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珍与陈三立两人诗风有共同特点与联系,前人以此派诗风为“生涩奥衍”。然两人诗学主张与诗的内容以及诗艺方面有异同:均有忧国忧民之心,写人不敢写之题材,抒人欲发而不能发之真情;为诗国开新世界;陈三立步踪郑珍,渊源韩孟,不同的是,郑诗有元、白之平易,擅用白战手法,用于写家事、写世相;陈诗学黄山谷,炼字奇警。清后期诗坛,有这两座高峰相呼应,是诗史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郑珍以忧国忧民之情融入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其诗被称为郑珍时代的"诗史"一点也不为过。郑珍诗与杜甫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诗歌所反映出的生命悲剧意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在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及思乡孤独的个体之悲和社会之悲两大方面,体现了郑珍和杜甫两位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郑珍的诗风格平易流畅,平易之中见真情,诗中富于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以其诗风雄于清代诗坛。《南阳道中》以“道”字为题眼,“望”字为诗眼,描绘了道中的风物动态,托思绪以赋情怀,是一首很能体现郑珍诗风的诗。  相似文献   

4.
郑珍作为近代“宋诗派”的杰出代表,秉承宋诗派的诗风,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其诗歌自成一家面目。通过对郑珍与韩愈、白居易、苏轼三住大家的比较,可以发现郑珍凭其深厚的经学积淀。渗融以时人鲜有的健康心态——率真、豁达的个性,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诗风:于苏诗的横肆中见纯真,于韩诗的雄奇中见质朴。于白诗的平易中见不俗。  相似文献   

5.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6.
曹丕、谢脁之诗,意境“清”而情感“怨”,都具有“清怨”风格特征。但因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志向抱负、不同的人生际遇及不同的文学主张等因素,二人之诗于“清怨”中又各有其特点,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7.
郑珍虽然是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本人却反对诗分唐宋,而且在其诗歌创作中也表现出对唐代诗人的学习,文章从对郑珍诗歌风格及内容的分析中探讨了郑诗与唐诗之渊源。  相似文献   

8.
郑珍之所以被誉为晚清一代大儒,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有着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在其诗集《巢经巢诗》中得到集中的表现,其深挚凄婉的人伦亲情、至真至诚的朋友之谊以及忧时伤事的民生之悲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这是诗人对儒家仁爱精神的形象演绎。  相似文献   

9.
“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重要概念。中唐前期“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清”理念的文笔实践。他们的山水诗体现了清静、清冷之美,田园诗显示了清淡、清纯之美,现实生活诗蕴含着清闲、清苦之美,心境感悟诗表达了清空、清虚之美。十才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其诗歌中塑造出这种美。这些诗作中的“清”之美,不仅继承了前人诗歌中“清”方面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后世对“清”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历十才子”诗歌中“清”之美在古代文论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郑珍全集》,仍有少量佚诗、佚文未收入,如2003年第5期《文学遗产》发表的17首遗诗则是。文章介绍了郑珍的信函三件、文二篇。信函有两件是致莫友芝的,第一件谈遵义知府平翰考证鄨国的文章录入府志建置中;第二件谈莫友芝选地安葬亡父及郑珍代贺长龄撰府志序事。另一件是同治二年初写给妻弟黎兆祺的。当时号军在遵义活动,地方不宁,他拟带上全家入川避难,其情状十分凄苦。文二篇是为唐树义、唐焯父子写的传。郑珍偏《播雅》24卷,不录生人诗。出版后唐氏父子即亡,郑珍又将二人诗编为一卷,并写叙传附24卷之后。郑珍去世后两年,才由唐氏后人刊印。对郑珍佚文的搜集研究,我们对郑珍或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郑珍的诗论及有关诗派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说:“咸同以来,竞号宋诗,只益生硬,更无余味。稍有可观者,反在生长僻壤之郑珍、黎简辈……”。这一段话,究竟是说郑珍就是“号宋”者,还是说郑珍诗风近宋,而并不倡宋?没有明言。到刘大杰先生,则断言郑珍是在倡宋了:“道光以降,有一部分作者,喜言宋诗。何绍基,郑珍、莫友芝倡之于前,所谓同光体者如沈曾植、陈三立诸人继之于后……。”①同光体一些诗人宗法宋诗,树起宋诗派大纛,标榜程恩泽、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陈衍的高足胡先骕甚至推  相似文献   

12.
盛唐诗人王昌■称“诗家夫子”,盖出于同辈人的戏称,然史籍阙载,无以复按。《后村诗话》云:“史称其诗句密而思清。唐人《玻璃堂图》以昌龄为‘诗天子’,其尊之如此。”“诗天子”或为“诗夫子”之误, “其尊之如此”,是刘克庄对“诗夫子”的一种理解,未必符合原意。当代文学史家称王昌龄“诗家夫子”,则本之于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江宁令”为“江宁丞”之  相似文献   

