问题:三个大小都为2000N的力F1,F2,F3提一块重为500kg的正三角形面钢板,钢板将会怎样运动?这三个力至少为多大时,才能提起这块钢板?(详见教材).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 1.力的作用效果是:①——;②——.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 3.某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直线上受到10N和4N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是——N或 N. 4.重50N的物体悬于氢气球下随气球一起匀速上升,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当悬线突然断裂的瞬间,物体的运动方向——. 5.如图1所示,用1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时,木块所受的合力等于——,所受的磨擦力大小为——N,方向——,墙壁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 6.…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126页练习第一题:甲、乙两同学推一张桌子,甲用30N的力向右推,乙用50N的力向左推,两力沿同一直线,桌子受到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教师教学用书》上给出的答案是:合力F=F乙-F甲-50N-30N=20N,F的方向与F乙的方向相同,向左。  相似文献   

8.
<正>若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则有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然与第三个力等大而反向,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解决平衡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若不涉及定量计算的动态平衡问题,图解法更直观便捷,此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做辅助圆法.具体问题适用于图解法中的哪一类,下面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力学研究发现,一个物体同时受多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其效果与原来的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样的力叫做合力。若这几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则这些力称为共点力。若共点力的方向相同,则效果较大(零度时合力最大);方向不同时,则会有部分力被抵消。  相似文献   

10.
一、不定项选择题1.在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夹角的关系图线,由图像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N≤F合≤10NB.合力的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N≤F合≤14NC.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2N和8ND.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6N和8N2.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C.摩擦力大小一定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D.摩擦一定会生热3.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外力F撤…  相似文献   

11.
平衡力是指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所受的合力为零,在初中物理中,主要讨论两个力的平衡;而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是等价的:当物体处在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合力必为零,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在平衡状态。例1一个重0.2N的冰雹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落,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N,方向。分析由于冰雹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合力必为零,又它在下落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0.2N,方向竖直向上。…  相似文献   

12.
问题作用于同一物体的三个力,如果这三个力的大小均相等,而合力为零,那么这三个作用力的方向两两互成120°. 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可变为一个复数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支持力的合力与支持力的夹角称为摩擦角.由于动摩擦因数μ=f/N是一个定值,所以当接触面上的支持力N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f发生变化,它们的合力也发生变化,但合力的方向是不变的,利用这一特点解决一些问题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学问题,就要解决好力的平衡状态.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这两个分力势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本文我们来用三力平衡作图法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在大量的三力物体的平衡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已知两个力,求第三个未知力.  相似文献   

15.
力与物体的平衡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大家普遍认为此部分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记知识点,更要注意方法的总结。一、用矢量三角形定性分析动态平衡问题三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动态平衡,而三个力又符合以下特点:一个力是恒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化,用矢量三角形分析这类动态变化问题尤为简单。具体方法是:将方向不变的力作为第三个力,即另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确定了,将恒力作为第一个力,则从恒力的矢量末端到合力方向线上任一点的连线就表示第二个力.从题设角度的变化就可直观看出各力的变化了。  相似文献   

16.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时为了方便,力的平行四边形也可以用力的三角形代替。利用几何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可以化简多个力的共点力。解决此类问题要善于观察,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成平行四边形。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分析。例1如图1(a)所示,在△ABC中任取一点O,E、F、G分别为三条边的中点,OE、OG、FO分别代表三个力,则代表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是:()  相似文献   

17.
题如图1,重500N的均匀正三角形钢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它的顶点处分别施加力F1、F2、F3,每个力与同它相邻的三角形的两边之间的夹角都是60°.大小均为200N.问这三个力能否提起钢板?要提起这块钢板,这三个力至少为多大?  相似文献   

18.
“合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若干分力的代数和。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设F_1和F_2是两个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分力,按力学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求出两个力的代数和:F_1+F_2=F_3。如图一所示。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分力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合力最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分力要作用于同一点,二是两个分力夹角最小。即使多个分力也仍然满足这样两个条件,用一个物理中合力原理与学校内部管理类比,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应善于发挥学校内部机制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学生学习物理第一次综合应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可用较多方法,比如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交分解法等.同时解决多个物体的平衡问题时还要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对学生来说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高.本文就共点力平衡的几种基本方法进行探讨.共点力平衡的一般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画力的矢量图;4.运用力的合成法或分解法建立方程求解.方法一解三角形法若物体处于三力平衡,则其中两力的合力必与第三力等大、反向.那么,这三个力平移其中两个,必能围成一个矢量三  相似文献   

20.
高考题单纯考查简谐振动的题目相对较少,谐振思想和模型却一直渗透其中.谐振问题一般从3个位置、2个角度分析.所谓3个位置就是平衡点和2个位移最大点. 2个角度一是能量的角度:3个位置机械能均守恒;另一个是力的角度:平衡位置合力为零、速度最大,位移最大的点合力最大,速度为零.下面就以谐振模型分析方法为指导透视几道高考题,其特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有振动,难点是在振动过程中捕捉状态点,列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