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热学中克拉伯龙方程表达式pV=nRT.即定量分析气体在摩尔数相同时气体体积(V)、温度(T)、压强(p)的关系.4个变量分别为: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一、巧用克拉伯龙方程解决热学中图像问题1.巧用克拉伯龙方程解决热学中p-T图像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气体的时候,把PV=M/μRT称为克拉伯龙方程,它是理想气体的基本方程。下面联系实验定律谈对方程应如何理解一、方程与气体三个实验定律的关系。以一定质量的气体为对象,在通常的情况下,即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涉及气体进出的实验,在装配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原理 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据的原理是克拉伯龙方程,其关系式为PV=nRT(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T-温度、R-常数)。由克拉伯龙方程可知,改变密闭系统内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的量,  相似文献   

4.
指出在同种气体混合问题的教学中,补充讲解并应用克拉伯龙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教学处置方法,存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基于“双减”要求,提出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出发,给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理想玻色—爱因斯坦气体为例,从量子统计出发,给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的相变点方程和相变点曲线、等温线方程和等温线、两相平衡共存曲线方程和两相平衡共存曲线及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了解这些对于全面掌握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6.
贵刊97年第6期刊登了《一道竞赛题引起的思考》一文,98年第6期又刊登对该文的商榷一文。笔者认为原文作者的分析和解题从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双向角度考虑,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培养与训练。下面具体谈谈笔者对该题的解法和体会。原题略(参见97或98年第6期)分析:H2S与O2反应的两个基本反应:总反应:根据题意,在200℃时H2S、O2、SO2、H2O都为气体,再据克拉伯龙方程PV=uRT,在同温、定容条件下,压强P与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n成正比和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V与物质的量…  相似文献   

7.
解气体变质量问题的一种思路金昌师范郝国泰用气体三个实验定律解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时,不论用哪个定律,都是有先决条件的──质量恒定。若装在一定容器中的某种气体质量发生改变,这类问题便要运用克拉珀龙方程来解决,气体的实验定律是概莫能及的。然而若将问题进行一...  相似文献   

8.
在平衡状态下的气体状态变化,一般以气态方程为主,辅以流体静力学公式和平衡方程,问题就可解决。而在封闭气体的装置作加速运动时,在加速度方向不再平衡,而由压力差产生加速度。为此,这类问题一般要列三方面的方程: (1)以气体为对象的气体状态方程; (2)以与气体相邻的液体或固体为对象的动力学方程,用以反映气体压力产生加速度的作用; (3)以封闭气体及有关物体的系统为对象的动力学方程,有时再附以其它诸如几何关系等。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说明这一解题思路。例1、一端封闭的均匀细玻璃管水平放置在小车上,长60厘米,用15厘米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水银与管口相齐,大气压强为1.0×10~5帕,若小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问:  相似文献   

9.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解题步骤一般是,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部分气体或哪几部分气体);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明确对应这两个状态的状态参量P、V、T(变质量时还要考虑气体的质量);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气体三定律(变质量时一般用克拉珀龙方程)列方程求解。但是在有些问题中,机械地根据初、终状态参量列方程计算却会出错。下面一个例子是颇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0.
在气体的性质这一章的教学中.常遇到用活塞或水银柱把两部分气体分开而平衡,当一边或两边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研究这时活塞(或水银柱)是否平衡或怎样移动.这一类题,一般解法是假定活塞(或水银柱)不动(即等客变化),研究末状态中两边压强的大小变化关系来判断为了判断末态两边压强大小变化关系,我们可以从理想气体方程导出公式,也可以从图象来判断,下面分别举例来说明以上方法的应用,(一)从气态方程导出的公式判断例1.两容器A、B装有同种气体,用一细玻璃管连接.A中温度为-10℃,B中气体温度为10℃,管中一段水银柱在中央保持平衡.当两容器温度都下降10℃时,水银柱是怎样运动?  相似文献   

11.
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实验前的首要环节 ,本文介绍几种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使装置密封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密封的方式有多种 ,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二、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的体积这步的实验原理为物理学的克拉柏龙方程。首先我们要考虑体积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改变体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其次还要考虑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从而思维方式做及时的转变。三、观察气液交界处的变化 ,然后作出气密性好坏的判断图 1 实验装置图下面用三道例题来加以解释在不同情况下检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p_1/(ρ_1T_1)=p_2/(ρ_2T_2)被称为理想气体的密度方程。它描述某种理想气体在两个状态下,气体密度ρ与压强p、温度T之间的关系。这个方程中的压强、温度和密度都是强度量,没有一个是广延量,因此方程成立与否与气体的质量无关,方程不仅适用于某种理想气体定质量状态变化过程,同样也适用于变质量状态变化过程。 理想气体的密度方程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样,涉及的物理量都较克拉珀龙方程少,在处理涉及气体密度、质量等问题时,使用比较方便。笔者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13.
F.克莱因(F.Klein)有一句名言:"一般受教育者在数学课上应该学会的重要事情是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函数思想,就是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问题,就是通过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  相似文献   

14.
正计算题中的表格主要是记录同一个反应的多组实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解答有关问题。解答表格类计算题时应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涉及题型1.反应中的固体为纯净物:①加热固体,记录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②固体与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记录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的气体质量关系,或记录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反应后总质量关系;③溶液与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记录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的气体或沉淀质量关系,或记录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反应后总质  相似文献   

15.
形与数结合的概念:对图形的认识与对数量的认识结合起来,也就是研究几何的固有特点的同时联系到数量,使两者一致,达到形与数的结合.在几何问题中,当出现较多的等量关系时,可考虑用代数方法(用数表示有关的线段或角)来解题,即利用图形的性质,列出各量之间的关系式(或方程、方程组),然后用代数方法达到目的,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6.
巧妙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气体问题转换成定质量气体问题,再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文章对变质量气体问题进行分类简析,并结合例题探讨其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7.
气体实验定律除了用公式表示外,还可以用图象描述,只要弄清图象中图线的某些关系就可利用图象来解决有关气体性质的若干问题,而且直观简便. 对于一定质量气体,分别在温度T_1和T_2条件下所作的等温变化,在p-V图上的图线Ⅰ和Ⅱ,如图Ⅰ所示.根据克拉珀龙方程pV=nRT可知,pV恒量跟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可见图线Ⅰ和Ⅱ对应的温度 T_Ⅰ>T_l·即远离pV轴的曲线所对应的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用等效法解气体变质量问题董晋元(山西芮城风陵渡中学,044602)在用气态方程解变质量问题时,许多学生感到困难很大,这是由于教材不讲克拉珀龙方程的缘故,而克拉珀龙方程则是解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工具.若用气态方程解决变质量问题,可以用等效法进行分析讨论.所...  相似文献   

19.
高考数学解答题中的解析几何问题多使用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的方程联立,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解决.但是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很多题目用根与系数关系比较麻烦,而且有些题目用根与系数关系不容易解决.如果用三角换元来解决,比较容易,而且有新意.  相似文献   

20.
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方程思想就是突出研究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步骤.达到求值目的的解题思路和策略.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思想就是将教学中的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问题,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来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