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刻画了祥子的形象。使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车厂主女儿虎妞对祥子的诱骗和畸形的夫妻关系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客观原因,而他思想上的局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则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阐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形象的典型性;其次,分析了酿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论述了《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从而说明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强者沉沦的悲剧,也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祥子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悲剧形象,其悲剧具体表现为事业悲剧、婚恋悲剧、“人”的悲剧和文化悲剧。老舍将悲剧形象祥子判定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这一判定至少有两层内涵。其一,祥子的悲剧具有社会性。祥子是病态社会城市底层市民悲剧的代言人,这种悲剧不仅仅是祥子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人民的悲剧。其二,病态社会的压迫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因素,是造成祥子堕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虎妞、夏太太和小福子三个女人在祥子悲剧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虎妞的结合,是对祥子身心两方面的摧残。夏太太则使祥子的生命几乎成了空壳,这是祥子灵魂自甘扭曲的阶段。祥子和小福子爱情的不幸结局成了祥子悲剧最直接的因素,对祥子悲剧的最终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对祥子沉沦的悲剧人生的描写,多角度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的矛盾和腐朽统治下扭曲的人性.祥子背负的是三重悲剧意义:黑暗腐朽的社会悲剧;个体劳动者的性格悲剧;畸形婚姻的精神悲剧.探究原因,一方面,旧社会的逼迫和虎妞的诱骗是造成他的悲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他的小农意识和个人奋斗的理想则是导致悲剧的一个主观诱因.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骆驼祥子》作品中,祥子这一有血有肉的人力车夫形象,无疑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他为了个人理想努力过、挣扎过,抗争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买车的曲折过程中,主人公祥子人性及心理发生异化,向我们展现了其唏嘘可叹的悲剧命运,而促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环境原因则是小说极力体现的,本文主要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进行理性思考与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7.
肖付华 《学语文》2005,(4):54-54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小说深入下层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作品。其主人公祥子是现代文学的城市下层劳动者形象画廊中的著名典型。他从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的历程具有人生悲剧、家庭悲剧和心灵悲剧的深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森 《考试周刊》2011,(44):24-25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着力刻画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想通过个人的奋斗来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原因;二是社会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了旧社会如何把人变成"鬼"的罪恶本质。本文拟从祥子的悲剧命运、悲剧产生的原因及祥子形象的悲剧意义三方面略作探讨,以期对小说反映出的社会意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的一部长篇悲剧小说,其主人公祥子的一生,经历“三起三落”,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的迫害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其二是祥子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观原因;其三,和虎妞的不正常的结合,是导致祥子悲剧性结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了解这一悲剧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警醒后人,既要清醒地对待严酷的社会现实, 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否定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谁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相似文献   

11.
对《骆驼祥子》的创作影响最大的是康拉德的创作态度和赋予人物的信念。本文分别从康拉德和老舍的信念的承载物——船和车入手,阐述"一个近代伟大人格的创造者"对老舍创作祥子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简析《骆驼祥子》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的名作《骆驼祥子》所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 ,虽然出身不同 ,追求不同 ,但最终同样沦落为旧社会的牺牲品 ,反映了旧社会妇女的共同命运 ,进而痛斥了旧社会对她们的摧残与毁灭  相似文献   

13.
受自身文化气质的影响,老舍创作中常常出现情感与理智的二律背反。老舍一方面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观照乡土中国的种种社会、文化弊端,寻求民族新生之路;同时又难以割舍"老中国儿女"的文化情怀,对当时以"西化"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文明"难以真正认同。这突出表现在他对"洋派青年"的讽刺、揶揄以及"男性本位"主义的女性观上。  相似文献   

14.
从农村来的青年骆驼祥子,以为凭着自已身强力壮的身体,还有满腔热血和勤劳,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车子,然后过上好日子。然而,城市里的生活规则远非他农村生活经验那般可以计划的,任何不平等遭遇都可能降,临在他身上,而他没有一点反抗能力。可以说,正是匪兵特务的掠夺、刘四爷的歧视与剥削以及虎妞的霸道,加剧了他人生的变故,以致后来的堕落和灭亡。由此可见,封建社会里底层人的悲剧性和命运的不可改变性。  相似文献   

15.
老舍笔下的《茶馆》具有浓郁的北京风土习俗,深蕴着北京特有的文化特征,"京味儿"十足,体现了老舍对文学的高品位追求。同时从作品中我们也能充分地感受到老舍对祖国的文化传统,民俗民风的深厚的爱,作品中处处充满了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6.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个人主义,而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所造成的。祥子置身于漠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文化中,致使祥子追求个人独立的理想缺乏现实的社会环境。当祥子把自身独立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体上时,作为个体独立表征的身体和作为实现理想工具的身体之间必然处在一种分裂状态,因而祥子的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沈从文创作思想的内涵,就必须熟悉其作品,在小说中,沈从文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往往是包含在人物事件的描绘中;在散文中,沈从文却常常直抒胸臆,点明笔下人事的内在蕴函。散文《箱子岩》悲哀于在压迫下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主体性的丧失,悲愤于民族灵魂溃烂而趋向衰败。窥视《箱子岩》尚未阐明的主题便是:民族精神的改造;对待人事的内在蕴涵便是:哀其不幸,恨其不争。  相似文献   

18.
祥子悲剧是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最终被毁灭的悲剧。祥子个人身上所体现的人生弱点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恶劣的社会环境才是最根本的主因。城市文化颠覆了既往农村文明的生活规范,使祥子成为无根的浮萍。"天地不仁"的冷漠社会,使祥子成为无助的"社会孤儿"。长期压抑下的心灵困境,使祥子成为无魂的躯壳。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到城市谋求新生活的今天,祥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以滴着血和泪的笔触,叙写了主人公祥子由奋发向上到颓废堕落的人生悲剧。作者从"人"的角度,以人道主义的温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底层社会挣扎的小人物的生活境况。在祥子的人生中,每一次的打击和挫折,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并在群体的认同中放弃理想和追求。无助生命的卑微感,前途渺茫的挫败感,一步步地销蚀着祥子的自信、自尊,使他怀疑自己的一切,生命意志因此而逐步消退。祥子的毁灭是奋发向上的生命意志的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