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喜欢春天     
课型:综合课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五线谱本五年级音乐教材的创作内容整合而成。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意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思路:本课试图从学生熟悉的有关春天的歌曲入手,以学生自己所画的图画作铺垫引导器乐曲《春之声圆舞曲》的欣赏,自由想象出动作感受春天的美景,然后学习歌曲《喜欢春天》第一段歌词引出第二、第三段歌词的创作,最后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出创作内容,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整堂课体现新课程“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  相似文献   

2.
吴良萍 《教师》2014,(28):109-109
正《英语课程标准》在阐述小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一级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生要能唱英语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这些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节奏欢快的英语歌曲和歌谣既丰富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又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每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 《春天来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模唱曲《布谷》和歌曲《春天来了》三项内容组成。本课时要教学的是歌曲《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4.
案例背景说明:《春天来了》是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人音版实验教材小学第四册第一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春天来了这个主题,安排聆听曲目《嘀哩嘀哩》、《春晓》,两首表演歌曲《大树妈妈》、《郊游》和创编活动三块内容,创设了“春天来了”的情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春天”。以听觉为先导大胆的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综合”,让学生在听中学,听中思,听中做,听中创,充分感受听觉艺术的迷人魅力,使本课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陶陵宇  江澜 《儿童音乐》2008,(11):71-73
一、教学内容:《春天举行音乐会》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二段体的大调歌曲,歌曲旋律的情绪活泼,和声的内涵明确,富有儿童情趣,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A段是四个乐句组成的平行结构,第二乐句的起音与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生在一级时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在二级时能学唱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可见,歌谣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教版英语教科书的编写遵循了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每册教材中都编写了相应水平的歌谣内容,而这些歌谣都服务于单元里的语音、词汇或句型的教学,其真正目的就是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中的歌曲《音乐小屋》.《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歌曲情绪轻松、愉快,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儿童演唱和表演,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入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教材分析:一、歌曲《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波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如诗如画一般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9.
课型:综合课教材分析: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式的创作歌曲,五声降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应注重将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与课外读本,如《剑桥少儿英语》《朗文新派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英语悦读》等相结合,挖掘各类读本的优势,创编具有学校特色的三类校本教材:1.低年级英语儿歌校本教材——让学生多聆听、多吟唱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英语歌谣和歌曲,在聆听与吟唱中拓展视野、受到熏陶,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2.中年级英语经典故事教材——让学生多朗读、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背景:《春天来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和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体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了解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培养一定的环保意识。二、教师准备:反映春天特征的音像、图片资料,以及平时拍摄的一些反映学生各种行为的照片。三、学生准备:1.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公园或田野里去找春天,并记录春天的特征;2.搜集反映春天特征的图画、歌曲、诗歌。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老师头戴一个花环出现)…  相似文献   

12.
年级:一年级教材:人音版试用教材第二册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课型:综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思路: 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情绪入手,围绕着唱歌曲  相似文献   

13.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它的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曲子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四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全曲结构规整。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听、唱、奏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一、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1、用导言引出课题,如:人们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么春天究竟在哪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的歌曲。板书课题:《嘀哩嘀哩》。2、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感受春天的美。“嘀哩嘀哩”是小鸟的叫声,引导学生追随小鸟的叫声,去看幻灯片:(1)山青了,树绿了,小朋友们,你们说青山绿树,这样的风  相似文献   

14.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勤恳踏实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一定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同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感受X 与X X 的时值,同时能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按节奏创编动物歌谣. 教学设想:在歌声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湘艺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附点节奏,感受歌曲快乐的旋律;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等.  相似文献   

17.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用眼、鼻、耳、心发现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光的美丽。2.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想说、爱说、会说,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大胆地和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18.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1课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指导学生演唱。2.感受妈妈、祖国母亲的爱。  相似文献   

19.
《神州谣》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童谣。歌谣短小而意丰,句式整齐,韵脚交替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整首歌谣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教学本课,在识好字词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童谣的有趣、感受祖国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第1单元《春天》中的歌曲《小雨沙沙》,这是继《布谷》 之后的又一首歌唱春天的儿童歌曲. 《小雨沙沙》为2/4拍,一段体.歌词生动形象,富有童趣,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的喜爱.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