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在文献资料调研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宾阳舞炮龙仪式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分析了舞炮龙仪式的情绪宣泄与调适功能、维系与认同功能、健身与娱乐功能、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经济功能等社会功能,认为宾阳舞炮龙仪式由于现代性的切入所发生的功能意义上的嬗变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宾阳县炮龙活动的历史渊源、特征与自然传承谱系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宾阳炮龙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表演技巧,成为联结宾阳各族人民的文化纽带。建议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力抓队伍,壮大保护传承力量、全面普查,及时制定长效保护机制、强化宾阳炮龙文化交流和研究等措施来传承和保护宾阳炮龙文化。  相似文献   

3.
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梳理,以宾阳炮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指出宾阳炮龙文化的遗产价值。针对宾阳炮龙发展面临政府主导力度有待提升、缺乏明确的配套管理体系、城镇化水平低使得炮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受限等困境,提出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助推炮龙文化的发展,成立宾阳炮龙传承管理与研究机构并构建评估体系,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炮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和历史文献整理等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生态的环境、社会结构、变迁过程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宾阳舞炮龙的文化变迁过程,是萌芽于战争需要,形成于人类为战胜自然灾难,以求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其文化价值取向最终是:健康需要、祁求人畜平安、种族的强大与繁衍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宾阳炮龙节是广西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间节日之一。炮龙节的历史渊源和活动内容承载着深厚的传统内涵,融合了民间信仰、社会关系和民族精神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同时,炮龙节还具有娱乐宣泄、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该节日是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元宵节舞"板凳龙"是福建尤溪县老少皆知的文化习俗。为促进幼儿对家乡"板凳龙"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教师通过寻访民间艺人、挖掘家庭资源、创设文化环境、开展主题区域等多元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板凳龙"的文化内涵,学习制作简单的"板凳龙",体验舞板凳龙的乐趣,从而感受并热爱家乡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广南县壮族花街节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手巾舞、铜鼓舞,研究手巾舞、铜鼓舞活动的文化基础及开展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通过调查显示手巾舞、铜鼓舞在花街节上得到有效的开展,借助传统节庆的宣传平台,使他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得到更好地积累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8,(1):34-36
以社会学、人类学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舞香龙"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流传于金秀大瑶山的"舞香龙"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维系族群关系及村落和谐等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广西宾阳“炮龙节”民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宾阳"炮龙节",这一古老、吉祥、喜庆的传统节日,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参与。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和参与效果,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市场的精品。以"炮龙节"民俗旅游资源为龙头,结合当地的其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对炮龙节进行静态开发、动态开发及立体网络式开发相结合的全方位旅游开发,以打造出一个以炮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竞争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万载傩舞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文化形式以及宗教、民俗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万载傩舞其地域进行研究,并对傩舞以及万载傩舞的发展进行浅析,针对万载傩舞与民俗传统体育的关系,对万载傩舞所展现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属性以及其内容剧情中各种体育文化相关体育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现代环境当中万载傩舞的传承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洛阳地区部分村镇中国传统春节篮球赛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针对乡村中国传纨春节民俗文化与篮球比赛相互渗透的现象,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篮球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乡村民俗节庆文化与篮球运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洛阳地区篮球运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春节民俗文化注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乡村传统春节民俗文化对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唐代节日体育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日体育是唐代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元宵节体育活动、寒食节体育活动、阳春体育活动、端午节体育活动、重阳节体育活动等。通过研究唐代节日体育,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全国性或地方性体育节,形成一种全民健身及刚健活跃的社会风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石村银姓、东门镇横岸村吴姓、四把镇新村谢姓、龙岸镇马寨村罗姓民间依饭节及大规模的政府承办的2009中国罗城仫佬族依饭文化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仫佬族传统体育在仫佬族依饭节中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仫佬族依饭节举办频率、组织机构、经费来源、活动的规模、活动内容、活动禁忌等都有变迁。研究发现:依饭节的变迁凸显了仫佬族传统体育在依饭节中的重要地位,拓展了仫佬族传统体育依饭节中的发展空间,进而促进了仫佬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中国·保定篮球文化节、狼牙山登山节等体育文化艺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阐述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提出保定体育文化艺术节在和谐社会下健康有序发展策略,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提高保定市乃至河北省文化软实力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龙歌是在春节舞龙活动中,用特有的龙歌调演唱的一种仪式山歌。它以特殊的民俗文化形式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达到了娱神娱已的审美文化效果。而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和审美交流等审美关系对龙歌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有深刻地影响。对龙歌文化进行审美人类学的探讨,无疑可以获得对其更深刻的体认。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产业属性、统计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体育产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为满足社会成员体育消费需求而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产业。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的界定是面向消费过程的,与生产过程关系不大。尽管关联产品并不是体育产品,关联产品是由体育消费所带动的,关联产品应纳入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权利保护与中国体育法的完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体育法是关注人民健康的法,是保障人权的法。体育法应当在公民的健康权、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完善我国体育法,突出人权保护的内容,并将赋予公民的体育权利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从春晚的主题表达本身、节目、舞台设计(灯光、服装)、晚会形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春晚的主题定位进行研究,讨论春晚主题定位的原则、功能、属性等,对春晚主题定位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春晚的主题定位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福建木版年画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产地众多,品种也极为丰富。本文介绍了福建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并根据现存的漳州、泉州、福鼎年画,总结出福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福建木版年画的丰富性与福建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相一致;它与福建民间其他艺术门类的共生关系是其图式独特性与传承稳定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启用非央视内部的冯小刚作为晚会总导演,这是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以来的第一次。由此可以看出央视对于春晚改革的决心与魄力。通过对2014马年央视春晚在主持人、节目编排以及场地舞美方面创新性的分析,利于我们对于如何在传承与复归中创新有更好的感悟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