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2.
王水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张黝黑的脸庞,那是多年来在新闻和事业的道路上历尽曲折磨练而形成的光彩……。1976年12月,王水林由老家湖北入伍,来到了南京军区某坦克师修理连,当了一名无线电修理工,还担任片战一上文化普及课的教员。那时,他用螺丝刀修理无线电!或是站在黑板前讲课的时候,是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上记者”的,说来凑巧,还是一位采访他外J战士报道员把他引上了新闻之路。一次,~位报道hi采访了他的事迹后,把写好的稿子拿给他看。他仔g田看了几篇,暗自掂量,这样的稿子自己也能写,别人能当报道员,我为啥不能…  相似文献   

3.
邮局,紧急追稿业务助理员宋士兵在全军6次将光纤应用到油料管理上,研制出了大罐光纤遥测系统,已申报了国家专利,报道员小张根据这件事写了篇稿件。稿子发走后,他向仓库主任牟善增作了汇报。当牟主任听说他把“申报国家专利”写成“获得国家专利”时,斩钉截铁地说:“不发稿件也不能写假新闻!”牟主任当即对小张进行了批评。随后,他亲自带车到驻地华丰邮电局前去查找稿件。忙活一上午,终于从上千封信中找出了那篇失实的报道。当他把稿子修改厂一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山沟里的“新闻发布会”“报道员请注意记录,下面由保管一队队…  相似文献   

4.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常常因为稿件时效性不强而“告吹”。我向一位老报道员讨教,他开导我说,搞新闻要“打提前量”,估计一定要发生的事实,可以提前5—10天就把稿子写好,尽快发走。不然,稿子到了编辑手里,往往就成了“马后炮”。我不明白,为了不使稿子成为“马后炮”,就得“打提前量”吗?36232部队张景奇张景奇同志:那位“开导”你的老报道员说的话是不可听的。新闻报道稿件的确应注重时效,有时候,一篇稿子的时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稿子的成败。但是,提高稿件的时效性,主要靠快采快写快发,而绝对不能用“打提前量”的…  相似文献   

6.
在遥远的西部,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某分部,政治部主任李英民用一腔热情为报道员撑起了一片绿荫,营造了一个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1997年,李英民上任该分部政治部主任后,无意间听到了这样一段顺口溜:“采访无车干瞪眼,写稿手指磨出茧,一个电话转半天,急写快发误了点,一年到头空喜欢。”什么意思?他严肃起来。当他通过了解得知,原来分部部队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大多数单位在200公里以外,报道员采访困难。驻地离新闻单位远,一篇稿子在邮寄中快则七八天,慢则十天半月,没等到编辑手中,新闻就变成了旧闻。报道员没…  相似文献   

7.
在济南军区某“双大功团”,政委黄元宰、主任韩建平以及宣传股长迟建忠都曾从事过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如今,这些老报道员又与报道组的新手们结成了对子,展现了新的风采。政委撑腰杆。报道员小李思想活跃,尤其对在部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敢于反映、敢于曝光。有一次,他的一篇写问题的稿子由于触及到一位连队主官而受到非难,对方还扬言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这之后,小李遇到类似有价值的线索也因有顾虑而不敢动笔了。为此,黄政委亲自找到小李鼓励他:“不要怕,只要是对部队建设有好处、不失真,你就大胆去写、大胆去投,有我为你撑腰。”…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团级编制的后勤医院来说,能一年在报刊、电台见稿百篇是不容易的。报道人员都说,这成绩应当首先归功于“老报道”出身的政治处主任沙锦军。“选种”医院报道面比较窄。有人把医院宣传报道工作说成“有心栽花花不开”。”沙主任却说,事在人为。要把报道工作搞好,首先要有人才。而眼下,政治处编制只有4名干事,一名老报道员,既放电影,又办简报,成了公差兵。为了充实报道力量,沙主任把工作重新作了调整,除了把这名报道员专职专用外,又从战士中挑选了业余爱好新闻写作的人才,建立了报道组。没有办公室,他把医院分给他的一…  相似文献   

9.
李明在政治处当主任的时间正好与“抗战”的时间相吻合,他自称是基层新闻队伍里的“老班长”。经他发现共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有的成了他的“上司”,有的成了地方报社的记者,有的成了政府机关部门的“要员”,可他仍然还是八年前的他,继续干着政治处主任这一团里的“新闻长官”。在战士报道员中,小李是最有出息的,3年来,经李主任的精心调教和自己的奋蹄扬鞭,已在军区小报上小有名气不说,时而还能登登《解放军报》大雅之堂。可时光在萨,岁月似乎太匆匆,眼看小李就该退伍回贵州老家了,让这样的“小星星”走了,太可惜了,应帮他…  相似文献   

10.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11.
湖苇 《军事记者》2002,(11):67-67
空降兵某部的新闻报道工作曾一度出现滑坡现象,这引起了刚上任不久的政治部刘培忠主任的重视。为使新闻报道工作走出低谷,刘主任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支持新闻报道,调动了报道人员的写稿积极性,使师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真实和诚实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原则,然而,有些报道员上稿心切,往往置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于不顾,致使新闻稿件发表有余,价值不足,在舆论上产生误导,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一次,报道员小王听别人说了一件事,回到办公室写了一篇以新兵跳伞期间发生的趣闻故事为内容的稿子,送给刘主任审核。刘主…  相似文献   

