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 《班主任》2011,(11):5-7
"80后"一直是备受全社会关注的一代人,伴随着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到来,"80后"们开始陆续进入而立之年。在这样一个人生重要的关口,"80后"班主任群体目前究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困扰和困惑,他们又从中收获了哪些成长、反思与感悟?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将带您走近"80后"班主任,为您一一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2.
正对"90后"一代来说,他们正在步入自己的青春倒行时2014年9月开始,他们就不得不拱手让出自己的地盘,站在旁边看着野马般奔腾而来的"00后"们,在初中校园里散着欢地乱跳。这样的情景,"90后"们并不陌生。遥想当年,他们紧跟在"80后"的身后,又何曾不是这样,照着"80后"的屁股就是凶猛的一脚。所谓,时间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在,轮到"90后"们感受这种被踢的疼痛了。似乎是不知不觉间,他们,就已走到了自己的"末路青春"。  相似文献   

3.
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新一代,"80后"青年学生的成长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政治认同感强,理性爱国."80后"青年学生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拥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关心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  相似文献   

4.
赵月敏 《中国教师》2012,(12):78-80
<正>"80后"是倍受关注的一代,在这代人身上凝结着时代赋予的烙印。近几年来,"80后"班主任在整个班主任队伍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他们已逐渐成为班主任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座谈以及分析成长日记等多种途径对"80后"班主任进行整体研究,我们发现,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力量,教育一线最小的"官",他们身上既有同"80前"教师一样的共同特征,也闪烁着自己不一样的光芒。"80后"班主任呈现出很多独特的个性、行为特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扩充,越来越多的"80后"毕业生已参加到大学生辅导员队伍中来。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辅导员,他们的成长和培养面临着不少困难,针对"80后"辅导员的特点,有必要对"80后"辅导员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本文主要研究了"80后"辅导员职业素质的现状、"80后"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及培养"80后"辅导员职业素质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80后”一直是备受全社会关注的一代人,伴随着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到来,“80后”们开始陆续进入而立之年。在这样一个人生重要的关口,“80后”班主任群体目前究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困扰和困惑,他们又从中收获了哪些成长、反思与感悟?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将带您走近“80后”班主任,为您一一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7.
宋强 《考试周刊》2011,(86):25-26
“80后”文学也称为青春文学,被誉为“青春写作”的青年作家们。用他们带有羞涩的笔调书写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动人故事。以韩寒、郭进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自然。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清新纯洁,显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提起服装设计师,我们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灯光闪烁的T型台,T型台上的模特们正迈着轻盈优雅的步伐展现服装之美和青春之美.服装设计师们默默地隐藏在舞台背后,他们用一双敏锐聪慧的眼睛审视着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然而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成长的80、90后们拒绝长大,他们心中有传统文化吗?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又是什么呢?本文论述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深切忧虑。笔者希望全体国人用一颗爱国之心,了解和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并让自己的民族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他设计的方向怎样,蓝图怎样,决定着这个班级的成败,决定着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过程.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几点体会,以便探讨.  相似文献   

11.
80后写手及他们的青春文学在市场的运作下此起彼伏,在80后作家经历着由盛转衰的危机时刻.本文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80后也会有自己真正的作家,但作家不应通过炒作而应是沉积才能成长、成功。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讨论"80后""90后"的问题时,我们是站在自己的价值观上,站在相对成熟的角度上来看他们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道德水准和价值观。这是典型的九斤老太心态,看年轻人不顺眼。"60后"、"70后"成长的过程中,缺点一点儿都不比他们少。"  相似文献   

13.
一、认证审美恢复期的病弱胚芽“80后”这一代写作者已经逐渐分流,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张悦然,正在用自己的文字提醒批评界:他们在迅速成长之中。“80后”是一种有机的文化构成与审美构成。研究者用自己的话语系统制定了一些标本,但他们已经被“80后”的自我成长取消(或是削弱)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说:80后暮气沉沉,感觉不会再爱了。这句话一度让中国80后们大呼悲催,但同时又异口同声地承认自己老了,累了,开始怀旧了。80后真的是"未老先衰"吗?那究竟是他们的错,还是时代惹的祸?  相似文献   

15.
青春印记     
"80后",是近几年来的时髦话题,尤其在70后的口中,"80后"意味着一群特殊意义的群体。提到"80后",许多人脑海里马上会浮现"80后小说",在新近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最新调查结果中,韩寒和郭敬明首次入选"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前10位,这也是近年来"80后"写手第一次进入这份榜单,可见他们在读者心中的影响力。亲爱的高三学子们,在踏进高三的那一刻,你是否还不舍那本《幻城》,在紧张的学习备考中,是否还熬夜看写手们的新作……不管"80后小说"好与坏,至少,在你们的成长轨迹中,这些小说曾给予你们对青春、对生命、对叛逆、对责任的深刻理解。为此小编特别挑选了几篇高三过来人的博文,看看他们对于"80后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的“80后“,承受着快速变化的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时,各个国家的“80后“也深受全球化的影响.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轨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彼此接近过。2008年底,《国际先驱导报》完成了一组全球“80后“的报道,虽然他们身处在不同的国家,身上烙印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他们和中国的“80后“一样,已经登上舞台,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也必将从此开始影响这个世界。对正在“渴望长大“的“90后“来说,他们的观点和经历,也许更有助于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视角.让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加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坐标。  相似文献   

17.
"80后"是指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在某些人眼中,被视为垮掉的一代。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印成长起来的,先是经历了千军万马争闯高考"独木桥",后又面临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再有"天之骄子"的那份自豪。他们熟悉互联网,善于用博客表达自我。他们敢于挑战旧观念,思想直接与国际接轨,眼光开阔,思维敏捷,初步具有全球视野,并少了一份中国传统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在职场敢于挑战,勇于自我创业。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80后"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亟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留学广角     
《神州学人》2013,(7):4-7
中国成都6月8日,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举行的"了解80后的一代"分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秦月飞(右),2012世界小姐于文霞(左)出席论坛,并介绍了各自的成长历程以及80后年轻一代与父辈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管在"70后"、"80后"的"舆论压榨"下,"90后"的面目被"涂抹"得多不堪,但面对强势来袭的"后浪",前辈们也无法否认——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2012年,伴随第一批"90后"步入社会,他们已不再只是单纯为理论疯狂,而是变身为"理论检验家",开始以各种方式渗入世界的角落。他们的生活,反映着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活;他们的苦乐,伴随着这个社会正经历的阵痛起伏;他们的理想,同样  相似文献   

20.
刘海斌  曹峰 《广西教育》2011,(24):55-56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相对特殊群体,“80后”辅导员的成长和培养面临着不少困难,高校应从科学管理、完善机制、科学规划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培养机制,为他们的顺利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