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根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多数亮纹都是彩色的,为什么中间一条亮纹是白色的?解析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2个狭缝到中央亮条纹位置的距离相等,因此2列光波在这里相互加强,这对于任何颜色的光都是一样的,所以,各种色光叠加后仍是白色.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学中光的色散实验有两个演示内容 :一是把白光 (太阳光 )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色光 ,二是将色光再经三棱镜混合成白光。其中将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需要反复调整入射白光、第一个棱镜和第二个棱镜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才能得到演示效果。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套光的色散实验装置 ,使实验操作方便快捷 ,演示现象直观明了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图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入射白光源可直接引入太阳光 ,也可用J2 5 0 1光具盘配备的平行光源。让白光源通过一个开有一水平长方形透光孔的光栏 ,使其…  相似文献   

3.
色光混合实验是证实红、绿、蓝色光是光的三原色的重要实验。完成这一实验的传统做法是:在三台幻灯机或投影仪上分别装上红色、绿色和蓝色玻璃片,使它们分别发出红、绿、蓝光,再让光照射到白色屏幕上,并分别运用两种色光或三种色光重叠的方法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4.
同步点拨【学习目标导航】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光子     
在研究光的粒子性时经常会涉及到光的衍射实验。在衍射实验中,如果只能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当曝光时间很短时,底片上就会出现一些无规则分布的点子,这些点子是光子打在底片上形成的,表现出了光的粒子性,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有大量光子通过狭缝,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衍射条纹。明纹就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区域,暗纹就是光子到达概率少的区域,同时这个实验还说明光子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一、光学中考题分类统计二、光学中考题特点分析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以上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的基础上,发现与“光学”相关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光学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4)知道波长、频…  相似文献   

7.
衍射光栅     
光栅与棱镜一样,是一种分光元件,它是由密集的狭缝组所组成,现在在可见光区常用的光栅,一般为1200条狭缝每毫米。所以当光通过光栅时,每个狭缝要起到单缝衍射的作用,而这好多通过狭缝的光,又起到多缝干涉的作用。所以光栅的衍射图样,是这些多缝干涉的条纹,被单缝衍射花样所包络,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8.
实验材料:电视机一台,放大镜一个,16开白纸板一张。实验方法:一、夜晚,打开电视机,关掉屋里所有的灯。二、站在距电视机约1米处,举起放大镜,稍远处放置白纸板。三者的中心高度水平,平面都平行。三、调整纸板的位置,直到电视画面清晰地投射到上面。实验结果:你在白纸上看见的画面显然和电视里的有所不同:它那么小,还是倒着的!实验原理:放大镜中央凸起四周薄,它能使穿过它的光改变方向(折射)。图像上边的光折射到下边,图像左侧的光折射到右侧,于是我们看见倒立的图像。至于缩小,那是由放大镜和电视机之间的距离决定的。让电视图像倒过来!江苏@…  相似文献   

9.
光学实验题     
一、重要的光学实验1.光的色彩颜色(1)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或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红光偏转角度最小,紫光偏转角度最大.(2)色光的混合:利用白光通过滤色镜获得相应的单色光,将不同的单色光混合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3)物体的颜色: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来源于人眼接收到的色光.光源的颜色由其发  相似文献   

10.
王荣根 《物理教师》2009,30(7):46-46
物理学家牛顿最早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其基本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转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可以在后面光屏上得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  相似文献   