12.
当上报道员,踏上新闻这条路,多亏了新兵班长为我找到“良师”,多亏了《新闻与成才》助我一臂之力。刚入伍听班长说,到政治处干报道能成才,并列举连队历史上选为报道员的战士如何成才的实例来吊我的胃口。于是,当报道员成为我唯一的心愿。但酷爱报道员工作的我却一次次与报道员失之交臂,为此我感到心灰意冷,干工作也提不起半点精神。班长看出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一旁:“当不成报道员有什么好伤心的?不是‘正规军’也可以干出个样子来让别人瞧瞧。”接着班长又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只要你能吃苦学,吃苦写,稿子肯定能见报。”班长真…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写作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报道员稿子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却很难被编辑看中,而把它写成短短几句话,却会深深打动编辑和读者。可见在新闻写作中,语言的质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当然,稿件的质要以一定的量为基础。但量多却不等于质高。对要写的内客吃不透,拿不准,写出的稿子纵然洋洋千言,结果却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有的报道员写的稿子本来问题抓的不错,但让编辑退回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写”,结果像雪球,越滚越厚,不仅文字长,而且空杂,语言的数量增加了,而质量却降低了。语言的质决不能理解为华丽…  相似文献   

14.
“写稿宁可不上报,也不要搞假报道!”济南军区某团政委彭乃更时常给报道员敲这个“警钟”。彭政委敲“警钟”不是敲敲而已,而是通过敲“警钟”使报道员将压力化作动力,既严肃认真又勤奋热情地搞好报道工作。为了帮助报道员过好“名利关”,他每季度都要结会形势给报道骨干上一次思想修养课,要求报道员不能为图虚名瞎编乱造“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次,报道员小李听说团里出动800多人,利用大年三十、正月初二两天时间,为驻地安阳钢铁公司抢卸炼钢用煤300余吨的事后,写了篇《煤冻——炼钢厂除夕告急,出动——子弟兵无偿支援…  相似文献   

15.
146医院党委坚持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由报道员和各科室报道骨干参加的新闻“会诊”会。根据当月新闻报道情况,对未能见报的新闻稿件进行“会诊”。由新闻干事针对报纸各专版、专栏的特点和要求,具体分析稿件未能见报的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介绍下一步打算。医院政委、主任对新闻报道情况进行总结,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医院的总体设想,并结合自己写作的经验和体会,解答报道员提出的问题。这一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报道员及报道骨干的思路,又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报道素材。自开展这一活动以来,有效地提高了该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成绩。146医院每…  相似文献   

16.
在驻疆某师,提起政治部主任陈作明,都称他是“实心眼”主任。这里撷取的是他务实求真抓报道工作的三件事。抓实“宁可一篇稿子不见报,也不能加水分写失实虚假的报道。”这是陈主任时常提醒报道员洛守职业道德的警言。一次,战士小张写了篇某连长兄弟般爱兵的通讯。文中说连长每月为战士家写信30多封介绍其成长情况,并为贫困的战士家寄钱接济。陈主任审稿后不大相信。他是个细心认真的人,经了解并非报道中说的那么“突出”,其中的数字也有出入。于是,他严肃地指出了这篇报道中“水分”多的问题,并给小张辩证地分析报道先进人物不能一…  相似文献   

17.
红花的美艳,是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江苏省泗阳县人武部部长王军生就是这么一位甘当绿叶的人。在他的关心帮助下,泗阳县人武部不但连续6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而且成为一方新闻报道员成长的沃土。宁愿不上稿也不能造假。王部长当战士时写过报道,深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在平时,他经常提醒报道员要深入学习,有务实的采访作风,确保每篇报道的真实性。在部里,谁要是为了上稿而想点子,随意拧角度,那稿件到了王部长那肯定要卡壳。报道员小张到人武部当报道员两个月了没上一篇稿子,急得团团转。后来他想了个法子,找了几个女民兵搞训…  相似文献   

18.
提起某“双大功团”政治处主任韩建平,大伙儿都喊他“三多”主任。究竟是哪“三多”?看了下面几件事,您就明白了。来信多每天韩主任的桌子上都摆着满满一大堆信,可大多数信封上既没有邮票也没有三角戳。是告状的?还是检举的?您可都猜错了。这些都是他的学生交给韩主任的“函授”作业。为了提高连队业余报道人员的写作水平,韩主任亲自办起了“新闻写作咨询点”,通过和报道员们的交流,解难释疑。对每个基层报道员的来信,即使工作再忙他都做到每封必复。为了改好一篇稿子、讲清一个道理,韩主任常常一忙就是深夜。一次,由于参加上级…  相似文献   

19.
某仓库主任王本才总爱给报道员出难题,从而逼着报道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向高标准迈进。该库先后有4人在他精心“修剪”下成长为过硬的报道骨干,并调入上级机关工作。报道员李兵文笔不错,写报道近半年,先后有多篇小诗歌、小散文见诸于报端。李兵为此而沾沾自喜。有天晚上,王主任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一些《条令》、《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及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中的部分内容,小李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看着小李为难的样子,王主任说:“上级的规定和要求是用来指导部队工作的,这些起码的东西都没掌握,怎么能写出有分量的…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来有人可能不会相信,一个刚刚由三个新闻“门外汉”组成的报道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稿80余篇,使该团报道工作由落后跃至全师第二位。这,恐怕只有报道员们心里清楚:都是让马主任给逼出来的。“增婆娘”——’‘巧媳妇”“巧媳妇尚难为无米炊,懒婆娘更难做缺粮饭,要想写出好文章,首先肚里必须有货”。这是马主任常对报道员们讲的一句话,他也是本着这条原则帮助报道员充实“货仓”的。因工作需要,团原报道骨干调走,新补充人员基本都是新手,有的甚至连新闻ABC还不甚了解,写的稿子也总是干干巴巴、空洞天物,一些本来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