13.
郑珍、陈三立与钱锺书,都在其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取法宋诗讲求学问出处、善于煅炼字句的特点:郑珍诗风奇奥而又平易,因题材不同而手法有异,奇奥的一面接近宋调;陈三立师法郑珍,讲求造字炼句,诗多郁勃之气;钱锺书作诗亦受宋诗影响较多。可以说,近代诗坛的宗宋倾向是诗人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创作的超越与突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被晚清尊为“西南巨儒”的郑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贵州诗人。他除短时间到湖南、云南和入京应试外,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贵州。他的诗不仅写贵州百姓的贫困和悲惨,贵州的风俗和人情,而且大量的是写贵州的奇山异水。郑珍一生官小家贫,但由于他的“贪奇及玩僻”,以先得胜境为快,以独入幽峻为乐,具有非凡的创新开拓精神。诗人在《两洞诗并序》中写道:“尤于性宜独怪,距城近当,水陆孔道而无一人昌其灵孕者,盖雅流名公卿径由郡下,率信宿,辄卒卒舟与去,自无由识其胜。官兹者例拘束宦态,而此又无用宦态之路。则亦不得而识,不暇与,不自强,皆失之。以故能游者乃余独也。”可见他表现出谢灵运一般探险家的气魄。 中国幅员辽阔,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山川景致曾为历代诗人们所倾倒,干百年来吟咏不绝。然而,贵州地处僻壤,交通闭塞,一向被视为“蛮痔之地”,除明代徐霞客偶一涉足,写下有关岩溶地貌的游记  相似文献   

15.
郑珍的诗共900多首,疾病诗就占了约50首,他的疾病诗细致记录了他患疾染病直至逝世的全过程。疾病给他的身心带来了巨大影响,他在疾病诗中表达了思亲念友、关心农事的情感和反思科场、抗争天命的思想,呈现出沉郁悲凉的风格。此外,他疾病诗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他艰难的心路历程,侧面折射出晚清边陲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王象春论     
晚明山左诗经历了一个由标举齐风到宣扬禅诗、侠诗的演变历程。明末山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倡导禅诗、侠诗,欲“重开诗世界,一洗俗肝肠”,其《问山亭集》之诗“自辟门庭”,其“箕踞悲歌”,抒写末世士子的侠戾之情与兀傲之气,而其清隽神秀之作亦极具艺术价值,并且透出王士Zhen“神韵”诗的端倪。  相似文献   

17.
郑珍为诗,濡染于其师程恩泽,而与同代诗家祁寓藻、何绍基、曾国藩俱有宗宋倾向。但论者每谓郑诗师法韩、孟,并取元、白。其实郑诗取于韩盂,要在学问与脱俗两端,接引元白而去其俚俗,亦于二者为然。郑珍在创作上并溯韩、孟、元、白,却十分切合黄庭坚诗学强调学问和力避凡俗的基本主张,正是在这一根本的方面,郑珍诗显示了与山谷诗学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8.
“清”是集中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并在某种度上与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诗美概念。它作为古典诗歌美学的核心概念,具有由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基本内涵。施氏诗“清”的形成,主要借助于澄清而灵动的“流水”意象去表现其清淡、静和的心境,从而形成“清”之意境。  相似文献   

19.
师心如兰     
汪淼 《师道》2008,(1):1-1
“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早在两千多年前,兰花就贵为君子之花,是历代文人墨客偏爱之物。孔子、屈原、陶渊明、王维等诗人就爱兰养兰,吟之以诗。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先生爱兰,以“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颂词赞美兰花孤高芳洁的美好品德。张学良将军以一首哲理诗咏兰:“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相似文献   

20.
唐人诗文中的“清词丽句”,既是一个审美概念,又属于诗学的范畴。将“清词丽句”作为“一种艺术特征,一种审美境界,一种诗歌风格”进行认识,是“诗圣”杜甫在对孟浩然于“清”、“丽”之诗不断地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理性总结。其后,创作具有“清词丽句”类审美特色的诗歌,即在中晚唐诗坛上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形成了“清”与“丽”之两途:以刘长卿等为代表的大历诗人主“清”,因“浅切”而著称的元白诗派尚“丽”。至晚唐末期,有“诗谶”之称的韦庄,不仅以毕生精力进行着“清词丽句”类诗歌的创作,对他人的“清词丽句”之作予以高度评价,而且还以“清词丽句”为惟一的选诗标准,将唐代“才子一百五十人”的“名诗三百首”,编成了《又玄集》一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