11.
本刊 2 0 0 0年第 8期刊登的《究竟怎样做才能将色散后的色光还原成白光》(以下简称原文 )一文中介绍了牛顿对棱镜实验的研究和色光还原成白光的做法 .而仅用两个棱镜做实验 ,如图 1,第二棱镜中的光路并非是第一棱镜中光路的可逆 ,一束平行白光照射时 ,光通过第二棱镜后 ,各种色光互相平行 ,最后只能看到周围带彩色的光斑 .为此 ,笔者又认真地查阅了有关牛顿棱镜实验的历史资料 ,并对原文所述的光斑无彩色原因进行了解释 .图 1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 7月第 1版 )出版的《物理学史》第 16 0页记载了牛顿的色光合成实验 ,如图2 .图 2牛顿巧用…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装置按图1将仪器组装好。图1 实验装置2 实验方法a.取下棱镜,调整好分光镜,使得自狭缝进入凸透镜的光束变为平行光,而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狭缝的清晰的像,然后装上棱镜与遮光罩。b.开启卤钨灯,调节狭缝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灯丝成像于狭缝上。(为使光谱有足够的亮度,必须使光源成像于狭缝上。灯泡可水平放置,使一段灯丝的像恰与狭缝重合。)转动望远镜即可观察到明亮连续光谱,然后调细狭缝,在缝前与光束之间放一酒精灯,再把浸湿了饱和食盐水的棉花用镊子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这时,在连续光谱中看到一条黑线,这就是…  相似文献   

13.
当一种有色光照射到另一种有色物体表面上,人眼感知的颜色由什么决定呢?本文仅对单一有色光(绿光)照射到有色物体(黄色物体)表面时,利用三原色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求实验验证。在实验验证阶段,在观测手段方面取得了突破,从而为光的三原色理论提供了又一支持。  相似文献   

14.
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相似文献   

15.
正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红外线测温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与人体接触,也能测出人的体温,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那么,红外线是什么?它怎样测温呢?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做了一个"太阳谱"实验,测量各种色光的温度,当他把灵敏温度计放到红光区域的外侧时,惊讶地发现,温度计仍然有增温现象,而且比放在红光区的温度还要高!这说明,在红光区域的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照射到温度计上,  相似文献   

16.
赵国良 《物理教师》2003,24(2):36-37
“色光混合”是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一个实验 ,用传统的物理仪器来做 ,不但相当麻烦 ,而且很难成功 .而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进行模拟 ,可以很方便地实现 .1 设计思路用红、绿、蓝三个颜色条分别表示三种色光 ,其上方各有一个滑块 ,滑块在颜色条上的位置 ,代表色光的比例 .调节任一个滑块 ,即可改变这种色光的比例 ,同时在上面的圆 (演示区域 )中实时地、动态地显示三种色光混合后的光的颜色 ,从而完成本实验 .图 12 设计方法程序流程图如图 2 .红、绿、蓝三个颜色条和三个图 2滑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显示图标中 ,这样才能控制三个滑块的移动 …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第一册“色光的混合”一节中,介绍了一个观察色光混合的实验:“三色陀螺”,由于很难使这种能带动纸板的陀螺快速旋转,所以,此实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笔者经反复实践,研制成结构别致、功能理想、并能利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杂谈     
《今日中学生》2023,(13):32-33
<正>时间的“狭缝”200多年前,科学家借助双缝实验发现了光与波的相似性。不久前,借助一种能在千万亿分之一秒内改变特性的“超材料”,科学家在时间“狭缝”再现了著名的双缝实验,揭示了更多光的性质。最长的脖子科学家发现,侏罗纪晚期的一只蜥脚类恐龙长着有记录以来最长的脖子:15.1米,是长颈鹿脖子的6倍长。它的名字是中加马门溪龙,其骨骼化石于1987年在我国新疆被发现。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5 .通过观察和实验 ,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全章概述本章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 ,突出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章对光的规律性知识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 .这些探究活动是根据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小实验演化而来 ,老师们都熟悉 .探究实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 ,先…  相似文献   

20.
讲授光的衍射时 ,如果配合演示实验 ,效果自然不错 ,但光的衍射实验并不便于演示 ,用书写投影仪能解决此问题 ,方法如下。在书写投影仪载物台上放置一张平整的厚白纸 ,白纸中间开孔 ,孔的大小比可调狭缝外围稍小 ,将可调狭缝置于白纸开孔处 ,调整狭缝宽度和书写投影仪调焦旋钮 ,直至在银幕上出现清晰明亮的衍射条纹即可 (原理略 ) ,此时 ,衍射条纹被投影仪放大显示在银幕上。实验室所用可调狭缝其长度一般较短 ,若制作一较长的可调狭缝 ,演示效果会更好单缝衍射的投影显示@方志聪$四川省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15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